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及其治理

2019-08-09王俊杰

新闻爱好者 2019年7期
关键词:负效应网络媒体治理

王俊杰

【摘要】网络媒体舆论传播作为一把双刃剑,其正效应与负效应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的成因复杂而多样,治理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须多管齐下、多方施策: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网络文明建设;提升网络媒体自律和自我管理水平;提升对网络媒体舆论的引导力;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法律规制。

【关键词】网络媒体;舆论;负效应;治理

网络媒体舆论传播作为一把双刃剑,其正效应与负效应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其负效应而言,负面舆论如过江之鲫般在网络空间游走,就像杀人于无形的精神鸦片,在不知不觉中污染着人的精神世界,毒化着人的心灵和社会风气。探索研究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及其治理之道,对于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坚守精神家园,具有重大意义。

一、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的主要表现

(一)网络媒体成为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

当代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控着国际网络舆论信息体系,据统计,全球有80%~90%的信息由西方传媒提供,其中约有50%为网络信息。华语信息量仅占全球信息量的5%左右。[1]这就使得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网络媒体已然成为文化帝国主义最隐蔽的载体和最新“武器”。境外敌对势力蓄意利用这个载体和“武器”持续不断地在网上兜售其价值观,削弱我国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力。一些西方媒体在人权、民族、西藏、宗教信仰以及新闻自由等问题上借题发挥,诋毁攻击抹黑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有的西方网媒炮制和抛售“中国威胁论”,甚至不惜妖魔化中国,为西方社会遏制中国发展制造舆论。[2]

(二)网络媒体成为媒体伦理失范的多发区

网络媒体的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大量传播虚假新闻。一些网络媒体自己编造假新闻,或者随意转载虚假新闻,或者纵容网民肆意传播虚假新闻,有的新闻网站即使知道网民传播的新闻为假新闻,往往也会视而不见。第二,大量制作传播低俗新闻。一些网络媒体大量报道色情、暴力、有失人伦、格调低下的丑恶现象,传播不道德、愚昧落后、有碍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观念,热衷于将犯罪报道娱乐化和亲历体验犯罪的具体细节过程,将不正常的负面事件作为报道热点。[3]第三,肆意盗版侵权他人作品。近年来,网站盗版侵权他人新闻作品特别是随意改编与转载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第四,刻意进行新闻炒作。另外,诸如新闻歧视、新闻偏见、新闻逼视、新闻审判等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在网络媒体上也都多有表现。

(三)网络媒体成为错误社会思潮泛滥的场域

网络媒体在传播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潮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消极落后甚至错误的社会思潮。由于主流媒体在政治把关上相对严格,大多数蕴含错误思想观点的文章在主流媒体上难以刊登,就转而在网络媒体上予以发表,因而网络媒体自然就成为错误社会思潮泛滥的场域。

二、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的危害

(一)挑战和威胁国家安全

网络媒体舆论传播的负面效应对总体国家安全的威胁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威胁和挑战国家政治和军事安全。二是威胁和挑战国家经济安全。网媒的信息传播会造成国家经济、商业信息失密;虚假网络信息会破坏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三是威胁和挑战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因而,我们既要利用传统意识形态话语平台如报纸、电视等的传播优势,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进行意识形态的及时宣传,双管齐下,共同构筑意识形态话语的综合性平台,从而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力。

(二)严重妨碍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

一是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某些个人或企业雇用“网络推手”或“网络水军”,利用网络空间对某一议题进行炒作或攻击竞争对手,误导舆论。二是激化和加剧社会矛盾,诱发群体性事件。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将自己看到的事件发布到网上并引起转载跟帖讨论甚至疯传,很容易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极易升级并引发群体性事件。三是大大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网民在网上匿名发表言论,真假难辨,并且难以受到现实社会中道德法律制度的约束。四是严重破坏社会稳定。网络谣言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社会秩序、妨碍社会稳定。

(三)影响民众平等的政治参与和政府正确决策

一是有碍民众平等的政治参与。网络媒体形成的“数字鸿沟”使得话语表达不平衡。二是弱化政府公信力。网络传播的“蝴蝶效应”和放大效应,会使公众的不满情绪被渲染放大,并使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摩擦加剧,削弱民众对政府的心理认同,降低政府公信力。三是干扰政府决策。一些网络舆论具有失真性特点,网络中的真实信息与垃圾信息常常相伴而生,使人难辨真伪,造成网络传播的可信度和权威性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政府决策过程。

三、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的成因

引发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结构的变迁导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社会矛盾凸顯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与不满、网络道德和法律规制缺失以及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因素偏颇等,下面择其要者进行分析。

(一)经济基础的多元化是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的经济性根源

网络媒体舆论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因而网络媒体舆论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上层建筑属性。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性与复杂性,不难理解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何以产生,产生的根源在哪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化,我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因素与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因素同时并存,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基础多元化特征。经济基础的多元化复杂化,必然决定着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包括网络媒体舆论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多元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冲撞交锋也就在所难免。

(二)网络媒体生态及网络媒体传播的开放性、放大性、匿名性、去责任化等特点是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的诱致性技术性因素

