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
2019-08-09兰仁娥
兰仁娥
摘要: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在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先期对三个重要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这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要素
中图分类号:6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212-01
群众文化活动的动机和目的是三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活动的主办方、活动的承办方和活动的受众是该要素的主体部分,他们决定了活动的成败。
一、主办方的动机和目的
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办方是举办该项活动的主体,对活动拥有决策权,决定了活动的方向和性质。主办方的动机和目的对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办方一般包括:政府、各类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力量。主办方的性质不同,其各自的动机也各不相同。
1.政府是当地最高行政机关,对本地区的宏观建设负有重大责任。由政府出面主办的群众文化活动一定带有极强的目的性,一定传达着党和国家的某种声音和信息,必须杜绝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政府主办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示范性、引导性、指导性是该类文化活动的主要动机和目的。例如,全国《群星奖》比赛、省市级艺术节、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等。
2.各类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老龄委和企业、事业、学校等机构及各部队的基层俱乐部等。这些机构主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是增强内部凝聚力,调节单位成员的工作氛围,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等。例如,职工艺术节、企业公司举办的合唱节、学校的校庆等。
社会力量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到全国群众,小到公园的自乐班,各类社会机构和团体都在其范围之内。他们主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十分明确,即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
二、受众的动机和目的
群众文化活动的受众是指参与活动的广大群众,是除了主办方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果没有群众的参加,其活动便失去了实际意义。与社会力量办文化的动机相似,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是广大群众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根本目的。虽然满足文化需求是群众参与活动的基本目的,但这一概念包含着多种含义。
(一)不同状况下的群众可产生不同的需求动机和目的
在通常状态下,人们的文化需求可分为常态需求和非常态需求两类。常态需求是较稳定的需求,如爱好唱歌跳舞的人在逛庙会时,就会去看文艺表演,爱好民间艺术的人在逛庙会时,就会光顾工艺品展销或花灯展览等。但当某种外部状况发生改变后,人们的非常态需求就可能发挥作用,甚至会压倒常态需求,这时群众的兴趣就会转移。例如,在庙会中人们正在很有兴趣地观看文艺演出和花灯展览,忽然广场武术表演开始了,其热烈气氛盖过了文艺演出和花灯展览,这时看演出和看花灯群众的注意力就会被武术表演吸引,于是产生了需求转移。群众需求的不确定性带来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竞争理念,为了扩大影响、吸引群众,各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向高质量、特色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动机。
(二)同一状况下的群众可产生多种需求动机和目的
许多群众的文化需求内容不是单一的,可同时产生多种兴趣,俗称多才多艺。这些群众在参加群众文化活动时会经常发生兴趣的不断转移现象,而且这一现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盲目的需求动机给保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匠富秩序带来了一定困难。群众文化需求动机的多样性,带来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性。
三、主办方和受众动机和目的的同一性
群众文化活动的承办方是该项活动的实际操作单位,对活动的质量负有责任。活动的承办方在活动的运作过程中,既要对主办方负责,也要对受众负责。承办方在承接活动任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主办方的真实动机,这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动机不明就失去了运作的方向和准则,一些单位工作十分努力但仍得不到主辦方的认同,大多数原因都是因为没有理解活动的实质含义。活动的承办方按照主办方的意图进行操作的同时,还要对群众的需求进行调研,探索如何将群众的文化需求兴趣引导到本次活动上来。没有广大受众的参与,活动依然搞不成。因此,只有明晰主办方和受众的动机目的,其活动才能有效操作。
四、结语
总之,只有活动的主办方和受众的动机目的相一致时,其活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该基本要素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