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积极与放松的相对性
2019-08-09孙露静
孙露静
摘要:在歌唱过程中要掌握好积极与放松的相对状态,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只有将发声器官和各个腔体协调用力,而且要注意用力的幅度與大小,才能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反之,如果用力不当,一定会让歌唱状态失去平衡。所以,要想把声音表现的明亮、集中、松弛、圆润,把情感表达的随心所欲、真实自然,就必须注重各种用力的相互协调。
关键词:歌唱;积极;放松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093-01
我们在歌唱时对气息的控制都是依靠力的运用来完成的。歌唱时需要的力量也是由力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也可以说成是我们平时所指的“支持”的力,因为是由力产生的气,而不是由气决定的力。所以,在歌唱时把力运用好了,气也就顺了,歌唱起来就会轻松自然。
一、歌唱的合理用“力”
在进行歌唱发声时,需要有两种力来起到作用。一是推动力,它是发声的源泉,方向是自下而上的,通过各个肌肉的收缩作用产生,这种力使肺部的气体排出从而产生气流,气流与声带摩擦的声音就是我们最初的声音。如果没有力的作用,就不会有气流的产生,也就不会发出声音。所以推动力是最基础的发声动力。二是对抗力,这种对抗力是指控制嗓音的两个力的相互作用,压缩空气的力和与之对抗的肌肉张力,合称为对抗力。
歌唱中的放松是建立在适度的、合理的用“力”基础上的。如果我们在演唱中不会用正确力来维持气息的流畅,想要唱出松弛而优美的声音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歌唱中,放松是相对的。放松是指心理层面上的放松,良好舒畅的精神状态,才能激发对美好歌唱的欲望。在声乐教学中,必须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歌唱心态,才能把心中的声音歌唱出来。从生理学说,只有在肌肉终端有弹性地轮流交替收缩活动下,跟歌唱有关的肌肉、肌肉群会得到相应的放松;而那些松垮、懈怠的肌肉总是会处于一种缺少弹性的、缩短的状态,那么,在歌唱时发声器官的肌肉就会在非常紧张状态下运作。
我们经常这样评价歌唱家的演唱:“声音多么松弛啊,简直唱得太好了!”那主要是因为时歌唱者歌唱的状态非常好,唱歌时需要用的各种“力”都用到了恰到的好处、与歌唱发声有关的各个腔体相互协调用力的结果。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没有原则地、笼统的全身放松,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就会出现挤、卡,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声乐演唱问题。比如说,有些演唱者一味追求身体的放松,声音的放松,他们就虚着唱,声带松弛撒风漏气,结果导致声带的受损。所以,要清楚如何演唱,哪些部位该用力,哪些部位不该用力,如何使力得到协调,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
二、正确的运用“气息”
在声乐的歌唱中,喉部的某些肌肉被运用是很自然很协调的,只要正确地运用了气息、合理打开喉头,跟唱歌有关的肌肉就会正常地进行工作,也就不会受到其它不相关的力的影响,同样就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放松、自然的声音了。“放松'这个词,用在这里表示的是一种前提条件,不是全身松,而是缺少相关的紧,即放松和贯通应该形成一种歌唱统一的状态,参与到该状态的形成的肌肉都应该适当的用力。如轻声歌唱或者哼鸣时,听起来就会柔和松弛,其实身体各部分都在用力,它的前提是要有强有力的呼吸支持和控制,并且要求声带达到闭合状态,还要把标准地调整到轻声地发音,最后声音经由头腔共鸣而发出,整个过程演唱者的表情状态是自然舒畅的,演唱的歌声也就让人感觉放松协调。所以是外松里紧的一种状态,而不只是看上去表面上的完全放松。
三、正确理解歌唱中“松”与“紧”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平时的舞台实践中,经常遇到“前松后紧”、“外松内紧”的现象,这也是事物的一种辩证关系在声乐技法中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在歌唱时能认识到这一点,自觉的做到“松”与“紧”的有机结合,才可能慢慢地形成相对良好的歌唱状态。“前松后紧”究其实质,“前松”是指歌唱者的面部表情以及上胸部等部位表现出一定的松弛和自然,“后紧”是指演唱者的后颈部、背部以及后腰等部位表现出一定的积极和用力的状态。正如著名声乐教授黎信昌曾经讲过的:“实际上我们整天说的方法,我们的声乐训练,都是在寻求和学会这些该用的“力”,只有把应该用的都熟练了,不应该用的也就自然放松了,那么歌唱的状态就自然协调了。在正确认识歌唱中“松”与“紧”的辩证关系时,作为歌唱者还应当明确这种“松”与“紧”是相对的,没有原则性的全身放松,必然会造成事与愿违,不仅无法找到放松的声音,还会因放松不当导致出现更多的问题。
当然,任何歌唱方法从学习——掌握——熟练到出效果,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就要看学习者的感悟能力如何。感悟能力强者,学起来必然快些。但是学习声乐除感悟能力之外,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亦是必须具备的,俗话说:“曲不离口”,又日“有志者事竟成”,科学发声方法的掌握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只有那些经过艰苦磨练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