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文化旅游研究进展
2019-08-10覃丽缪有成欧依伶张娅楠肖力争
覃丽 缪有成 欧依伶 张娅楠 肖力争
摘要:茶文化旅游是我国茶产业提质升级与茶乡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全面总结与科学分析茶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今后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采用文献分析法,在回顾梳理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别从概念与意义、融合机制、融合模式、发展问题和发展策略等方面对其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并以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尺域、研究视角为着眼点展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总结分析未来我国茶文化旅游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研究内容从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研究方法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研究尺域由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研究视角从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茶旅融合;文献分析法;综述;展望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3-0016-04
近年来,茶、旅产业融合催生出的茶文化旅游成为国内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新业态、新亮点。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步入繁荣阶段,在优化茶业结构、发展茶乡经济、提高茶农收入、美化茶村环境等方面的效益进一步凸显,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日渐尖锐,机遇与挑战共存是我国茶文化旅游所面临的境遇。因此,总结分析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成果,全面了解发展现状,明晰发展问题,把握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能够为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性参考,对于促进我国茶文化旅游的质化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1 研究概述
我国茶文化旅游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萌发,主要经历3个阶段的发展而积累了当前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
1.1 起步阶段(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20世纪末,国内的茶文化旅游研究刚刚萌芽,主要是以茶文化旅游开发构想为主导的宏观方向性引导研究,其内容多以我国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为研究着眼点,思考茶叶的多元消费和旅游产品的创新升级,从而提出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构想。进入21世纪初期,全国范围内的相关文献逐渐增多,通过聚焦于福建安溪、云南、浙江杭州等知名茶区为代表的特定地域,对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开发意义、开发优势、开发建议与基本策略等作出理论探索[1-5]。同时,有关茶文化现象、茶文化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定位与发展趋势等主题的初步探究也并期展开[6-8]。
1.2 发力阶段(2005—2014年)
2005—2014年是我国茶文化旅游研究的发力阶段,该阶段茶文化旅游的区域性实践在全国蔚然成风,研究成果以稳定的速度逐年增加,理论研究的方向也进一步转向茶文化旅游的区域性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可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基于分析当地开发茶文化旅游意义、优势和基础条件的资源导向型研究[9-15],通过挖掘分析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性,提出开发模式、策略与措施的构想。另一类是以安溪、普洱、武夷山等早期实践地区为代表的问题导向型研究[16-21],基于对研究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指出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与建议。
1.3 繁荣阶段(2014年以后)
2014年是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喷薄之年,茶文化旅游成为相关行业的热点现象和议题,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呈现井喷式增长趋势,茶文化旅游发展自此步入繁荣阶段。在研究内容上,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成为主导方向,同时基于模型构建的数理方法开始被运用在影响茶文化旅游满意度、体验感的因素和茶文化旅游开发资源的分析研究上。另外,茶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22]、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23]等相关外延性研究也开始陆续展开。
