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彩“纹章瓷”的生产工艺及“纹章”的寓意性分析

2019-08-09王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4期

王涛

摘要: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是清代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釉上彩绘瓷器品种,它色彩华丽、构图丰富、金碧辉煌。纹章瓷是广彩中的精品,是由欧美国家的皇室、贵族、社团、城市、军队首领、商人、政界人士、知识分子、神职人员等等把象征或代表权利、地位、身份的纹章图案,烧制于定做的瓷器上面,作为自己独有的标志。本文将分析广彩“纹章瓷”的生产工艺和纹章的寓意性,对纹章瓷蕴含的丰富文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纹章瓷;纹章;寓意性

中图分类号:J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009-02

一、前言

17、18世纪,中西方的贸易往来频繁,瓷器是中国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之一。广州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釉上彩瓷——纹章瓷。纹章瓷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一种,确切来说属于“来样加工”的“订烧瓷”,由来自景德镇的白胎,运抵广州后由工匠们按照欧洲订购商提供的种类、造型、式样、纹饰、工期等进行彩绘烧制,所以在纹章瓷上既有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特点,又能反映出当时西欧典雅的装饰风格,在绘制技法上有独特之处。

二、纹章瓷的生产工艺特点

纹章瓷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采用描(描线)、织(织金)、填(填色、积填)、染、洗、堆、刻、刷等多种彩绘技法在白瓷胎上绘制出优美的花纹图案,然后放进窑中烧制完成。从陶瓷成品的角度看,广彩“纹章瓷,,是景、广两地陶瓷文化融合的产物。尽管二者有较深的渊源,但是在技法和画风上有着较大的区别。景德镇是中国的制瓷业中心,特殊的地位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它吸纳外来文化时比较谨慎和节制,讲究与传统的融合。而纹章瓷主要是海外贸易的催化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情趣,纹章瓷的“欧化倾向也日趋明显。

(一)从彩绘题材

广彩”纹章瓷”有着明显的中西融合特色。题材有的按来样彩绘,有的为半中半洋的图案,这些半中半洋的图案中,有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人,如纹饰中经常出现的“满大人”(即清装人物),也有中国人想象中的西方人,当然还有大量中国传统彩绘纹饰,如吉祥图案、楼台亭阁、戏剧人物等。

(二)在彩绘技法方面

纹章瓷为了适应欧美国家定制的需要,创造了许多独特技法。彩绘人物时所采用的“长行人物(广彩的独特技法,融合西方绘画的技巧)”“折色人物(先勾勒出轮廓,然后填充色彩)”和“飞白人物(只用人物和道具,没有背景)”绘法,彩绘花绘时所采用的“挞花头”绘法,都是在长期快速加工生产中逐渐形成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绘法的不断程式化,形成了数量十分可观的传统花式,比如积金人物翎毛、散花雀、绿白菜、云龙、百蝶、八宝花等,这些花式曾是外销市场的畅销货,甚至景德镇也曾经仿制过这些畅销的广彩。

在彩绘工艺环节,纹章瓷有许多创新,如广彩最具特色的织金工艺(早期行内人称为积金),即在图案空地处填上金彩,使作品呈现出金碧辉煌的特色。为加强图案的立体感,广彩会在彩绘的最后环节,增加“省面”工艺,即在填好色的瓷器上,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部位,如草、虫的骨,鸟的羽毛等处用金色或黑色进行勾勒。这些创新都是为了适应外销市场的审美喜好而产生的。

(三)在彩绘颜料方面

纹章瓷的彩料用色大部分是广州艺人根据需要自制或改配而成的,艺人们不断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根据每个时代所能提供的原料、技术手段进行研制,为彩瓷颜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早期所使用的颜料,运用了明代三彩、五彩的传统颜料和外国珐琅彩料,并使用了采用“土片(淄博附近出產的矿石打碎加硝酸钾制成的透明料)溶剂用以增加原料光度和厚度作为溶剂,将它们融汇贯通、土洋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后来,借助广州优越的外贸条件,开始使用英、德、日等国进口的洋彩颜料,使彩绘能适应不同的要求,颜料的使用更为方便。新中国成立后,艺人根据当时所能拥有的条件,又对颜料进行了长期的研制,使颜料能适应不同的瓷胎,保持纹章瓷的传统特点。

综上所述,纹章瓷既融合了西洋油画技法、西洋装饰题材,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彩绘艺术,颜色明快丰富。不论是中国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还是欧美的风景、人物,广彩瓷都能根据不同的器型进行完美和谐的装饰,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技法。

三、纹章的寓意性分析

纹章是发源于中世纪西欧、按照特定规则构成的世袭性彩色标志,专属于某个个人、家族或团体的识别物。一套纹章的完全展示形式(achievement)包括纹章的主体“盾牌”,及其附属图案头盔,羽饰、斗篷、铭言及扶盾者等,其多数装饰在盘子中心,有的装饰在盘子口沿上或杯、瓶的腹部。纹章是随着纹章瓷的兴起而逐渐被国人熟知,但是纹章瓷的没落并没有阻挡纹章发展的步伐,到现在纹章在全世界依然随处可见,其超强的延续性和鲜活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学习。

(一)纹章的寓意性

装饰在纹章瓷中的纹章就像一部录像机,每一个纹章讲述着主人的一段历史,通过纹章瓷我们可以重温主人的传奇故事、体现家族荣耀的加官晋爵,记载一段传奇的人生。纹章体现了一种“归属感”。纹章的归属感,体现在它的“谱系学”中,现在有人根据拥有的纹章来证实自己身上流淌着高贵血液或者自认为是名门后裔,有认祖归宗的作用。西方国家定制的广彩大都是有名望的家族,很多家族会把这些瓷器代代相传,这样家族的纹章也能得到传承。后辈们可以根据纹章学的规则,找到自己的家族。如今纹章除了具备归属作用外,还作为一种社会代码,发挥着作用,代表着该团体或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各种各样的纹章被用来当作个人、军队、机关团体和公司企业的识别标志。

(二)纹章寓意着文化的融合

纹章瓷作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纹章也是文化交融的产物。纹章从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具有非常深厚的民族、民众基础、随着西方文化在全球的扩张,它被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被大量地运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纹章图案与各地区文化的交融中,很容易吸纳每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元素,并巧妙地融入自身的造型中,既能形成令当地文化环境认同的新形式,又不丢失它自身的本质特点。在西方定制的纹章瓷中就有一个圆盘,上半部分的图案是英国的泰晤士河和大本钟,下半部分是珠江的景象。这说明西方的设计师在设计图案时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纹章寓意着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西方贵族们在定制纹章瓷时采用的纹章,在今天仍然能够找到它们的影子。如今纹章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处处可以看到。例如:球队标志、汽车标志、高校校徽、城徽等等,在这些领域纹章体现出延续性。保时捷的标志采用公司总部所在地一德国斯图加特城市的市政纹章,而且其前身就是当地的符腾堡公爵的盾形纹章。如图1所示。

从其标志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骏马、鹿角(左上方和右下方)、麦穗(右下方和左上方),一直延续使用。这说明当地民众认同他们自身的文化符号,愿意一直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

四、结语

纹章瓷作为我国瓷器产业巅峰时刻的代表作之一,在今天应该被我们认识和研究。它在早期能够独步天下与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密不可分,对它生产工艺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文化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纹章随着纹章瓷的兴起逐渐被我们熟悉,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今天还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这值得我们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历史元素十分丰富,可是能够流传至今的却风毛麟角,因为什么?分析纹章寓意性,可以更深刻的认识纹章以及其背后蕴含的西方文化,为解答这一问题可以提出新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