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提升猪肠道黏膜免疫力的微生态制剂临床试验观察

2019-08-12陆新章洪永权朱永军卫秀余

养猪 2019年4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免疫力母猪

陆新章,洪永权,朱永军,卫秀余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 奉贤 201415;2.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奉贤 201400)

肠道黏膜是动物体内最大的黏膜免疫器官,机体有70%的感染发生在黏膜上,黏膜接触抗原后局部可产生各类抗体并分泌于分泌液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阻碍有害菌与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刺激肠道黏膜黏液分泌并加速黏液层的流动,有效阻止有害菌的附着定植,完整健全的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在对抗病毒侵染和转移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肠道黏膜受损造成黏膜免疫系统的不健全,腹泻病毒极易侵染肠道表皮细胞,大量的有害菌也附着于肠道表皮细胞形成定植现象,并释放出肠毒素,二者会干扰正常细胞的生长增殖,刺激细胞脱水释放胞内离子和水分,最终导致腹泻。为提高母猪和仔猪的免疫力,减少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国内外研究者在药物治疗、营养调控、基因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从根本上提高母猪和仔猪免疫力,就需要从改善肠道环境,保证母猪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仔猪肠道正常发育来着手[1]。

因此,我们以具有黏膜免疫增强型乳酸菌“BLC-001”、特异性免疫功能乳酸菌“LP-11”、维生素、有机微量元素和葡萄糖等为主要成分的微生态制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母猪和仔猪免疫力的影响,以及其在母猪上使用后是否可以减少母猪临产前的腹泻疫苗免疫次数,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仔猪的腹泻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微生态制剂

特异性黏膜免疫微生态产品“安度”(以下简称安度)由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是具有黏膜免疫增强型乳酸菌“BLC-001”、特异性免疫型植物乳杆菌“LP-11”、抗菌肽、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丁酸梭菌、乳酸片球菌等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机酸、生物活性因子等。“BLC-001”和“LP-11”乳杆菌转入了特异性抗原基因片段,在肠道黏膜代谢产生树突细胞诱导肽、白介素、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物质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2]。

试验猪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试验场提供。

病毒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由福州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

1.2 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

选择胎次和身体健康状况相近的产前50 d左右的母猪100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成两组,每组50头。试验组母猪于产前40 d不进行病毒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的注射,在产前25 d进行“安度”的拌料饲喂,每头10 g,并于产前20 d进行病毒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的注射;对所产仔猪在出生4 h后,每头灌服“安度”2.5 g。对照组产前40 d和产前20 d均进行病毒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的注射,其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试验从母猪产前45 d开始至哺乳期结束。母猪和仔猪营养水平见表1、表2。

表1 不同试验阶段母猪营养水平

表2 仔猪营养水平

1.3 饲养管理

试验猪均采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试验期间按猪场正常程序注射疫苗、驱虫等,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按猪场常规程序进行。

1.4 测定指标

1.4.1 母猪身体健康状况测定 腹泻头次,采食量,母猪体况评分:在母猪断奶时,由5名工作人员按1~5分对母猪的膘情进行评定,1分为极度消瘦,2分为消瘦,3分为适度,4分为肥胖,5分为过肥。

1.4.2 仔猪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测定 记录仔猪初生个体重与断奶个体重,仔猪腹泻状况的评定:参照Kelly推荐的方法,观察并记录试验期间每头试验猪每天的腹泻情况,根据评分标准(表3),分别计算各组试验猪的腹泻指数,腹泻指数=观察记录分数总和/观察总天数。

表3 仔猪腹泻程度的评分系统

仔猪皮毛发育状况的评定:在仔猪断奶前1 d,按1~5分对试验猪的皮毛发育状况进行评定,1分为皮毛非常粗糙,2分为皮毛粗糙,3分为皮毛较光滑,4分为皮毛光滑,5分为皮毛非常光滑并有光泽。

1.4.3 仔猪血清PEDV-IgA抗体检测测定 分别于仔猪1、3、7、14日龄时在各组随机选取100头仔猪(每窝随机2头)采其前腔静脉血液,进行仔猪PEDV-IgA抗体水平的检测。

1.4.4 仔猪粪便菌群的测定 选择仔猪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乳酸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培养和计数。分别于21 d和25 d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中选取50头仔猪(每窝随机1头),对其新鲜的粪便进行收集。

1.5 统计分析

用SPSS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安度”对母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由表4可知,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母猪腹泻头次和断奶后膘况上差异不显著,每头母猪在哺乳期的采食量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 7.50%(P<0.05),差异显著。

表4 母猪健康状况

2.2“安度”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由表5可知,对照组与试验组仔猪初生个体重相差不大,试验组比对照组在哺乳期日增重增加13.55%(P<0.05),腹泻指数降低 17.46%(P<0.05),断奶个体重提高 11.11%(P<0.05),试验组仔猪在哺乳期的存活率提高1.92个百分点。