2 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茶文化旅游”或“茶旅游”是茶、旅产业融合现象下诞生的新名词,关于其内涵的相关阐述丰富多元,但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或标准定义。早期研究以项目开发与旅游活动2种维度来思考茶文化旅游的含义,认为它是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下,以茶为主题的新型综合开发项目,是以实现茶叶物质享受和茶文化精神享受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旅行[24-25]。随着茶叶三大价值的挖掘,文南薰定义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26]。在产业融合的角度下,茶文化旅游被视为茶业与旅游业交叉结合产生的集茶生态环境、茶事活动、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旅游模式[27-30]。在对比视角下,茶文化旅游则被看作一类与其他形式的文化旅游无本质差别而以茶叶为资源载体的文化旅游[31-32]。可见,茶文化旅游是当前一类新兴旅游形态的认知已成共识,虽然以不同角度对其内涵的理解各有差异,但茶或茶文化作为资源的价值性与可利用性始终是定义茶文化旅游概念的本质出发点。
2.2 意义阐述
文化、经济、美学、社会被总结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4个价值层面,区域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具有传播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茶业经济、活跃旅游市场、推动茶产业及旅游业长远发展的直接作用[33]。除却文化与经济上的表观意义,茶文化旅游在美学与社会层面产生的隐形效益不容忽視。王京传从提高素质和精神体验,培育人才方面论述了茶文化旅游对于创造美好生活,净化社会风气具有积极意义[25]。罗艳玲等分别聚焦河南省信阳市和江西省的茶文化旅游实践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影响,认为茶文化旅游是可以实现旅游者、茶农和乡村社区多赢的生态旅游方式[34-35]。我国茶资源(尤其是茶叶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大多处于生态强势而经济落后的农业地域,在全面脱贫任务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成为生态型茶产区实施精准扶贫的有力支点与强劲抓手[36-37],成为产业提档升级的创新思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路径,因此,当前的茶旅融合发展增添了一层时代战略意义。
2.3 融合机制研究
随着茶、旅产业从试探性互动走向深度交融,二者间的联动机制引发广泛关注。在茶旅融合机制的研究中,市场交叉性和市场机遇[38]、当地社区参与[39]和包括物质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文化流、人员流和以茶协会、茶学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流在内的现代经济空间网络中的各种“流”[40]都曾被认为是引发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较普遍的是“动力三要素论”,提出需求、效益和政策是茶旅融合的3个要素,消费者的需求是拉动力,企业和茶农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推动力,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是支撑力[41-43],三要素间彼此支撑,相互作用,促成茶旅产业融合。
技术、市场、人力、政策等都是茶、旅产业融合机制的外部因子,现有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外因素的探索上,但茶旅融合应该是内外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内部机理是形成动力机制的最本质基础。茶叶的价值功能满足了人在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需求,则是茶旅融合的内在機制。茶叶所具备的物质与文化的二重性,使其构建出由茶生产价值链、茶文创价值链、茶流通价值链、茶场所价值链、茶生活价值链、茶文化价值链组成的六大茶主题价值链体系,直接体现了茶叶所能产生的显性或隐性的全部价值功能,而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在一定程度上则是旅游主体进行旅游活动时所产生需求的本质反映。因此,六大茶主题价值链完全覆盖和渗透了旅游六大要素,是茶旅融合得以实践的内在基础和本质原因,可将其称为“六六契合”动力机制。
2.4 融合模式研究
茶旅融合模式是茶文化旅游研究中成果较丰富的内容,且研究角度多样并各具特色。以主导产业的性质为角度,茶文化旅游有“现代农业+茶特色农业+茶休闲农业”的农业主导型、“文化产业+特色茶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的文化主导型、“旅游产业+茶生态产品+休闲体验”的旅游主导型等3种茶旅融合模式[41]。基于茶旅融合深度与旅游产品形态的结合角度,茶文化旅游的“三层次六种类”融合模式被提出,包括基础层次、发展层次、专门层次。其中,基础层分为茶文化展示+旅游参观的专项型模式、茶文化+景区的互补渗透型;提升层包括茶文化+节庆旅游的主题附会型和茶文 化+ 体验旅游的文化体验型;专门层是茶文化+保健旅游的保健型与茶文化+求知旅游的求学型[42-43]。在产业融合主动性角度下,茶文化旅游又呈现主动融合、互动融合、被动融合3种模式。而以产业融合方法和融合内容为视角,茶旅融合模式有以下几类认知:纵向渗透融合与横向重组融合2种模式[44];功能模块嵌入式、上下链条延伸式、混合联动发展式等3种融合模式;技术渗透模式、功能互补模式、资源共用模式、市场共拓模式等4种模式[45-46]。
茶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内容丰富多元,但相较于旅游领域深入机理研究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现状,我国茶旅融合模式的研究仍处于浅层次的资源整合重组、业态延伸结合、产品组装拼接等层面,研究手段单一,因此,未来的模式研究须要更进一步由表及里,创新方法深入探索。
2.5 问题研究
我国茶旅融合进入21世纪以来实现了高速发展,茶文化旅游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研究议题,但其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了学界专家相当程度的关注。综合已有研成果究,本研究总结出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六不”基本问题。
