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渔业的发展前景

2019-08-08吴红英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1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渔业水产

吴红英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并以低碳高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而水产养殖业要以专业化、集约化、设施化为特征的產业为发展方向,不能够单纯依赖一些指标来判断,比如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养殖面积、产量以及渔船拥有的数量等。为了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目标,要一直不停的创新渔业管理模式,开创以“平稳、绿色、高质、增收”为新形式的现代渔业,最终进行创新资源管理。构建适应我国渔情变化的新型渔业经营体系,建立渔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1、发展平安渔业,推行健康养殖

①进一步加强渔业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一是全面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发展生态绿色渔业的底线,考虑到养殖方式、产地环境及投入品使用的不同,应该提高质量保证,进行标准化养殖,符合“三品一标”的认证;推动建立产品质量体系,提高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及对属地的监管责任意识。推动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定,实施品牌强渔。二是保证水生生物的安全,及时进行监管,建设全面的水生生物的防疫体系,防止重大水生生物生出疫病,及时进行检测预防,加强对水产苗的监督,研发并推广使用渔用疫苗。在进行整治水产品药物残留的同时,要对养殖用药进行有效指导,以免出现违法用药的行为。

②加强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是制定科学的禁渔期制度,有利于保护渔业资源,也能对渔民生活有帮助,执法部门还提高了执法能力。对于禁渔期制度的推行,可以有效地降低捕捞强度,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保障生态安全等。渔业资源是典型的可再生资源,我国长江水域一直被誉为淡水渔业的摇篮,根据长江鱼类繁殖周期测算,对于长江流域的保护区,我国已经实行10年的永久全面禁捕措施。二是加大渔业水体污染整治。妥善处理沿海城镇、沿江两岸污水和废弃物,加强对江河、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预报。建设渔业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渔政巡航执法体系,确保渔业自然资源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继续做好人工增殖放流工作。既可以保护和增值渔业资源,还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修复日益衰退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2、发展绿色渔业,推进渔业转型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显示,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实施渔业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发展绿色养殖、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目前,渔业已经进入全新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全面提升质量与效益、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时期,加快养殖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以下养殖模式是发展绿色养殖,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最好实现方式。

①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它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渔双赢”的优势,具有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的作用,也有促进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作用,实现“以渔促稻、稳量增收的好局面,体现了渔业的多功能性,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仅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和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渔业向农耕文化与渔文化融合的方向发展。

②家庭渔场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主体,家庭渔场自身的优点,比如稳定的生产经营和适当的规模,最终有利于实现渔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促进水产养殖户的进一步使用,对于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对于多样化经营模式的家庭渔场,可以实行联合经营模式,最后发展成为综合渔业。发展家庭渔场要把渔业融入到大农业的格局中,为实现渔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将融合家庭渔场与新农村建设、生态旅游,使其成为新时期渔业转型发展的生力军。

③循环水养殖模式。这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是在传统养殖方式的基础上,实现了绿色养殖;优点是,减少污水排放,提高了养殖品种的产量及品质。

3、推广“全国远诊网”,建设鱼病服务平台

①“全国远诊网”建设初具规模。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工厂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生动物病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草鱼、对虾和虹鳟都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死亡率都很高,分别为90%、85%、50-100%。面对水产养殖业病害种类繁多、重大疫病发病率较高的情况,如果想要得到及时的准确判断,就需要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作用是使基层水产养殖户与水产专家进行有效沟通。当前已经建设的平台有国家级远程会诊平台、省级会诊平台和用户终端,数量分别为1、36和2000。在新建立的“水生动物远程诊断服务网”中,设有四个栏目,如“常见疾病”、“自主诊室”“专家诊室”以及“预防控制”等。“全国远诊网”是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最权威的专家资源库,组成部分是200多名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水平的水产专家。渔民在养殖的时候可以通过常见疾病,来总结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如果要进行在线诊断就要通过资助诊断和专家诊室。“全国远诊网”的推广应用,保证了水生动物病害的准确诊断,还为规范用药行为提供保障。

②不断提升平台服务功能。“全国远诊网”的推广应用,有效传播了科学防病、规范用药的技术方法,有效实施了点对点针对性服务。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自主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全国远诊网”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为方便和简化养殖户的使用,需要增加语音识别功能才能录入采集病例;二是如要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信息就需要增加问诊环节;三是进一步建设专家队伍和维护“全国远诊网”的数据,加大技术资料的收集,比如水生动物新发疾病的外来疫病的资料;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渔民对“全国远诊网”的认识,意识到可以通过网络免费享受优质的专家资源服务,推广和建设“全国远诊网”,可以对我国水产养殖和水生物防控有积极意义,还推动了渔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453000河南省新乡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渔业水产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加油!水产人!
水生动物免疫学及病原防控技术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