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2019-08-09周鹏宇叶猛
周鹏宇 叶猛
摘要:美术课在中小学教育当中逐渐引起重视,其课堂当中的各个方面均在不断地丰富和进步。形式上变得多种多样,在内容上也会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全面的展现美术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地方文化资源雄厚,民族传统艺术和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一国瑰宝,将其纳入中小学美术课本教材当中,在美术教育及其课堂中发挥着不容小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方文化;美术课堂;蒙古族;纹样
中图分类号:6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221-01
一、前言
美术课在中小学教育当中逐渐引起重视,其课堂当中的各个方面均在不断地丰富和进步。当下我国美术教育展现出的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就是更多的注重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提倡通过美术教育这一手段来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的多元性和世界性,开阔视野,并且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在形式上变得多种多样,在内容上也会变得更加的丰富彩,更全面的展现美术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地方文化资源雄厚,民族传统艺术和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一国瑰宝,将其纳入中小学美术课本教材当中,在美术教育及其课堂中必定发挥着不容小视的积极作用。通过相关学者和各个教育者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其当地的文化特色资源运用到中小学美术课堂中,加强了学生们对于特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增强其国家自豪感、民族自豪感,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们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喜爱程度。这一教学理念己在多地实施,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民俗特色——蒙古族纹样为例,浅析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二、蒙古族纹样的艺术价值
蒙古族纹样作为内蒙古地区具有一定象征性的特色文化艺术标志,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纹样的种类繁多,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寓意和用途。蒙古族纹样除了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一定的观赏度外,反映了该民族的百姓们对于生活的种种情感、历史变迁所积淀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和审美理想等等,同时其中包含着蒙古族人民的民族精神、民族魂、宝贵的知识技术等。无论是艺术表现还是文化内涵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值得探索研究和发扬光大。
三、蒙古族纹样教学的重要性
蒙古族纹样作为一个庞大民族在民间最能够展现其方方面的艺术形式,可谓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将蒙古族纹样运用到中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通过相关内容的教学可以不断的汲取到该民族的精神内涵、审美认识、文化艺术。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一个民族,还可以间接地促进了内蒙古的文化建设。通过对一个少数民族的纹样的学习和深入了解,可以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对美术课堂教学资源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过一定的学习,能够对蒙古族纹样当中所蕴含的审美内涵、艺术价值有一些了解,甚至是新的认识。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形式,对于当下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在视觉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提升自我修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拥有自己的艺术觉悟和艺术修养,这些则是将蒙古族纹样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更深层次的作用意义。
四、蒙古族纹样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在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了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可以看出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在增强,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提高,归功于国家对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视,而在中小学的美育教育事业中占具首要地位的是美术课程。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内容里就进行了进一步的、更加详尽的解释: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也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的形式来进行情感和思想的进一步传递是人类历史当中的重要文化行为之一。接受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美术的内涵和形式,运用好视觉语言这一新渠道,一同分享来自于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使学生能够加入到传承、发展本土文化的队伍当中去。目前,在我国有多省都在积极响应这一主张,将地方文化资源应用到中小学的美术课堂上。
在内蒙古地区多所学校都将蒙古族纹样巧妙的应用到中小学美术课堂里,并且,增多学生作为主体所占的比重。以往的美术课堂对于内涵较深的艺术形式仅作为艺术鉴赏课,进行了解和欣赏。如今则是将更多的现代化教学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增加了更多的动手环节,从而增多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比重,使学生更加深切的体会和感悟民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会以丰富生动的教学手法和各类渠道将蒙古族纹样带入到课堂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培育其民族文化意识。在教学当中,将蒙古族纹样融入日常生活,将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与蒙古族纹样这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更加注重与其他种类纹样的差异和对比教学,对于其独特的美感和韵律进行较为详细的解析。
在美术课程资源的运用中,要善于发扬其民族特色,在教学中要融入本民族特色,激发学生兴趣,发扬本民族精神。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同时,要遵循开放型原则,要从多方面去思考如何利用有利于地方资源开放的所有可能性,积极的吸取各方面的优秀资源,好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提高其认知水平,努力完善地方课程的开发。在全国多地區都有将其地方文化资源运用在中小学的美术课中的案例,例如江西景德镇针对中小学在美术方面的陶艺教育,不仅创办了相关的培训学校、兴趣班、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机构和活动;江苏扬州将其剪纸工艺运用在当地中小学美术课堂中,因剪纸具有趣味性且制作步骤可繁可简,易于上手,被很多学校列入到美术课程安排中;湖北黄石将当地独有的矿产文化与中小学的美术课堂相融合,在各个学校设立相关的特殊课程。此外还有山东潍坊的风筝文化、浙江绍兴的布艺文化,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地的该民族特色文化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在这令人感到眼花缭乱的文化中,如何能发挥出其独到的魅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蒙古族纹样的开发中,不能只仅仅注重其表象,要深入挖掘其所代表的少数名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将这种精神努力一直传承下去,培养学生民族自信,产生归宿感。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在成长中,其发展程度并不平均,很多偏远地区在这方面较为薄弱和欠缺,但这类地区往往因为偏远,其特色文化资源未受太多同化和其他影响,得以较为完好的保留下来。因此,这些地区应该更多的将其地方文化资源运用到中小学的美术课堂中,以其独特优势达到全国各地中小学美术教育共同发展的昌盛局面,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