2.5.1 开发不深入,产品不独特 丰富的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是我国开发茶文化旅游的一大优势,但资源利用能力欠缺、开发层次低级成为茶旅融合实践的突出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行业内“拿来即用”主义盛行,多以刻板生硬的资源组合或形式拼接的“表面式”开发模式作为茶旅产品的常用开发手段,这直接造成目前茶旅市场中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文化内涵缺乏、产品质量与品味不高、产品设计滞后以及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
2.5.2 设施不完善,规划不科学 茶文化旅游让我国的茶园在承载传统生产价值的基础上,也实现了生态景观的游憩观赏价值。但生态性好的茶园资源多集中在山村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域的基础设施本身并不健全,海拔过高又给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难度和成本,这与旅游发展所要求的区位与设施要素形成天然的矛盾。而人为方面的矛盾在于,现实中很多茶文化旅游项目都缺少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或在建设前期的谋划不够深入细致。一些项目在模糊思维指导下实施,无视客观基础,忽视细节把握,造成设施人工化痕迹明显、景观生态观缺失、设施配置与景区环境不吻合,甚至破坏了原有的景观生态等。
2.5.3 人才不专业,品牌不鲜明 专业人才是产业的核心要素与动力来源,茶旅产业是在融合经济下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其产业的跨界联动性对人才提出了多学科共备的复合型要求。而现实中茶旅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其发展,因此茶旅产业的专业人才仍然处于“亏空”状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改善当前茶旅融合“高速低质”的发展现状,对解决产业发展效率不高、管理水平低、管理混乱等具有直接作用。茶旅品牌的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是茶文化旅游的另一大突出问题。目前茶旅产业并没有突出的、响亮的、特色的品牌,茶文化旅游形象不鲜明[47],行业内品牌塑造意识淡薄,宣传力软弱且营销方式简单粗暴、传统而缺乏创新。
2.6 策略研究
在分析茶旅融合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策略研究为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解决方案。尽管研究地区不一,但加强政府管理职能与主导作用、加大品牌宣传与推介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加深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与个性化、多样化开发程度的“四个+”策略成为大部分研究中的共有结论,这也反映出我国各地的茶旅融合在以上方面存在通病。随着茶旅融合实践的发展,全域视角、生态为先的理念也在近几年被频繁提出,成为一项新的指导策略。茶文化旅游开发应以全域旅游的视野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布局全域空间,布置茶旅项目业态,注重顺势而为、科学而为,按茶园现有基础和景观美化需求,根据现实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多样化特征等打造特色茶园景观,把生态观念植入到所有产品的设计中。吴莎在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时,直接提出茶文化旅游要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生态型全域旅游开发理念,并建议整合全省旅游资源以加强省内区域合作,打造区域间合理高效的旅游产品营销体系[48]。
3 研究展望
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中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目前,茶文化旅游正处于黄金发展时代,但发展程度仍未达到成熟地步,本研究结合目前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茶文化旅游未来的研究趋势作出以下几点判断与展望。
3.1 研究内容: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
概念、特征、意义等性质类研究都将逐渐淡化,模型构建、体系建立等量化研究的关注度将大幅提高,更多体现在对茶文化旅游作用因子的探究和茶旅资源、茶旅融合效应、茶旅品牌力等的评估性研究方向,这是未来茶旅研究内容在宏观上的走向。在微观层面上,由于策略研究是对实践操作最直接的引导性结论,是茶旅融合研究中绕不开的内容,因此,策略研究作为定性研究内容反而存在加强趋势,也会是未来茶旅融合中的研究重点之一,但未来茶文化旅游的策略研究将更加突出“破困”“创新”“深度”3个层面的要素。基于當前茶旅融合的发展瓶颈,从“大而泛”的一般性发展策略转向“小而深”的提质升级策略,这是下一阶段茶旅融合在策略研究上的走向,更是茶旅产业突破困境、实现速度发展向深度发展与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然要求。
3.2 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过多、量化研究薄弱是现阶段我国茶旅融合研究的一大显著特征,这直接导致产业的理论指导落后于现实实践。而茶旅融合在现实发展中所暴露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研究层面的滞后与不成熟。2017年易开刚等借助数学建模手段构建了包含茶旅融合动因、融合路径、融合效益的耦合函数机理模型,以浙江省茶旅融合情况进行实测,实现了对茶旅融合程度与互动发展效果的量化测度[49]。SWOT分析[50]、IPA分析[51]、RMP模型[52]、4P理论[53]等多领域的分析手段也开始渐次出现在茶文化旅游研究领域,茶文化旅游在定性研究的主导下尝试性向定量分析的方向探索,这是关于茶旅融合定量研究的实质性成果,也是领域研究从定性研究的窠臼中挣脱出来的趋势发端。茶文化旅游要解决好现有问题实现更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创新研究方法,更广泛地引入其他领域的量化研究工具,以定量研究为茶旅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理性、标准、具体的理论指导。
3.3 研究尺域: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
