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2019-08-09王志昭
王志昭
从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媒体融合已经进行了近五年。五年来,新媒体产品井喷式涌現,传统媒体持续发力,受众市场日益细分,跨界合作不断加速……媒体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传播渠道和传播维度都出现了颠覆性改变。目前,媒体融合已经步入了“深水区”,在新闻与新闻业边界、属性被逐渐淡化的过程中,媒体深度融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把握好媒体融合中技术和人文的关系?5G时代媒体融合的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都需要探讨。
2019年5月24日,在《河南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河南省报业协会和新闻爱好者杂志社承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深度融合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在郑州举行,相关行业协会的同志、全国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中央驻豫新闻单位及省内主要媒体负责人等20多人会聚一堂,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深度融合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探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发展之路,并就上述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一、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永远不能变
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启雄认为,全媒体不断发展,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传统媒体要秉持媒体融合,坚守主流舆论阵地的初心,携起手来,共同研究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加速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他指出,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河南省主流媒体,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一直求新求变,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介质融合,再造采编流程。媒体融合总体上亮点纷呈,形成了积极向好多点突破的喜人态势。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董林表示,作为主流媒体,媒体融合不是为了融而融,为了合而合,而是必须着眼于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扩大主流舆论价值影响力版图。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这个主战场上,必须牢记“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初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让正能量更强劲,让主旋律更高昂,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部署,踏准节奏、持续推进,形成了具有河南日报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总体来说可以用四个字来描述,“多、快、好、省”。正是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推进,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已经初步具备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雏形。“对传统主流媒体来说,媒体融合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对照总书记对新型主流媒体的要求,结合报业集团实际,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配套改革,用新机制催生新业态。二是做好顶层设计,以新型平台实现全覆盖。三是加强技术应用,打造有效管用的全媒体。”董林说。
二、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可避免的自我革命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融合已经是一场不可避免的自我革命,革命应该有革命的勇气,革命的智慧,革命的战略眼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认为,现在很多传统媒体报、网、端、微、屏和中央厨房都有了,但都没有形成总书记所讲的新型主流媒体。广播电视也是如此,到处都是云平台,一个省一个云平台。平台很多,但都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气侯。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顺应时代趋势、适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体制机制。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头雁效应”的新技术应用,始终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前瞻性,瞄准先进技术、实用技术,以技术更新业态,以技术丰富表现,以技术促进融合。
媒体融合也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认为,媒体融合、全媒体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产物,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媒体融合发展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丰富信息内容,使受众范围更加广泛和多元,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根据受众心理和不同喜好,传播多样和个性化的信息,从而形成双向互动。
对于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工作了35年的河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赵铁军来说,他不仅经历了铅与火和光与电的转变,还在经历着数与网和云与智的历史性的大变革。他认为,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来说,是百年难遇的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每个媒体人都在以一种冲刺的状态往前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无论是之前创办大河网、大河网络传媒集团,还是为迎接5G时代的挑战,刚刚与华为、河南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河南日报》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都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与日俱增,不再是过去党报发行几十万,一个短信、一个微博点击上百万的概念,而是以千万、以亿计的传播率和传播频次。主流媒体这一主力军,已经冲破思维藩篱,催化融合质变,在实现“四全”的路上不断进步……
