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与年龄

2019-08-11郭羽飞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现理想辞职信小女孩

郭羽飞

曾经在《读者》上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八岁的华裔女孩出了本书,记者问她:“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她说:“为什么要等到长大才做什么?这是很奇怪的观念,你们大人都假设孩子长大之前就什么都不是,而我现在就是一个作家。”

记者的问题循规蹈矩,但女孩的回答却相当出奇。那么问题来了,理想的实现与人的年龄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对于故事中的小女孩来说,她在小小年纪便可以与自己的理想无缝对接。在她的回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已经基本具备了成为一名作家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因此,可以说,她八岁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用稍显稚嫩的文笔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位小女孩的回答让我想起了曾经红遍网络的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短短十个字能够打动那么多人,正是因为它背后流露出来的对美的渴望以及一种说走就走的果敢与洒脱。很多人都有畅游天下的愿望,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些愿望被无限期地推迟,最终成为生命中的遗憾——他们害怕平静的生活会被突然的自我扰乱步伐,害怕未知世界的不确定与不稳定。就像童玲在《浮生物语》中所说的那样:“伤口不管有多重,总有痊愈的一天,但遺憾不一样,它会跟随你直到生命终结。”因此,如果你有理想,并且拥有能够实现它的能力,立刻去实现它,不要耽于筹划或是一再等待最佳时机。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具备立刻实现理想的能力。就好比八岁的我们还在外婆家的后院里玩泥巴,十八岁的我们也只能在一沓沓的模拟试卷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这种情况下,我支持吴晓波的一个观点:“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作准备。”年轻时,我们就需要多吃苦,需要在学校里刻苦学习,需要在职场里努力工作……为的是在人到中年后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有一定的时间、阅历和金钱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青春就应该用在学习和打拼上,以达到席慕蓉在《无怨的青春》中所说的那种境界:“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上帝给我们青春就是让我们为了理想作坚实的铺垫,让我们为未来夯实基础。

理想最终能否实现,达成理想需要多长时间,归根到底还是与一个人的能力有关。没有能力时努力奋斗,为了实现理想蓄积能量;一旦有了能力,理想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所以,理想的实现与一个人的年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三(11)班,指导老师:王淦生】

猜你喜欢

实现理想辞职信小女孩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幽默辞职信
桌布的辞职信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Learn and 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