从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来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研究仍然保持以具体地区为研究案例的区域性研究为主体的特性,但区域性研究的文献比例下降,呈现出明显的弱化区域性旅游探究的倾向。因此,打破地域性局部研究的尺域格局,着眼于宏观层面的全国性的整体研究将成为茶旅融合下一步发展的趋势。陈富桥等2017年就对全国17个茶叶主产省、264个主产县进行了产业综合实力评估[54],基于全国茶产业的角度,构建了具有强普适性的茶产区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因此,从个性研究走向共性探索,或趋于从地区个性中寻找产业共性将是接下来茶文化旅游研究的一大趋势。
3.4 研究视角: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未来茶文化旅游的研究视角表现出由单一性转向多维度的发展趋势。茶、旅两产业之间的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业态结合、市场重合是茶旅融合研究中常见的传统研究视角。近年来的茶文化旅游研究开始突破单一的产业内视角,出现了体验经济[55]、智慧旅游[56]、休闲体育旅游[57]、低碳经济[58]、超旅游[59]、全域旅游[60]、互联网+[6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62]、新媒体[63]、旅游地屏蔽理论[64]、旅游消费者心理[65]等多学科、多领域角度下的茶旅融合模式与策略研究。丰富多样且推陈出新的研究切入点成为目前茶旅融合的一系列新视角,这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一系列新兴业态、新兴理论、新兴事务为茶旅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借鉴与思考,也反映出行业领域内对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研究角度的意识与趋好,表达出茶旅融合研究将以多元化视角切入、多学科理论应用的宏观着眼与深度探索意愿。
4 结语
茶文化旅游的兴起是茶、旅行业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面、寻求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三农”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呼唤。未来的茶文化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仍然须要学者们在了解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把握趋势,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并延伸研究内容,革新研究思维与方法,并敢于冲破学科、产业与研究范域上的局限。
参考文献:
[1]郭丽妮. 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55-59.
[2]徐南眉. 浅谈安溪的茶文化旅游[J]. 中国茶叶,2001(2):34-35.
[3]汝百乐,徐 友. 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4):61-65.
[4]沈国斐. 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探索[J]. 北方经济,2005(12):14-16.
[5]赵浪平. 发展杭州茶文化旅游(续)[J]. 中国茶叶,2005(5):20-22.
[6]鄢和琳. 开发茶业人文生态旅游的探讨[J]. 生态经济,2002(9):55-58.
[7]孙艳红.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体层次分析及开发构想[J]. 商场现代化,2005(3):63-64.
[8]谭 巍,李 欣. 茶文化旅游的定位与开拓[J]. 农业考古,2005(2):13-14,22.
[9]包毓敏. 湖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与研究[J]. 茶叶科学技术,2006(2):29-33.
[10]蔡敏华. 丽水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 浙江农业科学,2006(1):94-97.
[11]陈红伟. 西双版纳的普洱茶文化旅游资源[J]. 中国茶叶加工,2006(1):51-52.
[12]曾 燕,杨国良,张付芝. 成都“茶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2):69-72.
[13]段敬丹. 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3(2):24-26.
[14]胡书玲,曹诗图. 宜昌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2):8-11.
[15]田亚平,周喜娟,李国兵. 湖南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对策[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6):124-128.
[16]毕 剑,尹郑刚. 河南信阳茶叶节发展中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2):44-47.
[17]曹 霞. 安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30-5932.
[18]陈 蕾. 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0):256.
[19]郭文茹. 信阳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9):249-250.
[20]王 锋. 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探讨[J]. 甘肃农业,2006(12):356.
[21]徐虹钗,吴志峰. 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J]. 广东茶业,2008(增刊1):15-18.
[22]金仁重.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化开发[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50-52.
[23]王亦慧,陈 平. 敦煌飞天在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外包装中的设计研究[J]. 福建茶叶,2016(11):154-155.
