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西林场杨树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2019-08-08周广波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1期
关键词:马西白蛾尺蠖

周广波

莘县国有马西林场是在王奉苗圃的基础之上扩建而成,总场下辖田庄林区、余庄林区、一、二、三、四林区和武呈集等七个营林区48个林班西林场总场位于大王寨镇境内,纵跨大王寨镇、王奉镇和张鲁镇三个乡镇,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所处地理位置位于莘县西北重要风口,起着对莘县免受风沙侵袭天然屏障的作用,是国家重点公益型林场。马西林场始终坚持“营林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经营方针,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等服务功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林场的建设也带动了马西地区的林业生产,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莘县最大的林区,也成为了全县最大的木材收购、运输、加工、销售产业的集散地。近几年,我场承担了以中央财政为支撑的森林抚育项目,组织调查编写了2012年,2014年,2016年的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书,直接负责了数据调查、计算、汇总具体实施。我们采取的主要抚育方式为卫生伐、耕翻、修枝、施肥四项抚育措施。共完成森林抚育11000亩,其中:2012年完成5000亩,2014年完成2000亩,2016年完成4000亩;并顺利的通过了林业主管部门的验收。

一、马西林场杨树种植现状

生长量调查:每年和技术科同事测量并计算全場近百块标准地的树木生长量,取得了可靠数据,为全场的营林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了我的工作经验、提高了我的营林技术。

建立森林档案:2017年10月,根据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山东省林业厅的要求,国有林场改革必须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我带领技术科其他同志,在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林区为单位,整理建立了森林资源档案,档案详细记录了每个林区、林班每年造林时间及措施、森林抚育及生长情况,并通过了县、市林业局的验收。马西林场经营总面积为10855.753亩。

生长量调查:

每年和技术科同事测量并计算全场近百块标准地的树木生长量,取得了可靠数据,为全场的营林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了我的工作经验、提高了我的营林技术。

二、主要虫害的防治

1、春尺蠖:春尺蠖为鳞翅目,尺蛾科

在马西林场主要危害杨树,以幼虫危害杨树木幼叶、严重时将树叶全部吃光。1年发生1代,以蛹在干基周围土壤中越夏、越冬。在林场2月上旬至下旬,地表温度最近回升,当地表3-5cm处回升到0℃左右时,幼虫逐渐开始羽化;2月中旬后产卵,3月上、中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5月上旬幼虫开始老熟,然后入土化蛹。刚孵化出的幼虫主要依靠取食幼芽和花蕾为生,而较大的幼虫则以叶片为生,4-5龄虫的危害性最强,并借助风力吐丝危害附近其他林木;老熟后下地,在树冠下土壤中分泌粘液硬化土壤作土室化蛹,多分布于树干周围,低洼处尤多。春尺蠖的幼虫生长期短、食量大,对叶片、枝干的危害较大,主要在春季大量活动,发生期较早。灾害较轻时会对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发育;随着虫害的加重,会导致树叶大量枯萎、脱落,影响杨树整体树势,甚至可能导致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春尺蠖对林场树木的危害较为严重,一旦发生,很难防控,对林场的影响非常严重。从2008年以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人工高压喷药、烟雾机、及树干缠胶带方法进行防治。人工喷药,幼龄林还可以,中、成龄林由于树冠高,大部分林子高度达到25-30米,喷枪很难把药喷上去。烟雾机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环境空气污染大,不宜使用。最经济实用的就是缠胶带(两面粘的药用胶带),根据春尺蠖雌蛾没有翅膀,不能飞行,上树产卵只能爬行的特点,每年的1月中旬,在树干1.2-1.5米处刮平树皮,用胶带缠一周,使雌成虫不能爬上树产卵,只能在胶带下产卵,而幼虫孵化出后有胶带也不能爬上树冠取食,只能饿死,今年下雨刮大风掉下来的三龄幼虫重新爬回树上时受到了胶带的阻隔,难以上树,有效的减少了危害。这样连续缠上三年,从而大大降低春尺蠖的虫口数量。2015年缠了1500亩,4万余棵;2017年缠了3900亩;2018年冬季全场8000多亩林子全部防治一遍。2019年缠了6350亩,12万余株,目前春尺蠖的虫口已大大减少,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2、美国白蛾防治:鳞翅目、灯蛾科昆虫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在马西林场主要危害杨树,据我林场技术科历年观察:美国白蛾在马西林场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并产卵。幼虫5月上旬开始危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7月上旬,当年第1代成虫出现;8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可以同时发现卵、初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及成虫;8月中旬,当年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10月上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越冬蛹期一直持续到第二年5月。

