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方言的指示代词
2019-08-09董娉君
董娉君
摘 要:山西万荣方言的指示代词主要由二分系统构成。近指代词为“这”,远指代词为“兀”或“奈”。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兀”有三个读音,而远指代词“奈”,在各种语境中只有一个读音,nai33。除“这1”“兀1”可以单独充当论元作主、宾语外,其他都要和非数量NP/VP、数量短语和量词结合为词组,才能用来指代人/物,方所,时间,数量,方式、形状、程度,次数等。
关键词:万荣方言;指示代词;语音形式;语法意义;句法功能
万荣县地处黄河东岸,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行政上属运城地区管辖。万荣北邻河津、稷山,东与运城市盐湖区接壤,南部与临猗县交界,西部与陕西省韩城隔河相望。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万荣方言属于山西方言中原官话汾河片解州小片(晋南片)。受普通话标准语的强势影响和因邻近县区不同地域方言的互相接触,万荣方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和内部差异。全县方言大体上可分为县东话和县西话。县西话以荣河话为代表,语音基本一致;县东话以城关话为代表,语音不大一致。本文所论述指示代词的方言特征以作者母语所在地——汉薛镇(县东片)为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中,凡是加上标的等号,表示方言中尚无本字,用同音字来替代;词语下加横线,则表示方言中的合音现象。
根据语义上对空间距离远近的划分,万荣方言指示代词属于近指和远指二分系统。近指代词为“这”,远指代词为“兀”或“奈”,“奈”只在特定情况下表示比“兀”更远的人、事物或方所。例如:
(1)这你不爱见,兀你不爱见,奈你就爱见。
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情况下,指示代词“这”“兀”“奈”也兼有结构助词的用法,用在“的”字结构中表示领属关系。例如:
(2)妈,你夜儿个做兀u?55-33饭还好吃哩。
(3)妈,你今儿个做这t??55-33饭还好吃哩。
(4)些娃奈钱好挣。
此时,“这”“兀”虽然意义有所虚化,语音也弱化为33,但仍保留部分指代意义;“奈”的远指功能正在逐渐消失,其在“的”字结构中的使用频率最高,和“的”一起承担万荣方言结构助词的功能。
一、万荣方言指示代词的语音形式
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兀”由于搭配组合上的不同,有三个语音变体,它们互相对应,共同形成三组指示代词。远指代词“奈”,语音形式比较稳定,在各种语境中只有一个读音:nai33。具体如表1所示:
其中,“这1t??55”和“兀3u33”的读音是“这”和“兀”的基本读音。“这1”“兀1”在兼有结构助词“的”的功能时,语音弱化为33,如:“咱们这1娃是做什么的?”“妈,你夜儿个捏兀1包子还香哩。”“这2”“兀2”是“这一”“兀一”的合音,构成“这2回、兀2回”等组合形式,但是在指代时,“这2”“兀2”出现的任何场合,均可与“一”进行再次叠加,如:“这2一本书,这2页(我们把“一个”的合音形式记为“页”,下同)人”。“这3”“兀3”在搭配上与“这2”“兀2”基本互补,可以修饰那些数词大于“一”的数量短语和不与“一”搭配的量词,如:“这3两本书、兀3两本书”“这3垯、兀3垯”;还可以同非数量NP/VP组合,如:“这3么、兀3么”。同时,在万荣方言中,还存在既可与“这2”“兀2”进行搭配,又可与“这3”“兀3”进行搭配的情况,如:“这2岸”“这3岸”“这2页”“这3页”。但使用与“这2”搭配的组合时,往往起强调作用,如:“咱俩开始下棋吧,我坐这2岸,你坐兀2岸。”强调下棋的时候,我要坐在这一边,你得坐在那一边。
二、万荣方言指示代词的语法分析
按照其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万荣方言指示代词可以分为指代人/物,指代方所,指代时间,指代数量,指代方式、性状、程度,指代次数等六大类。根据其在句子中所承担的句法功能,万荣方言指示代词可以单独充当论元,作主语和宾语,也可以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数量短语和量词。具体如表2所示:
(一)指代人/物
1.這1、兀1、奈
“这1”“兀1”“奈”在指人/物时,可以单说,也可以对举;可以单独充当论元,作主语和宾语;也可以作定语,但只用来限定非数量NP/VP。
(5)这是我姐,兀是我妹子,奈是我哥。(作主语)
(6)这是红星,兀是秦冠,奈是嘎啦。(作主语)
(7)我不要这,我要兀哩。(作宾语)
(8)夜儿个奈菜不好啦,你把兀倒唠,咱不吃啦。(作宾语)
(9)这话你也能说出来。(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10)兀人就不爱言传。(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2.这2、兀2、奈
“这2”“兀2”“奈”,在指人/物时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用来限定数量短语和量词。
(11)这页果子红下,洗洗叫你爷吃唠。(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起强调作用)
(12)这页人是我班主任,兀页人是我语文老师,坐在门口奈页人是我同学。(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起强调作用)
(13)你赶紧把桌子上兀碗饭吃唠,天冷啦,一会会就凉啦。(作定语,限定量词)
(14)走咱屋啦,荷这些东西做什么哩,你叫这样东西搁下,兀样东西荷回呀。(作定语,限定量词,起强调作用)
