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流失审计风险防范分析

2019-08-09王立丽

经营者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国有企业

王立丽

摘 要 伴随国企改制的持续进程,在收获改革成果的时候,也不断显露出更多的问题,其中,国企资产流失问题极为严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国企改制中资产流失审计风险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产流失 审计风险

一、引言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资产流失的现象,并且由不法分子利用违法方式,压低国有资产的评价和股价,以此来获得利益,并利用各种手段处理账目,逃避法律的视线;并且,还有一部分因为对政策认识的偏差,造成国有资产评价和股价比企业实际价值要低很多。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手段

(一)利用往来账项转移资产

这种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完成:第一,企业在清理应收账款超过三年的过程中,收回的资金没有进入企业账户,形成一个体外循环,如果利润形成,它将被装入个人口袋或转移到投资,如果发生亏损,则转到企业的账户中,还有一部分人将其转到投资机构或者是新注册的账户中,在企业改制以后,再转到明面上来,等到合适的机会,收入自身的口袋。第二,新企业在三年内形成的债权,以无法收回的理由,秘密收缴非个人账户,存入他人账户,如被跟踪,则将其返还,如无人问询,则转移到个人名下。

(二)偷漏国家税款和私设“小金库”

因为企业管理不完善,不少国有企业拥有账外资产,账外资产的设置造成固有资产失控,使得资产流动。利用投资的方式来转移资金,主要表现在把资金投入其他方,消费到企业清算或破产以后,秘密经营,让其他方开出虚假证明,在评估的时候确定为投资失败。

(三)处置固定资产不入账

有账无实物的现象,导致资产流失。一部分人未经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批准和认可,私自出售国有固定资产,并且大部分收入未入账。因此,账目是一致的,但是实物却慢慢消失了。

(四)无形资产的流失

国企在改制的时候进行资产评估,通常都会特别关注资产的评估,而对企业具有的专利权、土地使用权利、商标权利等各种无形的资产并没有过多关注,造成资产流失。

三、国有资产流失的预防对策

(一)建立产权交易机构,利用市场化运作

在资产转让过程中最容易产生资产流失的现象,为了避免暗箱操作,按照国家发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的相关规定,国有资产转让除依法直接协议转让外,还应该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实行公开处理,受让方应该在两个或者以上,进行公开竞争。同时,和企业转让有关的企业高层领导人员不能参加到转让方案的设计和开展等工作中来。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创建科学、完善的资产管理和评价制度,不断强化转让流程的规范性,制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以规则为基础,权责分明、责任明确的规则,然后才可以完成转产企业的改制。公司主管单位或部门应推进企业内容审计工作,以便综合把控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并将企业的内审和外审制度有效结合,严格控制。

首先,要严把“审计关”。对于改制的企业应该首先实行资产的核算,并整理账目,然后聘请相应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资产开展专业的审计工作,并要求法人代表离职责任审计,对法人代表任职期间的所有资金情况实行综合的审计评价。

其次,要严把“评估关”。国有企业开展改制工作,应该严格遵守《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例,聘请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国有资产和土地使用权进行相应的评估。在资产评估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程序。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评估机构对国有资产和拟转让的国有企业实行综合评估,并且应该注意防范缺评、少评等现象,避免个别员工擅自影响评估结果。此外,企业的无形资产也必须纳入评估范围。

最后,要严把“交接关”。在支付过程中严格遵守三个不允许的原则,其中包括:不允许受让人使用公司资金支付转账;不允许受让人用公司的名义进行贷款支付;不允许受让人用企业的公共资产来借款支付,严格防止使用国有资产购买国有资产的行为。三不转让所有权原则,即在受让人没有清偿转让款的情况下不过户;贷款担保没有解除不过户;内部贷款没有还完的情况下不过户。

(三)促使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检察预防机构主要是防止有人利用职务犯罪的特殊机构,比如有些人抓住改制机会徇私舞弊,导致国有资產大量流失。在此基础上,《企业产权转让协议》以法律的形式掩盖了违法部分。检察机关对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举动,应当行使公共权利进行干预,如果出现相互串通恶意损坏国有资产权益的情况,则本次交易无效。调查机构是用来“打击和预防”的专门组织,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家反腐败策略,严格地调查和处理,打击违法者,使其不敢越线,以有效地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制度汇总发生的资产流失现象,相关部门应该创建专门的产权教育机构,不断完善产权交易举措,确保能够公平、公正地实行国企转制任务;利用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任务,严格控制评审、审核和移交工作;并且,要最大化地发挥检察机关的作用,体现相关部门在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中的真正价值。

(作者单位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山东分所)

参考文献

[1] 宋霞.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流失审计风险防范——基于HE公司改制审计案例[J].财务与会计,2017(16):48-50.

[2] 程长贵.遂宁国资委防范大英盐化公司改制国资流失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 曹江涛.改制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及审计对策[J].陕西审计,2005(05):39.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