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人物画的线条语言及其表现力
2019-08-09苏鑫
苏鑫
摘要:在中国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线条都是极富特色的一种表现手段。以简单的线条来勾勒所画物体的形象以达到写意的效果,是中国画独有的特色,也是自古以来人类进行空间图形描述的经典手法。不同笔触带来的线条千变万化,干、湿、粗、细的种种组合能够赋予画面多层次的内涵,从而升华画家倾注于画作中的情感。线条作画是与中国绘画史相生相随的,是中国绘画中的代表性繪画语言,特别是对于写意人物画,线条语言可以说是其艺术表现形式中最关键的元素。
关键词:中国画;线条;写意人物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159-01
一、前言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阴阳”的传统哲学,“阴阳”学说在绘画语言中,体现在线条笔墨的干湿、深浅和疏密。错落交汇的线条形成了“阴”与“阳”之间的有机结合。是“阴阳”哲学在绘画中最直观的表现,构成了画中“以意塑形”的美。兼具了阴柔与阳刚两种性质的线条,一方面可以表现出绘画中的力量感,也能兼顾所绘对象中柔美的元素。线条带来的刚柔结合的美感,能够让画面更有张力,丰富画面的意象。
二、线条和画面骨架
中国画的特色之一是对画面骨架的构造,通常由线条和墨块两部分构成。在构建画面骨架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线条在塑造基本造型过程中的作用,将所绘对象中最简练的画面特征以线条的形式提炼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当使用多种不同形式的线条进行组合,要考虑到线条的长短、虚实和宽窄。在描绘物体的外部轮廓时,通常采用实线、长线等;在描述内部的结构和内容时,可以用短线和虚线进行描绘。两种线条在一副绘作中应穿插交替使用,以达到对所绘对象的充分表现。
除此以外,为了表现出画中的光影明暗效果,应当在完成基本的形状和轮廓勾勒后,灵活运用线条和墨块的排列,构成国画中独有的光影表现技巧。这样才能够使所画对象产生“景深”,不再仅仅拘泥于纸面的二维场景。在一幅创作完整的画作中,线条的骨架结构和墨块带来的纵深效果是缺一不可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的。多种的表现形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画面的表现力,同时也能够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使画作具备更高的可观赏性。
三、线条对人物形体的刻画
绘画的过程讲究由内到外,由表及里。这里的“表”和“外”指的就是所绘人物的外形轮廓,在人物绘画中,首先需要提取人物的基本形象特征,用线条精简的将其进行描绘。可以说,外形轮廓线的描绘是绘画的基础,能够达到衔接和区分的效果。通过轮廓线可以将整个画作中的各个元素进行连接,同时,外部轮廓的清晰表现能够让观赏者明确的分辨出形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外部轮廓的线条一定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应当结合不同场景、不同光影进行多重变化。
中国古典水墨画以线性墨块来刻画人物形象,通过笔墨的力度、走向来可以体现出线条的形态、光影效果等。这其中最重要的绘画技术是通过对墨块的排列组合达到“以意表形”的效果,从而给人物赋予生命力。
四、写意人物画线条的书写性
中国画采用的笔墨和书法艺术是相同的,两者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中国画中蕴含着书法精神,也就是强调用笔的技巧,这种与中国书法具有本源性的特点可以称之为书写性。前文提到,中国人物画中的线条是独具特色的表达形式,这种以线条为主的笔墨造型体现了用笔合一的艺术美感。在中国笔墨书画艺术中,线条的“笔力”来源于书法,兼具了中国书法中的节奏感和表现张力。在早期的中国绘画中,线条粗细的变化较为细微,而随着隶书在中国书法领域中的浓墨登场,使得中国画中更多的出现了大开大合的顿挫感。
五、中国人物画线条的写意性
中国传统的人物画与西洋人物画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独特的写意性,通过主观的想象力为画面带来丰富的内涵,不同于西方以真实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客观性绘画,能够体现独具中国特色的诗情画意。中国画并非对客观事物的完全临摹,绘画所使用的笔墨作为客观条件也限制了中国人物画像对客观对象的精准刻画,因此在中国人物画中,欣赏者所能够感受到的更多是作者在还原客观事物基础之上,所寄托的思想和情感,正是这些带有作者丰富主观性的内容造就了中国人物绘画的独特魅力,线条作为语言的一种,向观赏者传达画作的深刻内涵。
六、结语
中国古典人物绘画中不仅体现了令人赞叹的笔墨技巧,同时还蕴含着“阴阳”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又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文化一脉相承,以线条为最基本的元素进行复杂多样的组合,以墨块为特色来体现画作中的明暗光景、远近纵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美学涵养。为了进一步发扬中国传统的笔墨文化,一方面我们要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的吸收国外优秀的艺术文化,另一方面也要秉持文化自信的原则,在传统绘画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