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中国特色

2019-08-11陈笑然汪梦欣陈乐生

民主与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习近平科技时代

陈笑然 汪梦欣 陈乐生

习近平以宽广的全球视野,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阐释了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怎样创新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中国特色及其价值。

习近平同志任总书记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国家的科技创新问题,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主张,回答了什么是创新驱动发展、怎样创新驱动发展和如何建设科技强国等问题。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突出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创新自信。

一、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时代依据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理论渊源,是和时代密切相连的。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在应对国际竞争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第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在马恩的经典著作中,尽管没有使用 “科技创新”的概念,但在他们的著述中多次出现“发明”“发现”“创造”等词,并多维度地阐释了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在他们看来,科技创新既包括科学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主要表现为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技术发明。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内涵还包括对科技创新作用的认识,这些对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科技创新的作用直接体现了马恩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其作用表现在:一是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革命力量。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以此来说明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二是科技创新促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列举了网织机的使用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1777年发明了网布机那时起,花边的生产也成了重要的部门……这些行业空前地繁荣起来了。”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三是科技创新的成果也确实给资本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尖锐地指出,“价值增殖——是他的主观目的”。2在马恩看来,资本家出于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是他们不断地对技术进行创新的根本动因。综上所述,马克斯、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特别是他们对科技作用的认识,为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直接坚持和发展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技创新思想。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就发出了“搞好技术革命,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思想,并要求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江泽民认为: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3党的十五大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把其放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胡锦涛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指出:“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4在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提出了到2020年我们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从“科技创新”的思想谱系上可以看出,不但马恩的科技创新思想为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洞见和论述,都为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发、文化涵育作用。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对于攀登科学高峰的探索,中国从未停顿过创新的脚步。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还要奋力前行。

从国内看,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这种高速增长主要依靠要素的投入,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新的发展方式不能走传统的老路,习近平认为新的出路“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 。5也就是说,必须转换发展动力,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的高端化。6

从国际看,世界性大国的崛起总是伴随着综合国力增强,而综合国力增强的首要因素在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历史规律。习近平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科技是国之利器,我们必须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习近平通过对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分析,深刻意识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必须要有强大科技作为支撑,创新是引領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三,长期的领导工作经历和调查研究是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与他长期的工作实践密不可分。在地方工作期间,

习近平通过各种会议和调研等多种形式关注国内外的科技发展动态,强调要用科技带动生产发展。主持党中央工作以后,更加密切关注科技创新问题。经过调研,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

习近平对我国科技整体现状给出了综合判断;一是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二是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基于这一判断,习近平明确提出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在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研究解决瓶颈问题的出路和制定科技创新战略进程中逐步形成的。

二、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的中国特色及其价值

习近平以宽广的全球视野,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阐释了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怎样创新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中国特色及其价值。

第一,从全球视野研究和设计中国的科技创新战略,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重大催生作用,并且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分析范式,预判了资本主义必亡,社会主义必胜。习近平研究中国科技创新问题并未局限于中国,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7从全球视角把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大趋势,这与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从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一个概括和补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种切实的理解。科技创新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国际竞争中,只有科技创新,我们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后,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习近平认为这是立足于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第二,善于总结中外历史经验,论证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

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说到底是科学技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的。习近平总结了16 世纪以来发生的多次科技革命改变世界力量格局的历史经验,论证了科技革命的重要性。还用历史事实来论证创新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他认为,罗马、波斯、阿拉伯、奥斯曼等古代大帝国由盛到衰,“除了政治、军事、地缘上的原因外,创新不足和技术停滞也是重要原因”。8

习近平在2016 年“科技三会”上,讲到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在不少领域取得了成就,尤其以“四大发明”闻名于世。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数次错失世界科技革命,其结果从当时的世界强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新中国以来,我们逐渐认识到科技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奋力追赶,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只要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实力,掌握一些领域关键的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中才能赢得更多的优势,才能有主动权。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价值目标。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9“科技创新的最终价值在于为人类造福”。因此,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其追求的价值目标”。10

纵观习近平的科技创新思想,始终是把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发展战略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习近平多次讲到科技与“两个一百年”的关系,认为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完成“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国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1当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能轻松实现的,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在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8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江泽民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2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9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6-7页。

郭铁成:《人民论坛》,2017年第10期,第31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6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0-31页。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9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3页。

张媛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7期,第48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5-16頁。

(陈笑然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汪梦欣为国家天文台工程师,陈乐生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研究员)

责任编辑:尚国敏

猜你喜欢

习近平科技时代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