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检测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素使用的意义
2019-08-12张海清陈亚宽冼沛勤
张海清 陈亚宽 冼沛勤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肇庆 52606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国民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其中最显著的就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因为气流受限所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如果患者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还会进一步的发展,成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1-3]。临床上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利用吸氧加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但近年来临床上发现,抗生素的随意使用率明显增高,而有学者提出,参考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给予抗菌治疗就可以明显的缩短患者的抗菌疗程,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18 年4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6 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所有的患者都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并且所有的患者都同意参与本次实验研究,而且已经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这次实验研究也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批准。46 例患者中有男26 例,女20 例,年龄56 ~78 岁,平均(63.4±2.3)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 例,其中对照组有男15 例,女8 例,年龄56 ~77 岁,平均(64.6±2.5)岁,病程0.7 ~2.6 年,平均(1.5±0.4)年;观察组 有 男11 例,女12 例,年 龄58 ~78 岁,平 均(64.5±2.4)岁,病程0.7 ~2.9 年,平均(1.9±0.6)年。纳入标准:(1)同意参与这次实验研究的患者;(2)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实验研究的患者;(3)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严重的神级系统疾病或是肺部疾病,或是肝脏有严重病变,或是出现严重感染的患者;(2)不愿意参与研究的患者,或是不配合实验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是医护人员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症状的具体标准给予患者抗菌治疗;观察组患者是医护人员参考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根据降钙素原的水平大小给予患者抗菌治疗。具体的抗菌治疗如下,给予患者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H20060408],2 次/d,每次2.5g。观察组是参考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给予抗菌处理,在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0.25μg/L 时停药。
降钙素原的检测: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定量法(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线性范围0.3 ~100μg/L,参考正常范围<0.5μg/L。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向患者发放对治疗满意程度调查表,待两组患者均填写完成后再统一收回,本次研究的收回率为100%。研究人员根据患者所填写的实际情况可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抗菌疗程和住院时间都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比较
组别 n 抗(菌d疗)程住(院d时)间(降μ钙g素/L原)对照组 23 7.65±1.26 10.46±2.12 3.16±0.34观察组 23 5.47±1.03 7.37±1.34 3.15±0.31 t 15.156 19.652 1.567 P 0.003 0.000 0.157
2.2 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因素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定论,据最新研究可知,环境因素占据最主要的部分,其次还具有遗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是在秋冬时期多发,临床上时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呼吸困难,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体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突然发生病情恶化,而且呈持续性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医护人员需为患者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急性加重期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是死亡[6]。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咳嗽剧烈,而且大多数患者还合并其他的症状,如贫血、感染等,急性发病期的发病因素是患者发生气管或支气管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而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病率逐年递增,病情发展缓慢但严重,破坏性极强,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后期可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属于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有极高的住院率和致死率[7-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以提前预防和治疗的,但是对该病病理过程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肺部对有害的气体或是颗粒发生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会贯穿该疾病,严重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发病时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而且患者还表现为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病理机制是由于患者机体缺氧严重,致使二氧化碳在身体里大量潴留,影响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就会增加患者心肌的耗氧量。心力衰竭从影响患者的心脏再到影响患者全身的脏器,舒张期时左心室不能全部充盈,左心室储存血量不足,导致心博出量就明显减少,从而就导致左心室在舒张期时的舒张压明显增高,更进一步影响患者全身的脏器[9]。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上常采用短程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随着临床上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耐药菌种类,各种药物的耐药程度也都在逐渐提升,因此,多重细菌耐药就成为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类疾病,而且多重耐药菌也是医院发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0]。传统上一般认为抗菌药物需使用至急性感染症状、体征消失的时候,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3d 之后,更多患者需要增加到一至两个星期。但是,对患者长时间实施抗菌药物必然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对增加耐药菌的产生,使得患者出现二次感染,从而使患者出现其他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负担,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伤害[11]。近来年随着医学的进步,血清降钙素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而且经过临床实验验证,血清降钙素原比传统的C-反应蛋白等指标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根据降钙素原PCT 测定值或变化趋势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策略可减少抗菌药物暴露,缩短患者的抗菌疗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当患者的感染症状体征得到有效控制但尚未完全消除时,也不能过早的盲目停药,但是也不能一直给予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要适当采用其他方法替代治疗[12]。这主要是调节抗菌治疗的力度,让抗菌治疗在患者的治疗中处于恰当位置,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进行避免使用抗生素,减少由细菌产生的耐药性,同时还可以为患者节省经济开支,减轻患者的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和原理都与炎症因子有关。炎症因子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其中肿瘤坏死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合成,是一种反应气道的介质,可以激活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 和白细胞介素-8 都是由淋巴细胞或是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中性粒细胞主要就是受到了其的诱导,而且还可以加快肝脏产生蛋白质[13]。同时降钙素原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糖蛋白,是由甲状腺C 细胞合成的,用于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是从肝脏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它会在血浆中的水平增高主要是因为感染了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等,当患者发生自身免疫或者发生病毒感染以及过敏时,降钙素原水平是不会增高的。降钙素原主要是对人体全身的炎症反应活跃程度进行表示,而降钙素原的影响因素有患者被感染器官的类型以及大小,感染细菌的种类,患者发生炎症的严重程度等,另外,降钙素原是可以对细菌性疾病感染进行诊断和监测[14-16]。
本研究是为了探讨降钙素原检测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素使用的意义,经过研究人员的研究认为,观察组患者的抗菌疗程和住院时间都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降钙素原检测指导可以明显的缩短患者的抗菌疗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尽量减少应用抗生素,而且还可以明显增强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因此,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