(15)这号人没发打交道,还是兀号人好说话。(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起强调作用)
3.这3、兀3、奈
“这3”“兀3”“奈”,在指人/物时也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和量词。
(16)这两条黄瓜嫩着哩,你空嘴吃唠,兀两条黄瓜你凉调上,奈几条老啦,你腌上。(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17)兀页人是哪窝=,我怎么就没有见过。(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18)娃走书房呀,给娃这样兀样都荷上。(作定语,限定量词)
(19)这号花花布不好看。(作定语,限定量词)
(20)兀号人真真难缠。|奈号人你理他做什么哩。(作定语,限定量词)
(21)这个娃生亲。|兀个道道单子好看。(作定语,限定量词)
(二)指代方所
1.这1、兀1、奈
“这1”“兀1”“奈”,在指方所时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22)我页人都寻不着这地方。|兀地方远太太(指非常非常远)的。(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23)这厦还是咱爸在的时候盖的。|我前年个才叫兀厦拆唠。(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2.这2、兀2、奈
“这2”“兀2”“奈”,在指方所时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和量词。
(24)你租这页房子一年给人家多钱。(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起强调作用)
(25)咱俩把绳扽展,我在这头拽,你在兀头拽。(作定语,限定量词,起强调作用)
(26)我只知道他屋大概在哪里,反正不在这座楼,就在兀座楼,要么就是最北岸奈座楼。(作定语,限定量词)
3.这3、兀3、奈
“这3”“兀3”“奈”,在指方所时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和量词。
(27)你寻这页地方还美哩,赶紧从兀页地方搬过来吧。|奈页地方就嫑收拾啦,在城合=给娃买页家属楼。(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28)这两间房子咱住,兀两间租给人啦,顶头奈两间搁烂七八糟。(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29)我妈和我姐住在这头,我和我娘(万荣方言中指奶奶)住在兀头。(作定语,限定量词)
(30)这岸窑都塌啦,兀岸还能捏个再住几年。(作定语,限定量词)
(31)我这合,兀合,都寻啦,就是寻不着。(作定语,限定量词)
(32)咱这垯人爱吃馍,不爱吃米。|我不爱在他兀垯停,地方太窄哇啦。(作定语,限定量词)
(33)这垯,兀垯,奈垯,都没有,不知道跑哪哒去啦。(作定语,限定量词)
在万荣方言中,“这3垯”“兀3垯”的合音形式分别为t?a33、ua33,使用频率非常高。
(三)指代时间
1.这1、兀1
“这1”“兀1”,在指时间时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34)有这功夫我都颠唠几来回啦。|想去哩,就是没兀功夫。(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35)有这时间我早都把衣服洗唠搭兀垯去啦。|我也想走广场上跳舞的,可咱就是没兀时间。(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2.这2、兀2
“这2”“兀2”,在指时间时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和量词。
(36)你这页月走什么去啦,门老锁着哩。(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起强调作用)
(37)我这会不忙啦,你有什么事?|我也记不得兀会在兀垯做什么哩。(作定语,限定量词,起强调作用)
(38)有这会时间咱都喝唠两杯啦。|有兀会时间我都跑一来回啦。(作定语,限定量词,起强调作用)
(39)我兀天走学校起迟啦,老师叫我美美收拾唠一顿。(作定语,限定量词)
(40)这向菜便宜啦。(作定语,限定量词)
(41)兀向忙着在屋盖厦哩,连娃结婚都没顾上去。(作定语,限定量词)
3.这3、兀3
“这3”“兀3”,在指时间时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和量词。
(42)我这两天消停些。|我兀两天刚眊唠我娘。(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43)辛苦的都忙到這会啦。|都11点啦,兀会啦,我妈还没有回来。(作定语,限定量词)
(44)赶这垯开始,我就知道好好念书啦。|赶兀垯开始,他就念唠书啦。(作定语,限定量词)
在万荣方言中,“这3垯”“兀3垯”用在“赶”的后面,表示那时候。
4.奈
“奈”,在指时间时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和量词,表示刚刚过去不久的时间。
(45)我奈两天还见咱老师去。(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46)我奈天骑电摩出去,和人撞啦。(作定语,限定量词)
(47)我奈乎会儿把咱钥匙搁哪去啦。(作定语,限定量词)
(四)指代方式、性状、程度
1.指代方式
