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2019-08-09杜著科
杜著科
统编版新教材重视阅读,尤其是中国古代经典阅读,首次在小学三年级就出现文言文阅读。这也就意味着七八岁的学生就要面对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如何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呢?笔者用一年多的时间和其他教师尝试了各种教法,最后归纳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降低难度,激发兴趣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每学期安排一篇文言文,如《司马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精卫填海》等,这些文言文以故事为主,有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内容基本都是学生在阅读现代文的时候已经有所了解的,有些故事甚至是学生从小听到大的睡前故事,在内容理解上不会觉得吃力,有些学生甚至在上课前就能大体说出故事内容。
但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再加上初次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字词理解比较困难。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这在客观上也就打消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无形中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比如,笔者在讲授三年级上学期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时,并不特别去扣文言字词,而是先要求学生跟随笔者朗读、背诵课文,再指名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司马光》一文与他们以前所看、所听的“司马光砸缸”故事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循序渐进,三个要求由易到难,由最简单的模仿读到熟练背诵,再上升到理解、讲述故事,最后切入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难度上也呈梯度增加趋势,学习策略上由扶到放,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兴趣大增。
另外,笔者在教学《司马光》时还相机拓展补充了《郑人买履》《鲁人执竿》《夸父追日》等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内容有趣、学生熟悉的文言故事,以扩大学生阅读量,拓展他们的阅读面。
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形容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笔者以为,这其实是读书的两种境界:即先把文章囫囵吞枣、浮光掠影地通读一遍,不纠缠于个别字词句的意思,只要对文章大意有一个粗略的整体印象即可,然后才是字斟句酌、细嚼慢咽。
笔者和学生第一次阅读《鹬蚌相争》的故事时,明确提出对不认识的字词、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跳过去,允許“连蒙带猜”地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可以了。由于阅读任务难度不高,学生没有畏难情绪;而且还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平时阅读时用来偷懒的跳读法、猜读法,学生能够放松地着眼于全文阅读和思考。几遍之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明白故事讲的是一只鸟和一只蚌互相争斗,最后全都被渔翁捉住了。初次阅读即有所获的兴奋感,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会觉得文言文学习原来这么简单,自然产生进一步继续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就可以顺势展开更深层次的阅读。
三、学贵有疑,以疑促学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语文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让学生提出自己想弄明白哪些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主动探索的欲望,把被动接受老师给予的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自己想学习的知识。所以,教师启疑的时机和切入点就非常重要:时机过早,学生对文本内容不熟悉,也就无法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时机太晚,学生又容易丧失探索的热情。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阅读期待,在学生对文本大意有初步了解而又没有深入理解、急于想知道故事详情而又不可知时介入,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上《鹬蚌相争》一课时,学生经过初读,大体了解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大意,笔者适时地抛出问题:“关于这个故事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新的疑问?”学生的阅读期待瞬间被释放,有学生说“鹬和蚌为什么相争?”有学生问“它们是怎样相争的?”这样的阅读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在学生阅读热情高涨的同时,还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允许学生的疑问“百花齐放”:可以是字音、词义,也可以是文本具体内容、结构、写法等,尤其要重视看似与文本中心无关的“热锅里蹦冷豆”类的问题。如在学习《伯牙绝弦》时,有学生提问:“作为一名宫廷乐师,伯牙绝弦后靠什么挣钱?古代女人都不工作,他不弹琴怎么养活家人?”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说实话,乍一听到这个问题,笔者瞬间有点蒙,又有点恼怒:“咱们正在赞美友情珍贵,感慨知音难觅,怎么就跳到挣钱了?是金钱的魔力太大,还是十来岁的孩子都已经开始面临生活的重压了?”转瞬想到,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笔者冷静下来,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弹琴是伯牙赖以谋生的手段,也是他作为宫廷乐师的基础。他‘绝弦时难道就没有想到以后的生活吗?”
思维的碰撞带来灵感的火花。学生讨论后达成一致共识:“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味着伯牙将告别自己热爱的事业,更不可能再担任宫廷乐师,全家的生计也将陷入困境。对此,他心里很明白,但还是选择了“破琴绝弦”。因为知音难觅,在他的心中,与子期的友情远甚于他的事业和全家的生计。古人愿一死酬知己,更何况只是事业和生计呢?所以他“破琴绝弦”,正是为了“酬知己,谢知音”。这可能正是“高山流水”传诵千古的原因。
教师只不过给了学生超出课前预设的问题一次思考的机会,却成了激发学生思想的导火索。此后,学生总要在笔者的语文课堂上咬文嚼字,以提出问题为荣,课堂质疑、问疑蔚然成风。
四、趁热打铁,迁移运用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对于文言文学习来说,最好的运用就是实践。经历了前面三步,学生已经基本可以完成文本内容、字词含义等教学目标,也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此时不妨趁热打铁,将学到的新知采用仿写的方式进行综合实践,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如此,才能让所学变为所用,文言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稳固。比如,在教学《杨氏之子》一文时,笔者启发学生回忆能反映自己某一特点的一件事,模仿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运用语言描写进行仿写。下面是一位杨姓女生的作文:
丹江口市杨氏女四岁,甚可爱。其母教识物,指以示女曰:“此乃骆驼。背生双峰,储营养也。”女怪而问之:“何为营养?”母答曰:“如酸奶、肉类、米面等物富含之。”女应声答曰:“吾欲如驼,酸奶日日负之。”母大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将不再枯燥,阅读将不再乏味,语文课堂将是有趣的课堂,语文学习将变得轻松、快乐。
(作者单位:丹江口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