印刷记忆之京华印书局
2019-08-12
虎坊桥路口西北角,有一座小楼,形似轮船,其正是京华印书局之原址。在某个夏日的午后,我们就这样与印刷记忆不期而遇。
夏日的午后,阳光尽情挥洒于其所及的每一处,让眼前的一切都有一种虚幻与真实交错的感觉,行至单位附近的虎坊桥路口西北角,屡屡碰面、颇有年代感的灰色小楼颇为醒目地映入眼际。不知怎地,今日特别走近看了一下楼前所立的牌子,发现此地竟是京华印书局之原址。就这样,在不经意中,与印刷记忆不期而遇。
京华印书局之由来
京华印书局,前身是由康有为、梁启超成立的的强学会改组的清官办直隶书局,为官营印刷机构,原址在虎坊桥乐平会馆及会馆后身一带。当时直隶书局规模不大,业务不景气,故商务印书馆派人帮助提高技术,改进出版业务,但收效甚微。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资接办,不但将该书局的机器设备全部作价,且连出版而未售出的书籍和该局对外承印的业务也全部接了下来,作为商务印书馆设在北京的印刷厂。由于对外不能沿用原名,又不好用商务印书馆的名称,后经双方协议改名为“京华印书局”。
接办后,京华印书局淘汰了木版印刷,全部采用铅印和石印。初时二三十人,主要承印书刊、字帖、单据、账册等,以及学部图书局发行的初、高小学堂的教科书。后来在零件印刷方面,由承印账册、单据转为有价证券,在今和平门内吕祖阁建立北厂(原厂称南厂),增添彩色石印,承接彩色印件,业务有了新的发展。
京华印书局之辉煌
1910年,京华印书局南北两厂规模可观。南厂经营黑色石印、铅印。石印有落石房、照相房、石印房;铅印有铅印房、西字房、校对誊写房、铸字房等;装订则有洋装和中式装。北厂主要生产彩色石印证券和用圆盘机为各家银行在国外印制的钞票加盖行章。两厂共有职工250人,另外还有一批为证券、钞票包装点数的工人,机器大部分依靠手摇脚踏,只有石印机等少数机器使用柴油机作动力,生产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扩大,1918年京华印书局在虎坊桥投资兴建四层大楼,由时任京华印书局会办傅佰锐负责设计和建造,1920年新楼落成。由于当时新文化运动高涨,书籍杂志的需求量增多,故京华印书局由印刷有价证券、单据、账册为主,转为大量承印书刊,并大量添置新设备,如增设了打纸型、浇铅版、照相铜锌版、胶印、珂罗版印刷等车间。平版印刷增添了镏版机、胶版机、珂罗版印刷的全套设备;凸版印刷大量扩充了原有的铅印、排字、铸字等设备,增添了米利机、全张大印机、三色版机、机器铸字炉,还从上海运来排铸西文的摩诺铸字机。至此,凡中西文排印、五彩胶石印、珂罗版和铜锌版等美术印刷都可承接。业务遍及多方面,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书刊,协和医院、戌通航务公司等的英文报告、表册,故宫博物院的仿印文物书画集、故宫月刊等,均为当时固定印件。此外,对银行的业务关系也有进一步发展,除在北京印制外,还在天津设立分局、加印处,在奉天设办事处。其他社会印件如广告、招贴、名片、贴头、股票、画册、包装纸等,无分巨细精粗, 一律承接。业务发展盛极一时,有几年年营业额高达五六十万元,居北平私营印刷业之首,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书刊印刷厂。
“京华印书局”之成为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华北的步伐,北平的印刷业一落千丈,京华印书局也难逃厄运。在此期间,京华印书局由日本的友利洋行所控制,职工仅剩40多人,业务上一蹶不振。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对出版事业的摧残,让京华印书局亦在风雨中飘摇。直到北京解放前夕,京华印书局已如风烛残年衣衫褴褛的老人,到了濒临落败的境地。
解放后,京华印书局于1954年5月进行了公私合营改造,归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印刷厂,名称仍叫“京华印书局”。1965年,京华印书局和当时位于翠微路的中华书局排版厂、位于南小街商务印书馆排版厂合并,仍以“京华印书局”命名。“文革”期间1967年改称为“北京第二新华印刷厂”。
京华印书局之今日
“京华印书局”这一名称起于1905年,止于1967年,历经三朝:清末、民国、新中国,存名六十余年。虽然历史上的“京华印书局”名字已经不再,但曾经日夜忙碌印制书籍的大楼依然矗立于虎坊桥十字路口。
据悉,该建筑1920年落成时,是北京当时很少有的新式建筑,因整栋建筑像一艘轮船,所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船楼”。该建筑平面呈三角形,一部分三层,一部分四层,楼顶上的钟楼最为明显。楼内有北京唯一留存至今且还能够使用的木轨道电梯。2003年其被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座“船楼”正是中国书店出版社的办公楼。在经历了时代风雨的洗涤之后,这座承载着关于出版、关于印刷沉淀历史的“船楼”,依然服务于提升人民文化水平,仍将继续扬帆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