[24]杨小泽. 旅游新一族——茶文化旅游[J]. 农业考古,1997(2):45-46,48.
[25]王京传. 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J]. 农业考古,2005(2):1-5.
[26]文南薰. 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发展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6):39-41.
[27]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 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3):36-41.
[28]冯卫英,王玉花,Tanui J K,等.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J]. 茶叶科学,2012,32(4):353-361.
[29]张耀武,龚永新.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J]. 旅游研究,2011,3(2):39-42.
[30]施荣连,赵家泉. 临沧茶文化旅游SWOT分析[J]. 怀化学院学报,2012,31(3):11-13.
[31]姜卫卫. 我国茶文化旅游研究领域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15,15(7):48-51,56.
[32]许 华,卢舜胤. 茶文化旅游体验影响因素探究[J]. 农业考古,2014(5):227-230.
[33]杜长淳. 谈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价值及开发策略[J]. 福建茶叶,2016(12):103-104.
[34]罗艳玲. 论开发信阳茶文化旅游的意义、优势及其策略[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6):6-8,21.
[35]宁晓菊,刘清荣. 江西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J]. 农业考古,2005(4):10-18.
[36]毛 峰.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0):212-217.
[37]王 慧. 旅游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3):198-201.
[38]吴文浩,章咏秋. 茶旅产业互动发展的机理及现实策略——以黄山市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64-66.
[39]孙九霞,史甜甜. 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案例分析[J]. 旅游论坛,2010,3(3):299-305.
[40]张义丰,刘春腊,谭 杰,等. 新时期中国茶旅一体化发展及前景分析[J]. 资源科学,2010,32(1):78-87.
[41]于世宏. 新常态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J]. 中外企业家,2016(23):10-11,14.
[42]朱龙鳳. 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模式与保障体系研究[J]. 福建茶叶,2016(7):128-129.
[43]刘春丽. 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模式与保障体系[J]. 农业考古,2014(2):239-244.
[44]丁雨莲,赵 媛.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路径与主体探析——以深圳华强集团融合发展旅游主题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2013(4):126-131.
[45]刘俊清. 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与路径探析[J]. 经济论坛,2012(11):113-115.
[46]姜永常.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以文化旅游业为例[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7-112.
[47]杨 妮,李小明,杨 骏. 茶文化旅游初探——以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为例[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29-31.
[48]吴 莎. 贵州茶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究——以凤冈茶旅游开发为例[J]. 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5):112-113.
[49]易开刚,李解语.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模型建构与效果测度——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 茶叶科学,2017,37(5):532-540.
[50]曹夏清,杨前进,唐为亮. 基于SWOT分析的祁门红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6,21(4):39-42.
[51]张欢欢. 基于IPA模型的茶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3):25-27,30.
[52]程善兰. 基于RMP分析的苏南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 福建茶叶,2017(7):116-117.
[53]沈 克. 基于4P理论的信阳茶文化旅游营销研究[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5,32(1):47-48,89.
[54]陈富桥,杜 佩,胡林英,等. 茶产业区域发展综合实力评估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2):157-163,191.
[55]李 坤. 体验经济模式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J]. 福建茶叶,2016(5):170-171.
[56]吴华群. 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 福建茶叶,2016(6):138-139.
[57]宋 韬. 休闲体育旅游视域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 福建茶叶,2016(6):301.
[58]徐 茜.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J]. 福建茶叶,2016(5):146-147.
[59]龚苏宁. 基于“超旅游”理论探究茶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J]. 福建茶叶,2017(12):108.
[60]刘清洋. 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 对外经贸,2017(11):79-81.
[61]吴兰卡,李如跃. “互联网+”时代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 福建茶叶,2017(6):63-64.
[62]刘 莹. 非物质文化视角下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J]. 福建茶叶,2017(4):99-100.
[63]张晓峰. 新媒體背景下的茶旅游经济发展策略[J]. 福建茶叶,2015(5):42-44.
[64]魏晓露,董进霞. 旅游地屏蔽理论视域下河北茶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探究[J]. 福建茶叶,2017(6):105-106.
[65]韩白莲,董玉峰. 茶文化旅游中的消费者心理需求分析[J]. 福建茶叶,2017(5):106-107.曾志勇.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前沿——以水稻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