除政府组织的飞防外,根据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我们采取了人工摘除网幕,捕捉白蛾成虫,以及生物防治,放飞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2013年,放飞防治面积2000亩,2017年,放飞防治面积3000亩。2018年,放飞防治面积6000亩,通过以上几项防止措施,有效控制了白蛾的虫口数量,在我场没有造成灾害。

3、杨扇舟蛾:鳞翅目,舟蛾科

杨扇舟蛾是马西林场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蛹在地面落叶,树干裂缝或基部老皮下结茧越冬。每年发生2到3代,第二年3到4月间成虫羽化。成虫一般栖息在叶片的背面,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大多数上半夜交尾,下半夜产卵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初孵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成苞,藏匿其间,以啃食树叶为生,削弱树势,影响树木正常生长。3龄后分散取食,开始逐渐散开,扩大为害范围,严重时会食光整枝、整棵的叶片。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进行越冬、越夏。

除政府组织的飞防外,要充分把握化蛹越冬、越夏的时机,此期间要加强人工防治,清除大量茧蛹,有效降低次年害虫基数,缓减危害程度。马西林场中杨树树体整体比较高大,无法对进行全面除虫,因此加强对茧蛹人工防治,事半功倍。同时要集中处理地面落叶,翻耕周围土壤,进一步消除蛹虫基数。另外,在成虫羽化盛期,进一步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利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成虫,或者通过人工采摘虫苞、虫卵,由于杨扇舟蛾初期的幼虫洗群集在一起,人工采摘可以有效减少虫口基数,缓减对杨树的危害;该类虫受到惊吓后会吐丝垂挂与树枝,此时可以直接震动树干,捕杀成虫。除了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群集性进行物理防治,还可以辅以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亩、青虫菌乳剂1-2亿孢子/毫升、阿维菌素6000-8000倍,或喷25%灭幼脲800-1000倍液。

4、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桑天牛是马西林场杨树主要蛀干害虫。成虫体黑褐色,密生暗黄色细绒毛;触角鞭状;第1、2节黑桑天牛色,其余各节灰白色,端部黑色;鞘翅基部密生黑瘤突,肩角有黑刺一个。老熟幼虫体长60mm,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节特大,背板密生黄褐色短毛,和赤褐色刻点,隐约可见"小"字形凹纹。在马西林场2年一代。

利用桑天牛的天敌啄木鸟,可以有效减少卵虫基数,因此要加强保护;还可以利用寄生蜂和白僵菌等,同样可以缓减桑天牛对杨树的为害;要加强对杨树定期的修剪处理,及时将出发生虫害的枝叶剪除,并统一集中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避免虫害的进一步扩散、传播;在成虫活跃产卵前,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捕杀,同时要结合物理、生物等防治等措施辅以药剂防治,常见的使用触破式微胶囊水剂200-400倍液,对杨树进行喷施;当进入产卵高峰期时,要对卵虫、初龄幼虫实施挖除,并使用铁丝对杨树木质部内部的幼虫进行刺杀;还可以使用长效内吸注干剂,利用YBZ-B型树干注射机,注入长效内吸注干剂,然后再兽用注射器注入注干剂对害虫进行治理。

三、马西林场当前杨树种植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我场目前树种单一(主要是黑扬Ⅰ—107.中林46.白杨派易县雌株),虫害严重,特别是扬尺蠖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发生,现正采用人工缠胶带进行防治。杨絮污染严重,每年的5月-6月份,杨絮象下雪一样白茫茫一片,还极易引起火灾。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信息闭塞:由于和外界缺少联系,造成林场信系闭塞,好的东西进不来,我们一些问题解决不了。缺乏和外界的信息交流,从而阻碍了林场的发展。

3、自2004年任林场工程师以来,虽然做了一些具体工作,总结了一些经验,但还有很多新技术、新的知识需要去学习、掌握,特别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更得不断用科技技术来装备自己,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为林场今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252400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国有马西林场)

猜你喜欢

马西白蛾尺蠖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心中那永久的思念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为尺蠖寻求庇护
美国白蛾生活史及其性诱集监测预报
一三○团春尺蠖的发生与应对措施
茶尺蠖性召唤行为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