表5 仔猪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

2.3“安度”对仔猪血清PEDV-IgA抗体含量的影响

由表6可知,仔猪初生后第1天和第3天所有血清中均含有PEDV-IgA抗体,但试验组仔猪体内PEDV-IgA抗体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65.75%和 10.67%,均差异显著(P<0.05);在第 7 天,所取样品对照组有20头猪未含有PEDV-IgA抗体,且试验组比对照组PEDV-IgA抗体含量提高25.00%(P<0.05);仔猪 2 周龄,所取样品对照组有50头仔猪未含有PEDV-IgA抗体,试验组均含有PEDV-IgA 抗体,且含量远高于对照组(P<0.05),也高于第3天和第7天试验组本身仔猪体内PEDVIgA抗体含量。

表6 仔猪血清PEDV-IgA抗体含量

2.4“安度”对仔猪粪便菌群的影响

由表7可知,21 d时,对照组仔猪粪便大肠杆菌数显著高于试验组,高出 5.09%(P<0.05);乳酸杆菌数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比例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出 7.69%(P<0.05),说明试验组仔猪肠道更为健康。25 d时,对照组大肠杆菌数略高于试验组,乳酸杆菌略低于试验组,但都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差异不显著(P>0.05)。

表7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粪便菌群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喂安度对母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肠道具有免疫作用,肠道菌群的区系平衡与肠道黏膜免疫力能否发挥作用息息相关,黏膜免疫增强型乳酸菌可在肠道分泌免疫因子,介导肠道黏膜免疫,全面激活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T和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挥着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3]。

通过在母猪产前饲喂微生态制剂,激活母猪的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使母猪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免疫机能得到提升,可以显著提高生产后母猪的健康状况,并有效提高其采食量。益生菌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物质,如细菌素、维生素、多糖、小分子肽类及酸性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有的具有直接的抗病毒活性[3],有的可以拮抗、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有的可以促进或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有的可以为宿主直接利用,促进宿主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4]。

3.2 饲喂安度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母猪的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与下代有遗传联系和供长特性,即使胎儿阶段肠道是无菌的,但后天建立的肠道菌群取决于胚胎时期肠道的健康形成[5],而仔猪肠道免疫系统一般在4~7周龄时能基本发育成熟,哺乳期的仔猪自身的免疫力是极其有限的。肠道免疫功能在动物胎儿时期开始形成,应该从母体开始进行加强,保证母体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才能保证仔猪哺乳期的健康成长,降低腹泻发生率和死亡率。

仔猪刚出生时肠道是处于无菌状态的,随着出生后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细菌逐渐进入肠道,经过黏附和定植,从而建立了自身的肠道菌群平衡。仔猪出生后立即灌服一定剂量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可使有益菌及早地占据肠道的有效位点,定植于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定植抗力,可以有效防止致病菌的侵入,保护肠道的健康,减少腹泻等疾病的发生[6-7]。本试验研究表明,妊娠母猪产前饲喂添加微生态制剂,同时其所产仔猪于初生后饲喂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提高,哺乳期仔猪的腹泻发病率有所下降、成活率有所提高,说明其健康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一方面因为试验组母猪健康状况和泌乳性能得到改善,使哺乳仔猪得到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由于哺乳仔猪灌服了微生态制剂后,乳酸菌等有益菌得以在肠道定植繁殖,降低了肠道pH,防止有害菌的侵入,进而为仔猪的后续生长发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3 饲喂安度对哺乳仔猪血清PEDV-IgA抗体的影响

一般来说,仔猪流行性腹泻在7日龄内最易感且损失最大,而仔猪产生免疫力至少需要7~10 d,还未等仔猪产生免疫力时仔猪已经感染死亡。因此,通过免疫仔猪获得免疫力的主动免疫基本行不通。只有通过免疫母猪,使母猪获得抵抗力,然后通过母乳将抵抗力传递给仔猪[8-13]。母猪初乳中IgG和IgA的量达到最高水平,这个水平能持续6 h,此后乳中IgG和IgA的数量急剧下降。仔猪血清中PEDV-IgA抗体是通过母乳传递给仔猪[14],产前母猪口服安度,通过诱导黏膜免疫,激活体液免疫,使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更迅速、敏感,分泌更高含量的免疫球蛋白。因此本试验中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的PEDV-IgA抗体有效水平可维持到14日龄以上,更好地保护仔猪抵御PEDV的感染。

3.4 饲喂安度对仔猪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

健康仔猪肠道中有害菌和有益菌应该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研究发现,在仔猪断奶阶段应用以乳酸菌为主的单一或复合益生菌能够干预并纠正肠道微生态体系失衡现象,促进其生长发育[13-14]。Bon等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和乳酸菌可显著减少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Dong等研究发现,饲喂仔猪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生长性能和免疫力。通过本试验检测发现,试验组仔猪21 d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出 7.69%(P<0.05),益生菌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可以促进或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有的可以为宿主直接利用,促进宿主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15-17]。试验组仔猪肠道益生菌含量更高,说明试验组仔猪肠道更健康,发生肠道疾病的风险更低。

4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安度”能够提高母猪肠道黏膜免疫力,在减少病毒性腹泻疫苗免疫次数的情况下、仍然给哺乳仔猪提供了较高水平的母源PEDV-IgA抗体,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还能改善仔猪肠道益生菌分布,提升哺乳仔猪的免疫力,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存活率,对哺乳仔猪肠道微生态平衡系统的建设有很好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免疫力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培养免疫力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