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六统一”模式的运用探索

2019-08-09卢秀霞

经营者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全覆盖高校方法

摘 要 现阶段,高校审计机构学习贯彻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实现审计“全覆盖”,对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高校 审计全覆盖 方法

审计“全覆盖”的首次提出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总体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随后于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特别是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加强党对审计的领导,健全审计监督体系,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因此实现审计“全覆盖”成为现阶段各级审计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实现审计“全覆盖”,势在必行。

一、实现高校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分析

(一)高校审计范围全覆盖

高校审计范围涵盖财政资金、校内资金、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要求审计机构既要对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监查到位,不留盲区,也要对国有资产的购置管理和使用监督到位,严格监督资产部门按规定和程序采购和处置国有资产,更要将二级学院及部门的党政负责人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纳入审计范围。

(二)审计项目类型全覆盖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除了目前普遍开展的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工程修缮审计、工程结算审计、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类型外,内部控制审计和绩效审计,在今后的工作计划安排中也是需要考虑的审计项目类型。

二、高校实施审计全覆盖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各高校审计部门实现“全覆盖”的现状堪忧,主要原因是受制于机构内部审计人员较少,审计力量和审计内容不成正比。依据教育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7号令)要求,做好应审尽审、不留监督“死角”的全覆盖,不单要求业务全覆盖,还要求全面考虑单位的二级部门,按学校要求需要几年轮审一遍,实现整体意义上的全覆盖。

(一)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重点

从年初制订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开始,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业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预算执行和决算刚性执行情况;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规范;专项教育资金的筹措、拨付、管理和使用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处置管理规范;建设、修缮工程项目真实准确;对外投资项目监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及风险管理;校办院办企业实体的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有关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等重点难点工作。

(二)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难点

1.固化的组织结构不适应审计“全覆盖”的要求。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组织结构都是按学校发展要求设置相应科室,各自完成项目业务,一般业务不交叉。这种科层制的结构模式以及项目化的审计工作组织方式,形成了稳定的布局安排,造成了人员和资源的浪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2.现有审计技术达不到高校审计“全覆盖”的要求。目前很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方式落后,依然较多依赖传统手工查账的方法,没有有效利用现代电子化技术,工作效率较低,面对大量的审计数据不能快速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审计突破口。

在大数据时代,大部分财务管理工作都已经可以依靠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完成,审计部门出于各种原因未建立数据平台,在开展审计业务时,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足,与财务部门的数据系统不能很好地銜接,资源不能共享,或者审计部门根本没有使用审计软件。

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审计客体数量繁多、审计数据海量化、审计对象复杂化,落后的审计技术无法达到其要求。

3.高校对审计结果的重视程度不能达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目前高校对审计结果重视不够,导致审计“全覆盖”存在空白和“死角”。比如学校管理层面没有建立绩效考评制度、轮审制度等,导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甚至没有开展。审计单位不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审计整改没有到位,没有奖惩的制度约束,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成效,影响了审计人员实现审计“全覆盖”目标的信心。

可以看到,对审计范围内的全部审计对象都覆盖到、都包含在内的所有的经济活动实施事无巨细的审计“全覆盖”,在短期内想要实现存在较大困难,不断探索改进传统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审计机构的必然趋势。

三、探索创新管理模式,运用审计“六统一”模式

高校审计机构人少任务重的现状,影响了审计“全覆盖”的实现。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创新出审计“六统一”模式,这种工作管理模式能够全面整合资源,做到事半功倍,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较大力度保证了审计“全覆盖”要求的实现。

(一)建立协调高效的审计业务队伍,加强综合科的“协调统一”职能

有效运作的“综合科”能够统筹协调安排落实各项工作,使各个环节运转顺畅,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从而形成一套涵盖了起草打印审计通知书、安排进点会议筹备组织、文件传递处理、工作资料整理等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体系,使参与项目审计的人员,即使是第一次做,按照规范要求也能做得很好。

(二)建立轮审制度,实现“规划统一”

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处理好重点审计和审计“全覆盖”的关系,需要建立轮审制度,实现“规划统一”的审计模式。由于内部审计资源的限制,在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对于“三重一大”、上级机关、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优先安排,对于关键节点,要重点关注。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审计项目,要安排适量的审计资源,在一定的审计期间内完成。

(三)综合考虑科室人员配合,业务“实施统一”

一是综合科办公室统一制订好各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安排进点,组织计划实施;二是数据中心在由各个业务科室分头进行数据的收集融合处理的同时,做好项目计划和审计成果的互通共享,避免重复审计和交叉审计,提高审计效率;三是组织数据分析团队集中分析数据,生成问题清单;四是业务科室根据问题清单逐一核实问题、形成取证材料和工作底稿;五是向审计报告问题涉及的单位分头征求意见;六是分头发送审计报告,按照统一标准口径落实整改。

(四)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工具,达到“信息统一”

要加强审计信息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可以借助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结合本单位经济业务特点,建立从管理层到业务层,信息传递通畅的信息平台;结合财务、资产、教务、人事等业务部门,利用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平台,实现相互兼容、数据共享;把内部控制的各个关键控制点设置其中,让经济活动从预算到审批、从执行到控制监督都能在平台上实现,加大对学校各项活动成果的反馈和监督。

(五)完善审计整改协作联动机制,加强审计工作“效果统一”

审计“全覆盖”更注重审计结果的运用。“效果统一”要求建立、完善单位内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提高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将审计和组织部门、纪检监察的监督职能整合,加大审计意见的整改力度,确保高校能够正常运行、稳定发展。

(六)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统一”

实现“资源统一”指整合校内资源,加强财务、人事、监察、组织等相关部门的联动。第一,可以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通过从专业院系聘请兼职审计人员等方式,调配和利用兼职审计人力资源;第二,利用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强、专业水平高的特点,购买社会审计组织服务,提高审计质量。一些高校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效果较好,是解决审计任务繁重和审计力量不足等问题的补充手段。

四、结语

高校审计工作想要实现“全覆盖”,可以通过运用审计“六统一”创新管理模式,科学制定审计“全覆盖”的规划,安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健全审计制度建设,加强审计信息数据库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信息,做到应审尽审,不留监督“死角”,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

(作者单位为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卢秀霞(1970—),女,河南郑州人,本科,审计师,就职于河南农业大学审计处,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刘红英,黄勇军.论高校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路径[J].时代金融,2018(11):292-293.

[2] 李涛.高校实施审计全覆盖的路径[J].劳动保障世界,2017(21):61.

[3] 王钦,毕潆.美国审计署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审计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审计,2019(03):62-63.

[4] 杨建明.依托大数据技术,推进审计全覆蓋[J].中国审计,2019(03):48-49.

[5] 祝青.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04):64-68.

猜你喜欢

全覆盖高校方法
省属高校内部控制全覆盖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及路径探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