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有味道,并不如烟
2019-08-08尹世昌
尹世昌
提起1983年开始的央视“春晚”,国人谁个不知,哪个不晓——特别是从此连续的4年间,有两年获得了“全国电视(星光奖)特等奖”,一年获得“全国电视(星光奖)特别奖”。这些成绩与黄一鹤总导演及其团队开创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给全国亿万人民群众送去了大年除夕的“大礼”,带来了4个小时温馨又开心的享受。嗣后,“春晚”年年有新意,岁岁有不同,逐渐成了经典,成了百姓的最爱。黄一鹤总导演及其团队等电视人功不可没。
不过,亲爱的朋友,你可知道,在50多年前的1965年,有一台由工农兵组成的业余文艺晚会,在广播剧场实况转播后反响很好,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当时,我作为农民节目代表之一,有幸与黄一鹤老师“零距离”接触,至今仍记忆犹新。
回想多年前与黄一鹤老师的两次交集,我不禁感慨:往事有味道,并不如烟
1960年代中期,我从事群众文艺辅导活动,在海淀区文化馆统筹安排下,到永丰公社六里屯大队“蹲点”。我与社员同吃、同住、同活动,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培养文化骨干,排练了精干的小节目到田间地头演出——以蓝天作背景,用大地当舞台,受到社员们的欢迎。后来,这些节目经艺术再加工,参加了全区农民文艺汇演,多口词《阶级斗争永不忘》和表演唱《老两口学毛选》双双获奖。获奖后,大家的兴奋劲头自不必说,令人想不到的是,区文化馆姚宝仓馆长告知我:“电视台一位姓黄的老师,过几天要来咱六里屯看节目,你们作好准备……”听到这个特大喜讯,我感觉真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立刻跨上自行车,不顾一切地“快马加鞭”,以飞一般的速度赶回六里屯大队,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大家闻讯自然也高兴得不得了,大队长特批,拿出几个半天不出工,专门加班排练。但我深知,以这些农民业余演员的演出水平来说,能否“上电视”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感到压力巨大。
排练的第4天晚上,电视台一行3人在姚馆长陪同下来到队部小院,受到队干部和社员们的热烈欢迎。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黄一鹤老师——他30岁出头,中等个头,稳健、谦和、朴实,说话带些东北口音。同来的女编导姓邓,他们开门见山地对在场的人说:“我们是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大家不要紧张,充分发挥才能。我们几个就是专门从城里来的普通观众……”气氛一下子活跃了。当晚,除演出两个获奖节目外,还表演了舞蹈《女民兵》、女声独唱《洪湖水浪打浪》以及器乐小合奏等。总之,我们把自己那点“家底儿”抖搂了个干净,每个人都尽情地发挥出最佳状态。用大队长的话说,就是“吃奶的劲全使出来了”。表演结束后,黄一鹤老师兴奋地说:“好,非常好!谢谢你们表演的节目,让我们开了眼界……”然后,黄老师与大家握手致意。送走他们后,大家把我围在中间,眼巴巴地望着我,有的问:“他们怎么不表态呀?”也有的说:“没戏了……”我对他们说:“电视台对所看过的节目都要进行权衡和筛选……但不管结果如何,你们今晚的表现是最棒的!”其实,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毕竟做梦也想去电视台啊!
一周后,终于接到了令我们激动的黄老师的电话——“多口词”将代表农民与工人、解放军一道在广播剧场演出,并实况转播。黄老师在电话里又提醒我:“多口词是从部队的对口词发展而来,要注意语言节奏,一定要表达出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精气神,保持农民特有的纯朴情感……”黄老师一席话对我很有启发,使我在此后的文艺辅导工作中,更加切实注重农民的特质和特色,充分保持他们的朴实精神。
演出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根据电视台的要求,演员们在家里化好妆,穿好服装,兴奋地上了车,一路上兴高采烈,满车欢欣。不用说,农民演员们第一次上电视台万分激动,就连我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呀!大客车进入广播大厦西门,黄一鹤老师早在电视台门口迎接我们,大家排队鱼贯而入。经过一条甬道时,只见两边的办公室与一般的办公室不同,我好奇地小声问黄老师,为什么有那么多解放军值守?他低声地回答我四个字:“工作需要。”——于是我想起他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所注意的事项。
大家在指定的休息室落座后,晚会总导演邓老师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我们比在村里演得还要好,还再三预祝大家演出成功。我向黄老师提出,能否让我们走一下台?他不仅答应我的要求,而且亲自指导演员应从哪个边幕上场,让头一次上大舞台的农民演员做到了心中有数。有了如此充足的准备,正式演出开始后,大家果然即刻进入了状态,一点也不发怵。演员们个个精神饱满、声音洪亮、铿锵有力、一气呵成,没有一点儿“洒汤漏水”,在掌声中走下舞台。在后台,黄老师立即上前,热情地握了9个演员的手,祝贺他們表演圆满成功。黄老师特别对我说:“你们没有超时,而是恰到准时!”我才知道,电视节目的时间是精确到“分秒”来计算的。
我们凯旋大队部,不少社员拥向车门向我们祝贺。大队长兴奋地对我说:“看电视的人比平日多了好多,连南边永丰屯、北边皇后店的人也过来看——乌泱乌泱的人,电视机都被挤‘小了。”
多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黄一鹤老师的电话:“你们那个六里屯,还能出节目么?”原来电视台要录制一台学习毛主席著作专题节目,点名要我们的表演唱《老两口学毛选》。我去了大队部,见了大队长。他说:“问题不大。”在同志们的积极配合下,我又将原小乐队的人重新聚起来,为了提高伴奏效果,文化馆的两名音乐辅导老师临时“加盟”。节目排了两个晚上,恢复得不错,黄老师知道后十分欣慰。不过,他还嘱咐我,演员化妆要提高档次,不能再用棉花粘胡子……为此,我们还特意请来海淀区评剧团的化妆师支援。
演出场地仍在广播剧场,黄一鹤老师等电视人像以前一样忙前忙后热情接待。我们表演的节目比较顺利地达到了预期效果,而且一次通过……
回想多年前与黄一鹤老师的两次交集,我不禁感慨:往事有味道,并不如烟。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