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

2019-08-11邱淑明

神州·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

邱淑明

摘要:阅读是一个人一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能力。而许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我们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学,就必须构建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必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要让学生有阅读的充分体验;要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健康的课外读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爱上阅读

中国高考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语文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字数将由7000字左右增加到10000字左右。这就必然要求提高学生阅读速度、阅读能力;专家透露,高考语文可能会让15%的学生做不完题。因此,培养、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次学生考试下来,字、词、句部分都不错,但连句成段的阅读失分就比较严重了,不仅课外阅读考试失分如此,课内阅读也挺严重。这样说明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比较差,是很难适应未来高考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也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坐得端端正正地,但不少学生心不在焉,对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或反复强调听而不闻,对提问也不做认真思考或懒于回答,结果教师几节课辛苦地教一篇课文,有的学生却读不通顺课文,或不能理解内容,或不能完成课后作业,特别是遇到阅读的作业不少学生留空白,就连答案就在文章中的题,也不愿静下心来读一读,想一想,找一找,更不说要自己去思考、归纳的理解题了,这些说明学生不很愿意学语文、阅读兴趣不高。

小学生学语文,特别是阅读学习的确也有难的一面,尤其是三、四年级,作业多,加上阅读、作文进入考题,一段或一篇文章,文字多,甚至还有生字生词,要理解透意思、归纳主要内容、段意,体会中心思想、作者情感甚至写作方法,有的还要求仿写,考试的结果往往容易从90分这个令学生向往的目标跌落,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甚至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学习的基础性科目,阅读是一个人一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能力,试想连题意就没读懂,怎么去正确回答问题呢?阅读能力也必然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影响学生进入初中及以后的学习。所以,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还是适应高考改革,甚至为了学生终身学习、发展,都必须高度重视小学阅读教学,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习、学会阅读。

一、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学,就必须构建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语言丰富,生动有趣。教师讲得好,学生自然爱听。教师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哪个孩子不爱听表扬呢?孩子得到教师的表扬,心情愉快,更亲近教师,听课更专心,思考、回答问题更积极,更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教育,就更容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成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善于构建、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互学互助,使每一个学生都更能体会到自己在学习中平等表现的机会与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学,就必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认真读懂一句话开始,在熟读的基础上善于抓住关键字词进行理解;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一段的关键句子、中心句子,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能用一句话概括段意;引导学生在读懂每一段的前提下,联系段意抓住主要内容,归纳整篇文章中心意思,或者用概括法“谁干什么”式进行归纳,或者从文中找中心句子进行概括。

三、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有阅读的充分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抱住不放,一字一词地讲解,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体会,学生不能解决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教师只加以适当的点拨。课堂上教师要把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師有相当高的组织、调控能力,对做得好的学生和小组给予及时地表扬,对较差的学生和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引导、督促,并对小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检查,及时评价,不断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不断地提升阅读学习获得感。

四、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就要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也要重视默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当然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但也需要静悄悄的默读教学,而且要培养学生逐步达到一定的速度。《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阶段(1-2年级)学习默读,第二阶段(3-4年级)初步学会默读,第三阶段(5-6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要在默读中快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重点词语、句子要勾画。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学好语文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五、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还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健康的课外读物。《课程标准》也推荐了不少必读书目,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像布置作业一样做安排。引导学生养成每天读半小时课外读物的习惯;读书时要摘抄好词好句,教师要定期检查,同学之间要做交流、学习,要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对较差学生要指导、督促,必要时请家长配合、协助,让家长营造孩子读书的氛围。

只要我们教给学生具体可行的方法,并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