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古典艺术之美

2019-08-09杨惠萍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4期

杨惠萍

摘要:丈人写诗写信多用各色的笺纸,把各色笺纸汇编成册,编辑雕印成《十竹斋笺谱》,这部笺谱采用饾版、拱花技艺,是雕版彩印的开端,也是当今木版水印技艺的起源。本文重点介绍《十竹斋笺谱》的历史沿革、技艺发展及其与木版水印技艺的渊源。

关键词:笺纸;《十竹斋笺谱》;木版水印技艺

中图分类号:J21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020-01

中国古代,笺纸是文人文房用品之一,题诗或书信往来时常用的纸张,如诗笺、信笺、画笺等。有些风雅人士挑选制作精美,带有图案的各色笺纸,编辑并装订成书册形式,称为“笺谱。”笺谱起源于笺纸,它是中国古代印刷术和造纸术相结合的产物。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就有五色华笺的记载,唐代《佛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就是采用雕版印刷技术。此后,日常写信、记事的笺纸也印上了图案,在文人间广泛使用,专门收录各种笺纸图案的笺谱应运而生。在传世的笺谱中,明代的笺谱最为精美,《萝轩变古笺谱》是年代最早的,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十竹斋笺谱》是明代末年刻印完成的,比《萝轩变古笺谱》年代晚些,但无论从收录图案的数量,还是印刷技术都更胜一筹。

1952年由北京荣宝斋重新刻印的《十竹斋笺谱》,共四卷,由宣纸印制线装成册,外有织锦缎的书套,瓷青纸封面古色典雅,画面精美细致,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十竹斋笺谱》于明崇祯十七年刻印完成,书前有九龙李于坚《小引》、上元李克恭《叙》。收集一百多幅笺纸纹饰图案,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新颖,尤其是印刷时采用了“饾版”、“拱花”技术,推陈出新,使传统雕版印刷技艺水平有了飞跃的发展。全书分为清供、华石、博古、胜览、雅玩、文佩、香雪、杂稿等34组,293幅画。所刻印花草奇石、山水人物、亭台楼阁、雅玩陈设、写意花卉、历史故事等,惟妙惟肖,极富情趣。这些笺画图案十分简约,用笔精致,表达的意境丰富,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这部笺谱的印制工艺也非常精湛。

什竹斋笺谱》是明末1644年,由胡正言刻印完成的,堪称我国印刷史上一绝。胡正言,字日从,安徽休宁人,三十岁后移居江苏南京,以李如真为师学习,在书法、绘画、制墨、印笺等方面都有所成就。“十竹斋”是他的室名,因他的住所前种竹十余竿而得名。明朝灭亡以后,他隐居在南京鸡龙山[十竹斋]中,从事印笺、篆刻、出版各种图集等各种艺术活动。《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都是这个时期由他编辑雕印完成的,这两部笺谱是中国印刷史上划时代的精品。

什竹斋笺谱》采用的是“饾版”和“拱花”两项技艺相结合的印刷技术。所谓饾版,就是将画稿按不同的颜色分别勾描下来,刻成一块块的小版,然后逐色逐次套印在宣纸上,最后印制出一幅完整的彩色图画。完成的画面,用笔用墨的浓淡干湿,色彩的深浅变化,都忠实于原画,笔墨韵味,妙不可言。因这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雕版形似当时一种名为“饾钉”的五色小饼,故称“饾版”。“拱花”是将印制好图案的宣纸,按准确部位固定在凹形版上,用力压下去,纸上凸出的彩色图形部分,就是“拱花”。《十竹斋笺谱》中天上的浮云、江中的流水、器物的装饰、花卉的轮廓等精妙之处多用拱花,使画面很有立体感,惟妙惟肖。笺谱中还有单用拱花而不施彩色的图画,很像是白色石膏版上的浮雕,清逸淡雅之极。在当时没有出现盗版,就是史无前例地同时使用了这两种印刷技术。什竹斋笺谱》标志着我国雕版印刷技术至明末已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解放前,为了不使这部《十竹斋笺谱》失傳,由鲁迅先生和郑振铎先生提议倡导资助下,决意重新刻印,有荣宝斋的老技师们精心制作,历时七载,得以完成。非常遗憾的是,鲁迅先生于1936年在上海逝世,未能见到这部笺谱作品全部完成。1952年在郑振铎先生的积极倡导下再次重刻《十竹斋笺谱》,得到海内外各界人土的赞赏和收藏,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发展下去。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木版水印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代表我国雕版印刷艺术的高峰。

现今,北京荣宝斋、天津杨柳青画社、上海朵云轩一直传承着饾版印刷这项技艺,不断改进,创新,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木版水印。北京荣宝斋历时二十年复制的《韩熙载夜宴图》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天津杨柳青画社复制的齐白石先生的《可惜无声》册页,郑板桥先生的《竹石》,上海朵云轩印制的《群仙祝寿图》等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并收藏。采用这门纯手工技艺复制的古今名家的书画作品笔情墨韵,酷似原作,形神兼备,是现代印刷机无法替代的。我作为天津杨柳青画社水印技艺的工作者和传承者,能够如此近距离接触祖国的民族文化,深深地陶醉在上至唐下至明清以及近现代名家名作中,也深知肩负着继承、传承、发展的重任。

木版水印技艺在2006年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木版水印技艺保存和发扬了民族绘画传统,使中国书画瑰宝永存于世。进入高科技阶段的今天,具有浓郁中华传统文化的木版水印艺术尤如一枝永不凋零的花朵,清雅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