万荣方言表示方式时,一般用“这3么、兀3么、奈么”来表示,后接动词。所以,“这3、兀3、奈”在表示方式时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48)我叫他这么做,你叫他兀么做,他个人就要奈么做哩。(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49)我这么,兀么说都不行,你奈么说看行吗。(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2.指代性状
万荣方言表示性状时,一般用“这2、兀2”“这3、兀3”来表示。“这2、兀2”“这3、兀3”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量词。
(50)这2号颜色好,兀2号颜色不好。(作定语,限定量词,起强调作用)
(51)这3号颜色太淡啦,兀3号颜色深些。(作定语,限定量词)
3.指代程度
万荣方言一般在“这3、兀3”后加上词素“么”来表示程度。“这3、兀3”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52)这么页收音机,100块钱买不下。|兀么页小家伙,可能吃哩。(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53)我就不知道他是这么页人。|我也有兀么页毛衣。(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54)電线杆兀么高,他都能爬上去。(作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
(五)指代数量
万荣方言表示数量时,一般用“这2、兀2”和“这3、兀3”来表示。“这2、兀2”和“这3、兀3”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和量词。
(55)咱门口这3结(“结”是“几个”的合音)娃今年高考哩。(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56)这2些桃给卖唠商品,兀2些桃给卖唠落桃,剩下奈些咱吃唠。(作定语,限定量词,起强调作用)
(57)这3些东西你都荷上。|兀3些东西我不要啦,就丢到你兀3垯。(做定语,限定量词)
(58)你逢下这3些人,实实没法子。|像他兀3些人,哪窝都不爱见。(作定语,限定量词)
(59)这2点活赶撵黑就做完啦。(做定语,限定量词)
在万荣方言中,“这3些、兀3些”除了指较近或较远的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外,还指“这类、那类”,带有不满意的感情色彩。
(六)指代次数
万荣方言表示次数时,一般用“这2、兀2”和“这3、兀3”来表示。“这2、兀2”和“这3、兀3”不可单用作论元,只能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和量词。
(60)你们果子木上这2绽药打啦吗?|兀2绽药没有打好,桃木上旱虫都上啦。(作定语,限定量词)
(61)你老姨这3两回难过,咱都没有荷吃头眊去。(作定语,限定数量短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万荣方言指示代词主要由“这、兀/奈”二分系统构成,并逐渐向结构助词扩展,特别是“奈”,其远指功能正在逐渐消失,和“的”一起承担万荣方言中结构助词的功能。因其搭配组合不同,万荣方言指示代词有着丰富的语音层次,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并且承担着相应的句法功能。这1、这2、这3和兀1、兀2、兀3均可以指代人/物,指代方所,指代时间;指代方式、程度时,一般用“这3、兀3”来表示;指代性状、数量和次数时,一般用“这2、兀2”“这3、兀3”来表示。“奈”只在指代人/物、方所、时间等特定语境中出现。其中,这1、兀1在指代人/物时,可以单用充当论元,作主语和宾语,在指代方所、时间时,只能充当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这2、兀2均不可单用,后面必须加上可与数字“一”进行搭配的量词或数量短语,充当定语,限定数量结构和量词;这3、兀3也不可单用,后面必须加上数词大于“一”的数量短语和不与“一”搭配的量词,充当定语,限定非数量NP/VP、数量短语和量词。
参考文献:
[1]霍小芳.蒲县方言的指示代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3).
[2]刘芳.沁县方言的指示代词[J].晋中学院学报,2008,(1).
[3]吕美红.山西翼城方言的指示代词[J].晋中学院学报,2005,(5).
[4]李娜.山西长子方言代词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李荣.万荣方言词典[Z].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6]任林深.闻喜话的指示代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7]史秀菊.临猗方言的“奈”与“哩”[J].语文研究,2003,(1).
[8]史秀菊.河津方言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9]史秀菊,史荣.山西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乃、兀”与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共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10]孙樱元.孙吉镇(南辛村)方言代词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11]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