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19-08-09

新闻爱好者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命题语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经济语境下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行业传统运行模式和现有生存业态普遍遭遇了历史性困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然也不例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传统命题,多年来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持续涌现,在多元化的既有研究成果中,《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创新》一书值得参阅。

2017年3月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創新》一书紧密围绕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创新这一特定命题,以当下的“互联网+”为具体叙述场景,通过系统的阐述和探讨,旨在构建当前信息化语境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专题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界的好评。《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创新》一书的作者是李熙老师,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熙老师长期致力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主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过多篇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专题论文,主持过多项课题研究项目,是目前中青年学者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创新》一书是李熙老师最为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作者多年专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最终文本呈现,作品整体结构较为庞大、论述清晰明了,是目前学界重要的专题参考书籍。

正如《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创新》一书中叙述的,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内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学校管理、提高学校育人质量都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而高校内部的学生管理工作必然受社会整体环境的直接影响,这就意味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要在“因时制宜”基本原则下做持续而积极的优化调整,否则将出现管理机制与具体时空环境不相吻合、低效甚至失效的困境,这实际上就是目前我国普遍遇到的问题,即学生管理方式单一老套、缺乏创新,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一定意义上有赖于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当前社会语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否与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有机融合是整体创新工作中最为紧要的命题。《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创新》一书就以当前互联网语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为中心,深入探讨相应的优化改革策略,为一线的实际管理创新探索提供必要的参考。《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创新》一书共分为十章,每一章都有特定的叙述主题,如第一章是一个基础性的内容安排,系统阐述了“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特征(六大特征为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使读者深刻而全面地了解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本章第三节为“学生管理的内涵及外延”,同样立足概念解析这一中心点,对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分类及不同时期学生管理的基本途径以及具体学生管理的载体等多元化内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对本著作两大核心概念的深度解析为以后持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为“高校既有学生管理模式的分析”,其内容设计意图十分明确,即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从而明晰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强化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有效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章内容从大学生人格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以及温情化管理模式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特别突出了既有学生管理模式的缺点。从第三章开始就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系统研究,第三章重点叙述了当前“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第四章内容则明晰了当前“互联网+”时代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这一命题,第五章分析了当前“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带来的挑战,特别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六章和第七章则介绍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准则,同时梳理了其他国家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经验。著作的最后三章属于同一内容体系,即探讨相应的优化创新策略,其中以第九章为重点,从管理层面、学生个体层面以及外部环境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整体而言,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命题,涉及多个层面和领域,需要相关主体的持续探究,而李熙老师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创新》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陈铁/硕士,南宁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命题语境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