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徐芳的艺术风格

2019-08-11康达

神州·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花鸟画创新

摘要: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呈现出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它是具有相对稳定性、整体性的特点,同时,它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本文从徐芳艺术风格形成的历程、形成的背景以及徐芳绘画艺术风格特征来为大家粗略的解读徐芳老师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徐芳;花鸟画;写意性;创新

徐芳老师的作品中,延承了宋画的古典雅致追求意境美,凭借独特的审美观念、非同寻常的设色技巧和构图形制,以及对传统精华的理性分析和吸取,具有传统绘画的典雅艺术品质,徐芳教授将写生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作品体现了写实与意境、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完美结合

一、徐芳教授艺术风格形成的历程

(一)徐芳教授写意画风格

徐芳老师进行过大量的写意画临摹,同时也进行过大量的创作,因此她的写意功底很扎实。徐芳教授写意画分格深受明清写意花鸟画家特别是吴昌硕、任伯年的影响。徐芳教授的写意画是比较传统意义上的写意花鸟画。在构图上,她非常注重画面的整体气势,画面的虚实,主次都分的很清楚;在颜色上,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并掌握了颜色搭配规律,使得画面绚丽多彩而又不失自然;另外徐芳教授在写意画创作中运用墨的干湿浓淡,以及多种不同的用笔方法,使她的绘画作品显示出一种清新自然、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二)徐芳教授工笔画风格

徐芳老师的工笔作品受写意花鸟画的影响并延承了宋画的古典雅致追求意境美,她对传统工笔画理性分析和吸取,在作品中运用了泼墨、积水、碰色、烘染等技法,打破了传统花鸟画“三矾九染”传统的画法,从而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独特的绘画风格,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从造型上来讲,徐芳老师的作品中吸收了传统白描技法的精髓,比较注重传统书法写意的用笔形式,在设色以后,根据画面,在需要的地方勾线,并分出墨的深浅;从作品构图上来讲,徐芳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折枝”式的构图法则,加上现代审美观和西方平面构成的影响,所以其作品的形式感较传统工笔画更强;从作品色彩上讲,徐芳老师打破了传统“随类赋彩”的设色常规,更多地借鉴了西方的色彩理念和日本绘画的色彩。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她用色大胆而又巧妙,既可以把画面整体氛围渲染到位,不丢掉对细节的刻画,与此同时她还非常注意画面中色彩的冷暖色与整个画面色调的统一和注重色彩的明度与纯度的对比关系;从技法上来讲,徐芳老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技法的经验,如:通过揉纸、泼洒、冲洗、撞色、加剂、等手段使画面有了厚薄变化、虚实变化、冷暖变化、明暗变化,增强了画面的装饰美感。

二、徐芳教授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

徐芳老师是重庆人,她出生在一个书画世家,在童年时候就到受到了绘画艺术的熏陶。徐芳老师是新时代的女性,拿得起也放得下,她的率真、耿直、澄澈明净、积极向上。可能就是因为她的这些性格原因,才使得她的画作掌控力能够收放自如。她的性格以及智慧完全体现在她的画作中。后来徐芳老师在广西桂林定居,广西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且炎热,降水量充沛,花鸟植物种类多种多样。这种湿热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必然是方便艺术家对植物进行写生和观察的,这也就为徐芳老师花鸟画的创作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因此,徐芳老师的作品中有非常丰富的花鸟题材的创作。

三、徐教授绘画艺术品质与艺术语言

(一)淳朴,本真,脱俗,自由

徐芳老师的绘画中有一种特殊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淳朴,本真,脱俗,自由”。第一次见徐芳老师的画,是在学校的画展上接触到的,她的画面极为雅致:华美而不嚣张,富贵而不妖媚,自然灵动而又清新脱俗。这种优秀的品质深深的吸引着我,久久不能忘怀,这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灵魂的碰撞,艺术的共鸣。她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往往以我们生活中常见之物入画,有历代文人喜爱的兰花、荷花、牡丹,也有苍翠的松木、曲折的藤蔓、遍野的小花、自由的小鸟。这些常见而又各异的题材充分显示徐芳老师对待众生皆平等的态度。徐芳老师始终认为,花鸟作品是有生命的,在她的花鸟世界里,着意描绘的不仅仅是花鸟,更像是源自生命基底的真切呼唤。在她的绘画作品中纯朴而又不做作,虽是对现实事物的刻画却不会过度描绘,她体现的是抽象出来最本质的东西,而徐芳老师画作中这些优秀的品质的正是源于她对花鸟的这份喜爱。

