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柞水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助推产业脱贫的思考

2019-08-08张蓉戴巧珍党阐章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1期
关键词:柞水柞水县龙头企业

张蓉 戴巧珍 党阐章

本文对柞水县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针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就今后如何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为推进柞水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产业脱贫步伐,今年5月,柞水县组织成立调查小组,重点对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工作进行走访调研,相关人员先后对经贸、市监等部门,并提取了现有农产品品牌的相关资料,发放了《柞水县农产品品牌建设调查问卷》50份,走访9个镇(办),实地考察了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特色基地,通过仔细分析调查数据,总结出柞水县当前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應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1、品牌建设现状

{1}商标持有情况

目前,柞水县获得农产品注册商标23家,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欧珂药业有限公司、柞水野森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陕西汇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4家企业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称号,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陕西新田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黑木耳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柞水核桃和柞水木耳2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陕西新田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柞水木耳和商洛核桃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累计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专业企业合作社)25家、产品38个,截止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持有数33个,5个产品到期注销。

{2}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

柞水县于2008年组织农业、林业、畜牧以及水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有关工作制度,编写了五大类、38个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其中:农业类23个、食用菌类5个、果业类4个、畜禽产品5个、水产品1个。

{3}县域内较有影响的涉农企业情况

柞水县现有柞水卉丰现代农业园区1个,年种植百合、郁金香等8个品种的鲜切花600余亩,年产鲜切花1200万只,总产值接近800万元,净收益300余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和西北五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涉农企业分别是陕西汇生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柞水野森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秦峰农业有限公司和陕西云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4家。

2、存在问题

{1}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识不强

近两年县上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但因新时期各级政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很多部门和镇(办)只注重产业发展的数量,忽略了品牌建设能够加大产业发展的力度,还未形成抓品牌建设的强烈愿望和紧迫意识。

{2}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合力不够

关于建设农产品品牌工作的相关部门主要有农业、经贸、市监等部门,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将各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进行协调、沟通。但是,由于每个部门内部股室分枝众多,缺乏相互之间必要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再加上各部门品牌创建渠道、评比标准以及各环节工作流程中存在的差异,导致品牌建设工作的合力尚未形成,影响整体工作进度。

{3}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中最关键的是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业种植、加工技术也有所提升,但柞水县当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等问题,全县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3家,而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只有4家,香菇、木耳、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起步晚,再加上生产资金、设备的不到位,导致农产品附加价值难以提升,影响品牌建设,并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以及农民的经济收益。

{4}支持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仍然薄弱

一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原料基地缺乏统一、优质、标准化的原料基地,农产品规模、品质有待提高。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相对薄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尚不稳固,制约了农产品品牌建设。三是缺乏公共品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品牌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导致优势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受到阻碍,很难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对策及建议

{1}形成品牌农业助推产业脱贫的发展理念

加强对品牌建设的宣传推广,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加深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的商品价值,进而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逐渐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生产加工,有效促进产业脱贫工作进程,并改善农民整体生活水平。

{2}健全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三项机制

一是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县委、政府每年听取一次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召开2次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每年年底前举办1次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和龙头企业参加的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以此沟通情况,促成品牌创建主体与相关职能部门直接见面,推动品牌建设各项举措的落实。二是建立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县财政设立农产品品牌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县域内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及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管理人员培训考察学习。三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将农产品品牌建设纳入县政府对相关部门和各镇办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镇办及服务部门进行奖励。

{3}强化品牌农业支撑能力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招商引资,提升龙头企业农产品的层次、规模和品质,夯实品牌建设基础。二是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扶持,逐渐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农利益联结新机制。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成一批稳定、优质、标准统一的农产品原料基地。

{4}充分调动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积极性

不断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提升龙头企业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增强品牌意识,增加整体收益。同时要从生产产品、品牌塑造、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以及后期营销等环节入手,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提升品牌效应,增加知名度、美誉度。

(作者单位:1.711400陕西省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2.711400陕西省柞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柞水柞水县龙头企业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柞水县文化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2021年柞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发展新农业 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陕西省柞水县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柞水县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活动
柞水县文化馆:柞水非遗保护传承又出新招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从社会实践议发展之策:举社会之力促精准扶贫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柞水用“三项机制”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