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带有政府色彩的网络媒体数量虽多,但其传播力、影响力却远远弱于民营网络媒体,同时,政府对民营网络媒体和移动自媒体监管难度相对较大。另外,网络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为虚假新闻、新闻炒作、五花八门的谣言诽谤、错误思潮、腐朽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网络媒体的匿名性、去责任化使得包藏祸心的舆论传播变得有恃无恐,网络舆论传播的迅捷性、放大性可以使错误舆论迅速在社会上大范围地传播。

(三)网络媒体舆论传播中的道德文明、法律规制缺失与监管乏力是其规范性缺失因素

由于互联网采用的是无中心、无界限、去组织化的特殊离散结构,加上网络运行的数字化、虚拟化、符号化,消解了人们对日常生活规范的正常理解,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了人与人的另类聚合,在缺乏他律和慎独精神的情况下,道德认知就会变得愈来愈模糊,责任意识被严重消解,导致网络传播行为对社会所能承受的道德底线偏离。[4]同时,由于立法严重滞后以及技术方面的原因,网络言论缺少法律法规的直接约束,对网民传播的消极错误甚至妖言惑众的言论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网络监管显得困难重重,因而人们少有或根本就没有承担责任的顾忌。

四、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负效应的治理

(一)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网络文明建设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5]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文明建设,消解网络媒体传播中的负效应尤其是伦理失范,是网络媒体舆论传播规范化、文明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网络传播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受众多年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起码不能与现行的主流价值观相冲突。网络伦理道德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责任、和谐、科学、尊法为基本价值取向,打造网络传播伦理文明理论体系和道德规范,将网络伦理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升网媒网民道德文明素养。

(二)提升网络媒体自律和自我管理水平

“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践行社会责任的态度,更彰显了其从欲望我向德行我的转化,克服理与欲、公与私的矛盾,达到自律、慎独,做正能量的传播者”的自律程度。[6]网络媒体及其工作人员、舆论传播者应当强化道德伦理素养的养成,以社会效益为重,增强社会责任感,以道德自觉抵制外部世界的种种诱惑,自觉消解网络空间种种由于怀有敌意或缺乏理智而产生的毒素。网络媒体要自觉落实和承担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网络舆论传播内容管理,完善内容审核把关机制,搞好分析研判,及时有针对性地清理网络谣言和各类有害信息,不制作、不发布、不传播非法有害信息和错误腐朽的社会思潮。推进网络应用技术创新,着力创新完善网络安全方案设计。综合运用大数据新技术、入侵监控技术、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认证和签名技术、加密技术等,打造行之有效的多层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三)提升对网络媒体舆论的引导力

大力提升网络媒体舆论的引导力,主动积极进行网上舆论引导,遏制网络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牢牢掌控网络舆论传播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和主流新闻媒体必须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升政治、理论、道德素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切实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发现研判回应处置机制,及时发现网络舆论热点,做到网络舆论的热点在何处,舆论引导就及时跟进到何处。要提升网络舆论分析研判能力,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网络舆论斗争,拓展红色空间,压缩黑色空间,尽力压缩谣言、谎言、谬论等负面舆论空间,帮助网民澄清模糊认识,划清是非正误界限,将网民情绪引导上良性理性的轨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新闻的真实性遇到了新的挑战。[7]要针对网络舆论热点和重大突发性事件,发挥新闻首发效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具有权威性的信息,让网民了解事件真相,最大限度地遏制不实传言、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传播,以网络传播的正能量抵消负能量。新闻舆论战线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冲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第一线,敢于亮剑,勇于担当,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唱响网络舆论主旋律,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8]

近年来,主流媒体在这方面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其在新兴舆论阵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引导力还不够强大,对舆论斗争的掌控力依然较弱,因此,主流媒体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将占领网络舆论阵地作为重中之重,并遵循网络舆论传播规律,把握好网络舆论引领的时度效,真正提升网络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力、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深入开展网络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9]对网络传播的错误思想进行批驳,在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化复杂化的今天,的确是遏制错误思潮蔓延的不二法门。

(四)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法律规制

当今时代,要消解网络舆论传播负效应,还须依法加强对网络舆论传播的监管。管住管好网络舆论阵地,关键在于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虽然在对网媒的具体管理方式上可有所区别,但党管媒体的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坚持。要在网络媒体建立党组织并使之不断完善,使党组织和党员在舆论传播重大事项决策、传播内容把关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切实提升依法治网水平,适应网络舆论信息传播特点,建立健全更具体、更全面、具有更强针对性和更强可操作性的网络舆论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使网络空间治理有法可依;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改变认识模糊、管理缺位、能力不足等不良现状,提升依法治网的执行力;推进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强化网商网民的法律意识,并依法对违反网络法律法规的网商网民进行打击,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

[本文为全国党校系统2018年重点调研课题“河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河南省科技厅2019年科技发展计划“以人民为中心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240041009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江涌.中國要说话,世界在倾听:关于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5).

[2]郑元景.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5.

[3]彭颜红.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治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王灵芝.网络舆情引导与政府治理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4.

[5]李丽.从欲望我到德行我:论新闻工作者应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素养[J].新闻爱好者,2017(5):45.

[6]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

[7]新华通讯社课题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44.

[8]姚亚楠.社会化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新特征与应对策略:以“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6(8):33.

[9]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3—84.

(作者为中共叶县县委党校讲师)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负效应网络媒体治理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正负效应
微信公众平台对新闻传播产生的正负效应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THE SYMMETRIC POSITIVE SOLUTIONS OF 2n-ORDER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N TIME SCALES∗†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