(二)“写意性”的艺术语言

工笔花鸟画的内在精神是“写意”,工笔花鸟画中的写意精神,既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的描摹,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造,而是坚持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艺术美、自然美和生活美三个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协调的体现。而徐芳老师作品所体现的“写意性”脉络也是十分清晰的。从构图上来讲,徐芳老师工笔花鸟画构图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照搬描绘和东拼西凑,而是根据意境表达的需求将物体进行取舍,直取客观对象最典型的部分进行表现,而徐老师也非常注重画面中点、线、面的构成关系,通过主观的处理,来更好的表现其“写意性”;从线条上来讲,徐老师通过改变线条的长短、粗细、刚柔、虚实,使物像产生不同的感觉,以此来体现“线条”的写意性。比如,流畅的线条来描绘花瓣的娇嫩,粗糙的线条来表现沧桑的树干;从色彩上来讲,徐芳老師讲究“随意赋彩”,也就是对物像的颜色进行主观的处理。比如,荷花不一定被画成红色,有可能根据画面需要会画成蓝色。所以说:徐芳老师不会去机械的刻画,不是求标新立异,不是毫无感情的主观臆造,更不是空洞的图式编造,她有“技术”的支撑,更是很好的体现了“写意性”。

四、徐芳教授艺术风格对我的启示及影响

徐芳老师对工笔花鸟的发展脉络把握的很是准确,也很有自己的见地,她有着非常丰富的创作经验,眼界也非常开阔。她在教学上,有着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会抓重点并且能够“一针见血”,快速找出我们绘画作品中的不足,从她的身上能学到非常多的东西。

从徐芳老师身上我也知道了,艺术创作从来都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照搬复制,也不是毫无感情的主观臆造,它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通过我们大脑思考進行的艺术化处理,并且它是带有画者的思维以及灵魂的创作。徐老师从来不会要求我们学她的风格,鼓励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胆的创新。然而,创新不能完全脱离传统,脱离传统的创新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去了解学习以前优秀的历史文化积淀,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创新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呢?所以我们只有在不断摸索中前进,总结出一些继承、扬弃、发展的东西,从而受到启发,以便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勇于探索,开拓新面貌,创作出与时俱进的艺术作品,使工笔花鸟画在传统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在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中不断推陈出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结束语

古人云:“言为心声,画如其人”,一位大气的中国画画家,其作品亦蔚然大气,能体现自己的真实情怀、精神境界和品味气质。徐老师在自己的花鸟创作中,注入了自己的灵魂,投入了自己的精力,并不忘初心,忠于自己。她的作品中显示出一种成熟的、明快清新、雅俗共赏的这一艺术风格,作品风貌是独特而鲜活的,独特的画风对画家来说是重要的,但是保持画面鲜活的状态更加难能可贵。徐芳老师在把握了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熟知构成程式规律的基础上,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精髓的进行传承,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徐芳教授对自己的绘画有着清醒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这种文化自觉源于她丰厚的学养和对艺术的挚爱。她以一个花鸟画家的立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同时绽放个人的色彩,通过历史经验的沉积,创造出属于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并不断探索,这种对艺术真理不断探索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徐芳.谈工笔花鸟画的写意倾向[J].艺术探索,2001:177-178

[2]徐芳.心境/写意文论集[M].辽宁美术山版社,2011:121

[3]黄莎.墨韵悠悠写春秋——记徐芳教授和她的工笔花鸟[J].美术观察,2016:168

[4]王敏.论李清照“愁”情词的意蕴[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115

[5]张敬丽.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2008:80-81

[6]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110-111

[7]张娟.对现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形式的探索[D].苏州大学 2014:56

[9]翟婉冰.俞致贞工笔花鸟画技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5

[10]李瑶.论工笔花鸟画的诗意性[D].云南师范大学 2015:45-46

[11]金雯雯.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构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3:50-51

作者简介:康达(1993.10)男,河北省衡水市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工笔花鸟。

猜你喜欢

花鸟画创新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