三、媒体深度融合是一种全方位的大碰撞
媒体融合究竟“融”什么?河南省报业协会主席张建认为,媒体融合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融合,突破媒体的概念和局限,让报纸不仅可以“读”,还可以“视听”“触控”“娱乐”甚至在线交易,而不是简单的相加,不是把网络、纸媒简单地捏在一起而产生的所谓新媒体形态,这种简单的相加就是“强加”“硬加”;也不是用传统的理念、传统的手法、传统的领导方式,利用一些新技术建立起来的所谓的新媒体,在理念、流程、思维等都不变的情况下,对表现的手法做一些调整,这种融合就是“生加”。这些融合都不是有机的融合,所以很多媒体在融合中都出现了貌合神离的情况。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把融合看成是一系列的运动,“假如把媒介的这场运动比作物理运动的话,融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想融合必须打碎某种东西,把它变成很小的顆粒,也就是说要产生碰撞。现在媒体深度融合就来自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理念到内容,到服务方式的全方位的碰撞,这种碰撞既是一种技术的必然,也是市场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
媒介的融合不仅是媒体机构的融合、技术的融合、人员的融合,或者是媒介形态的融合。应当把媒介当成一个产业链条来做,融合最重要的应该是媒介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陆地教授认为,今天的媒介产业要在每一个链条上都具有独立的价值,就像银杏树一样,树干有树干的价值,枝叶有枝叶的价值,要让整个媒介的产业链实现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独立的价值。他说:“过去媒介产业有一个致命之处,那就是不管你的渠道有多好,你的设备有多好,假如你的内容不好,全盘否定。只要内容不合老百姓的心意,前面所有的好全部一票否决。”如果每个产业链都有价值,那么即使没有内容,但这个渠道的价值仍然是存在的。我可以不传播新闻,但是可以传播政务信息或社会上的各种服务信息等。所以,媒介融合没有终点,只有起点,融合可以和其他很多产业,如文化产业、娱乐产业、信息产业,以及农业、工业等进行融合。融合不要局限在媒体与媒体之间、物和物之间,深层次的融合应该是产业的融合,人与人之间、人与媒体的融合。
四、媒体融合离不开平台和产品
“媒体融合不是跟风的,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融媒,把不同形态的媒体优势结合起来,让单一形态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让媒体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认为,融媒体不是把相同形态媒体之间简单地合并和整合,更不是把不同形态媒体简单地合并与整合,任何媒体在融合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是在同一个形态媒体之间实现融合,还是在不同形态媒体之间开展融合,比如黑龙江、内蒙古、江苏把广电和报媒进行融合,但融合不到一起,现在又被迫分开。这种例子很多。所以,如果只把媒体机构之间的撤并整合这个过程叫融媒体,就是大错特错了。
张举玺说,现在的传播方式多样,图文、图表、动漫、音频、视频等,实现了内容从可读到可看,从静态到动态,从一个维面到多个维面的融合,形成不同读者群的享受。所以融媒体最后的结果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读者,不放过任何一个受众,这个目的达到了,主流媒体的引导力才能实现。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萌芽也表示,融合发展千头万绪,归根结底离不开平台和产品,在融媒体平台发展百舸争流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打造现有平台和提升现有产品的用户规模、用户的活跃度,是当前融合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他认为,要立足现有的平台,进一步强化跨部门、跨媒介、跨平台、跨区域的一体化组织策划机制,提升现有平台的用户规模、用户的活跃度,打造全媒体、全维度、全时段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链条,使新闻产品的生活与传播从单一、单维、单向全媒向多维、互动转变。构建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采编流程、发布体系和传播矩阵,真正占领新闻信息传播的制高点。
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院长范红娟认为,全媒体时代媒体不是越新越好,而是越全越好。在现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不仅媒体的界限在不断地模糊,甚至各个行业、各个产业的边界也在不断地模糊。只有模糊才能走向融合,而融合最终的方向就是全。
五、媒体融合中要处理好技术与人文的关系
智媒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大量运用到媒体融合中,引发了新闻生产活动的重大变革,也激起了人们对技术与人文关系的思考。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认为,在智媒时代,不仅要做好新技术的运用和实践,更应在技术的基础上做好价值和文化的引领。
“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面临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要融媒,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要深度融合。此外,还要融学,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使技术得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浸润和支持。”丁柏铨教授说,单纯依靠技术或者过分依赖技术,会让新闻工作者很难把握好报道对象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观照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的立场和态度。即使技术再先进,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当中依然要做到三个“亲”,亲自观察、亲耳倾听、亲身体验。
亲自观察。记者通过自己的眼睛,以及其他感觉器官,去感受现场的场景,发现特色和值得抓取之处。这是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作品的重要前提。特别是要观察人,包括观察采访对象、报道对象的表情神态,言谈举止,进而窥探其心理世界。
亲耳倾听。带着机器人去倾听当然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总不如记者仔细去倾听更有收获。机器人听人的话可以做得不错,但是它在解读采访对象、报道对象话语当中的潜台词方面,总是比不上经验老到的记者。
亲身体验。没有亲身的体验是写不出出彩的新闻作品的。有一种采访叫体验式采访,记者采访什么人,报道什么人,就去体验他的工作、他的生活、他的情感历程等,我觉得这个是获得特定情景当中的特殊体验的工作方式,这样的工作也难以交给机器人、交给技术去完成。
六、5G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前景
随着5G时代的全面来临与深入推进,4G时代形成的媒体生态可能再一次被颠覆。5G产品及技术得到普及,就意味着一个万物互联的高速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面对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媒体融合的发展前景如何?
