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8-09

新闻爱好者 2019年7期
关键词:资本个体心理

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学生个体的综合发展能力与“核心素养”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持续成长和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不同的研究主体从各自差异化的视角和切入点进行了多元化的研究。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系列研究成果中,柯江林的《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一书卓尔不群、意义重大,值得相关人员的认真参阅和积极借鉴。

2015年2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是一本专业研究性著作,全书紧密围绕当前社会语境下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这一特定命题,从现状剖析、原因追溯以及优化策略探讨等层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主题探究,在众多同类研究成果中是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它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作者柯江林是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战略人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同时其社会任职也较为广泛,如北京圣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市行为科学学会理事、北京教育考试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评审专家、中华管理学习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特聘讲师及《心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等专业杂志审稿专家等,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过这样简单的一份履历可以看到柯江林在学界的重要影响,其在心理、管理等领域都有相应的学术建树,而《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一书作为柯江林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成书过程较为漫长,其间几易其稿、不断完善。该书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当前语境下大学生心理资本这一特定命题的系统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一书紧密围绕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这一主题,从大学生心理资本检测评估、心理资本的价值以及相应的培育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明确指出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重要价值,同时创新性地开发了检测大学生个体心理资本的可量化模式,为科学地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书具体涉及当前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以及建立在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基础上的多元化心理资本培育机制等内容,整体内容编排较为合理、科学,是目前我国较为系统的心理资本主题研究成果,值得社会各界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相关主题研究者等参阅学习。

《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一书分为六章,每一章都有特定的主题,但同时各个章节之间相互串联,层层推进。如第一章为“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失范现象”,重点介绍当前社会语境下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行为失范现象,以入学初期、学校实际生活以及求职入职等环节为基本立足点阐述了大学生的行为,如开学初期对大学生活的失误判断、实际学习过程中的懒散以及求职过程中的不理性等行为,而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其个体的心理资本在发挥支配性作用,从而引出了心理资本的重要性。著作的第二章则关注了“五大资本模型下的大学教育反思”这一命题,涉及人生规划、个人平衡计分卡与人生规划、五大资本模型与人生规划等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属于一个体系内的命题,前者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的开发与检验过程,最终编制了一整套相应的大学生心理资本检测机制,可以提供特定个体可量化的检测结果,这为第四章“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的评估与比较”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具体的心理资本数据。第四章中,作者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评析,同時以企业员工为参照系进行了比照,使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本状况更为直观。第五章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作用检验”,从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入校适应性、学习满意度、创新行为以及创业意向、求职行为与绩效、入职后工作态度与绩效等方面的影响展开了系统剖析。最后一章则聚焦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策略这一核心命题,重点从培育途径、拓展训练项目两个层面上进行了阐述。

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能量,心理资本的内涵是丰富的,包括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和乐观四个维度,而心理资本对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专题研究,在这方面《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一书有其特殊贡献。

[基金项目:2018年度重庆市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十九大专项项目“‘六级联动机制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运用实践”(编号:18SKSJ079)]

(向晓蜜/硕士,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资本个体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