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学生走进生活语文的策略探寻

2019-08-11郎宏

神州·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智障学生教学方式

摘要:智障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可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运用语言文字或其他方式获取信息,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人沟通,会些简单的应用文,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对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走进生活语文的策略,帮助智障学生快速理解语文相关知识,提升智障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语文;教学方式

前言

近些年来,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倍受关注,智障学生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在语文学习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对其进行教学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素质教育不断普及下,应以生活为基础,站在生活的角度上对智障学生展开教学,本文主要针对智障学生走进生活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法

智障学生的教学活动生活化是当前的主流趋势,因为智障学生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将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智障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语文知识,明确生活化教学法应用的意义和作用后,教师应在教学中格外注重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从而结合生活讲解语文教材内容。

例如:学习《交通标志》时,教师讲解过程中表述生活中过马路时,要注意看红绿灯,告诉学生红灯停绿灯行,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认识交通标志,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明显提升,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高效学习课程内容,必然会提高生活语文教学实效性。由此可知,生活化教学法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将其应用于生活语文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对生活语文课程内容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学习生活语文知识,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根据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要多方激发学生参与交往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交往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创设交往情境,让学生入境生情,产生良好的交往情绪,从而主动地参与交往。创设问题情景、游戏情境、交际情境都是激发学生参与交往的有效做法。如《交通标志》一课,可让学生分别扮演红灯、黄灯、绿灯以及不同的交通标志,给学生直观感受,引起共鸣,意识到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合作交往的快乐。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课程大力倡导生活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应按照要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网上查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微视频、图片,精心设计成内容丰富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投影展示生动化、立体化的课件。还要善于发掘智障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留意自己身边的生活体验,将这些体验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在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增强生活化教学的针对性。

例如:学习《小鸭子》一课时,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教学视频、课件、幻灯片,呈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展现一幅幅立体的画面,将声音、文字、图片融为一体,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切身感觉到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又是怎么叫的。使智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内容印象深刻,从而掌握课文中心思想,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此外,学生轻松记忆文中知识点,并在学习中记忆和理解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智障学生语文素养,可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生活语文教学非常重要。

三、运用提问教学法

在培智生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自我表现,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并调节其探究活动,以此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虽然智障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但至少课的内容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将提问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从而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激发智障学生探索欲和求知欲,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探究教材中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加认真探索、思考、分析,在不断探索与思考中归纳答案,积极举手发言,对于主动举手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激励全体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勤于思考,并在深思熟虑后,举手说出答案,教师结合学生表述的想法和答案,予以补充,同时详细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提升智障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由此可知,提问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应用于生活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四、运用故事教学法

培智学校教师应了解智障学生心理特点,如,智障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以将文中的情节编成小故事渗透到文章内容里,促使学生认真听故事,注意力专注,深入思考故事情节,有效增强智障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孔融让梨》时,教师要求学生表述故事情节,学生在明确要求后,认真听孔融让梨的故事,听完主动举手表述故事,引导学生依次举手概括故事,有利于提高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促进智障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可见,故事教学法具有实用性,用于生活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讲故事,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总结

总之,要想构建培智语文高效课堂,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生活化教学法,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讲解教学内容,也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通过讲故事,增强智障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提问教学法,能够唤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中对知识点理解的更深入,更容易掌握知识,必然会提高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林波.培智语文教学中C层智障生支持性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7 (05)

[2]金小义.智障儿童生活化语文教学策略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14 (Z1)

作者简介:郎宏,本科;小学高级教师;任职于抚顺市特殊教育学校;从教27年;现任康复高年教研组組长,曾获省级优秀课,省级课题等;研究方向:培智教育,重要荣誉:本文收录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智障学生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打造生态课堂践行生活语文?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