“在未来3到5年里,5G将会全面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场景里。5G的传输非常快,清晰度很高,不延迟,不卡顿,整个传输的过程非常顺畅。信息的传播将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和状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张明新院长在座谈会上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示了5G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景。
张明新院长说,总书记在“1·25”讲话里提出了“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这是对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对5G应用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总的格局、总的趋势所做的方向性的判断。
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将使传播渠道和载体越来越符合人性,用户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上也从图文向视频转移,短视频这种传播方式会在生活中大大普及。這种方式是沉浸式的,随时随地,只要需要,就可以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真实的场景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将只具有机构意义,媒体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消解,形态上殊途同归,都汇聚到一个空前的数字媒体平台上,达到“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完美状态。
他建议,主流媒体应结合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重新确立短视频在产品矩阵中的位置。同时,内容的分发也变得更为精准。媒体更加懂得用户,也更加了解用户的需求,向用户推送的内容更加精准。全效媒体中的“效”就包含了这样的意义。
七、媒体深度融合面临创新难题
郑州日报报业集团在2012年前,曾连续亏损15年,2013年提出了“宣传全媒体、发展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从此结束亏损的历史,开始盈利。到2016年,利润就已突破1亿元,郑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社长石大东说:“这得益于全媒体发展,得益于多元化发展。”
石大东认为,媒体融合,融是趋势,合是方向。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希望。媒体融合创新应该在大局和大势中找到支撑点、突破点和发力点。从深度融合的实际出发,三个支持很重要。
第一,资金支持。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对媒体深融“扶上马,送一程”,除把主流媒体的债务剥离,还要每年给报业广电最少2亿元的支持,连续支持5年,让媒体集团在大合并磨合初期的五六年内能发展起来。放眼全国,已有不少城市这样做,有的甚至10年前就已着手。第二,政策支持。一是给予人才引进政策,允许高规格引进新媒体人才;二是对各单位冗余人员的安置给予政策指导及支持;三是中央曾发文,要将一些公共资产、资源和相关文创产业的土地政策优先向主流媒体倾斜,增强其实力和盈利能力,通过上市与商业新媒体在同一竞技场竞争,占领舆论主阵地。第三,容错支持。媒体融合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各级党委政府应坚定支持本地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对媒体的不是原则性的创新失误给予宽容,实施容错机制,为始终坚守正确导向和航向的传媒大船保驾护航。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是河南省省辖市中首家经省政府批准组建的传媒集团,连续两届蝉联“河南省重点文化企业”,其综合实力居河南省地市报业前茅和全国地市报业前列。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张留东说:“洛阳日报媒体融合起步较早,1997年就建了自己的网站,比马化腾创办腾讯网还早得多,2006年开通手机新闻Web门户网站,2008年在全省地市报中最早开通手机报,2010年组建全媒体中心,2011年在全省首家推出4D报纸,2015年又自主研发了掌上洛阳客户端。目前报、网、端、微、屏多种平台综合受众超过1000万,其中纸媒占了100万左右。”
虽然媒体融合一直不断向纵深推进,但张留东却无时无刻不感到焦虑。这种焦虑主要来自于“下一步该怎么融”。首先,5G时代的到来,会给传统媒体带来什么样的新生态,之前很多工作会不会都被颠覆了?现在不好预测。其次,支撑媒体融合的体制创新非常关键,体制不创新,顶层设计不做好,简单的“相加”“硬加”“生加”都贻害无穷。再次,媒体融合的物质支撑在哪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条路已经走了38年,现在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债务问题,还能不能走下去,需要打个问号。他期待中央级和省级的主流传统媒体能够在体制创新上探索出一条地市报可以学习的路。
项城作为河南省县级融媒先锋的代表,2018年6月,中宣部黄坤明部长来河南调研时,对项城融媒体中心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项城融媒体中心建设因为有财政的大力支持,目前运行良好。项城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田维林说:“目前项城融媒体中心已融合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三微一端等八大平台。另外,还融合了政务部门的70家网站和42家微信公众号,以及1080个微信工作群和户外宣传点,达到了统一管理、统一运行,关键时刻能够统一发声。对我们来说,媒体融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迭代升级,没有最终目标,媒体融合一直在路上,我们就是在变与不变中拥抱未来。”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