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城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十三)

2019-08-08张永和

北京纪事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楷昆曲

张永和

昆曲旦角儿朱莲芬在《同光十三绝》这幅写真画中,他是扮演《玉簪记·琴挑》一折中的陈妙常,他也是十三绝当中唯一的一位昆旦。他生于1836年,死于1884年,寿享48岁。他是苏州人,跟时小福他们是老乡,他是被他的哥哥朱莲卿带到北京的。他的哥哥也是一位非常好的昆旦,朱莲芬的艺术造诣大部分是他哥哥传授的,他哥哥在三庆班做演员。朱莲芬从苏州到了北京以后,当时的昆曲已经比较没落了,受众不多,所以他也是昆曲皮黄兼学。但他更热爱昆曲,所以他在昆曲方面接受的知识更多,虽然他也是昆乱不挡,但更主要的方面是主攻昆曲各方面的旦角。成就也是在所扮演的昆旦方面。

昆旦方面成就惊人

朱莲芬在《同光十三绝》画像中饰演陈妙常

朱莲芬学艺成名以后,搭班搭得比较多,为什么呢?他在各班社主要是应工昆曲的旦角。他的天赋条件非常好,包括嗓子好、扮相好,而且擅于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还有一个很不一般的特点,他特别愿意和读书的文士交往。他喜读书,喜欢写字、绘画。另外,对于吹拉弹唱、丝竹乐器,也就是说,拉的丝弦的胡琴,吹的笛子、箫等乐器都很擅长,无所不精。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嗓子特别好,特别甜润,刚柔并济。他善于演出的剧目,有《玉簪记》的陈妙常,还有《牡丹亭》的杜丽娘,《喬醋》《水漫金山·灯戏》《思凡》等等这些个昆戏。他的演出,那都是好得不得了。再有一个,他这个昆旦是很讲究“对儿戏”的,也就是一折戏里有两个男女主角。因此他有一些和名演员的“对儿戏”,也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比如说,他和三庆班的名小生徐小香,有几出“对儿戏”,那好极了。最好的会让人拍案叫绝的几出戏,有《同光十三绝》图上画的,他演的《玉簪记》中“琴挑”。在这一折中,他扮演戴发修行的尼姑陈妙常和书生潘必正有一段婚姻爱情故事。潘必正由小生泰斗徐小香扮演,朱莲芬演尼姑陈妙常。潘必正借琴音以抒思慕之情,陈妙常以假嗔表达欣喜之意。戏真是好戏,文辞典雅优美,人物内心曲折,又有非常优秀的文本基础,所以朱连芬对此戏极为珍视,轻易不肯露演,非盛大堂会不肯出演此戏。此戏由朱莲芬、徐小香两人来演,确实相得益彰、珠联璧合。朱莲芬之陈妙常,扮相靓丽而文静、淡雅而妩媚,歌喉轻婉甜亮,念白急徐有致,步履轻盈、华彩四溢;徐小香之潘必正,儒雅倜傥、风流自赏,一身书卷气而又略呈呆气。两人传达内心感情,不欠不过、曲曲传出,与人物身份、性格、处境,丝丝吻合,因此朱、徐之“琴挑”被当时人称为无上神品。

再有就是和徐小香联袂演出的吹腔戏《奇双会》。朱莲芬扮演新妇李桂枝,徐小香扮演李桂芝的丈夫,县令赵宠。两个人的合作,把这一对新婚夫妇缠绵风趣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李桂枝的娇嗔依人,赵宠的呆傻真挚,令人拍案。可以说是丝丝入扣、纤毫不爽,人们评价极高。还有呢,就是跟徐小香合作的《牡丹亭》,他的杜丽娘,徐小香的柳梦梅,都被当下时人说为是神品。再有,他和著名昆丑杨鸣玉之间的合作也被人到处传颂。杨鸣玉是技艺绝佳的昆丑,他精湛的神技,我們下面在讲杨鸣玉的时候,再着重讲。他和杨鸣玉有一些戏,那也是好得不得了,最有名的就是和杨鸣玉合作演出的昆剧《活捉》。杨鸣玉演色狼张文远,他演荡妇阎惜娇。《活捉》这出戏是演死了以后的阎惜娇,也就是他演这个阎惜娇的鬼魂。功夫就在他演的这个美姝鬼魂上。要和活着的人不一样!演出的时候,他在台上,他那个“脚步”,他那个“圆场”,就好像是在水上漂一样,脚下轻盈飘荡、上身纹丝不动,就那么漂亮。在这个戏中有一个场面,他(阎惜娇)把张文远,用一条长带子从脖子上绕上并提溜起来,然后在舞台上,有三个“圆场”:正三圈,反三圈,而他那个脚底下的处理,那个迅速、那个轻溜,一般人是比不了的,有人说似是风打荷叶一般,飘飘摇摇,令人咂舌,令人佩服!而最后追随张文远而去的那个“下场”,步履轻捷,如水上浮萍,动而无痕,又像是风中薄雾,袅娜摇曳,从上场门向下场门快速冲下,如一团薄雾似的消失在观众面前。所以他和杨鸣玉两个人合作时,能把这出戏营造出一种阴森森的鬼气氛围,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比肩的。朱莲芬单独演的昆剧剧目,还有《寻梦》《三怕》《盘秋》《双拜月》《双沙河》等。有时逢堂会戏,受人邀请也演皮黄戏如《芦花河》《二进宫》《虹霓关》和《小放牛》等,虽然只是偶一露演,也是有相当高的水平。

涵养出一身的书卷气

朱莲芬不管是演什么戏,演昆旦中的闺门旦也好,正旦也好,贴旦也好,他身上都是有一股书卷气,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经常和文士在一起。他演出的场次不多,因为太喜欢读书了,他竟不大喜欢演戏,只有大的堂会戏,他才来演。在文化方面,他最拿手的是什么呢?他喜欢米芾的字,米襄阳的字,他不论是大字也好,还是小楷也罢,都写得非常漂亮。他和许多文士交好,特别是和他的同乡吴县潘祖荫交好深厚。

潘祖荫书法

潘祖荫的祖父、父亲、叔叔都是清朝的高官。潘祖荫也做到侍郎、尚书,官居一品。潘祖荫是书法家、金石文玩鉴赏家和书籍收藏家。潘祖荫的小楷写得特别好,因为他经常与潘祖荫在一起,在潘祖荫的影响下,朱莲芬利用潘家所收藏的“名迹法帖摹拟之,字乃益工”。他的大字、小楷、行草,越写越好,“得者珍如珠玉”。另外他不但字写得好,而且模仿潘祖荫的小楷,几乎可以乱真。潘祖荫的字当时最难求,最不肯赠人,就是让人看见也很难,只有托朱莲芬去求,或者直接求朱莲芬个人收藏的潘祖荫之字。后来就是能得到朱莲芬的字,也相当不容易了。时过境迁,20世纪40年代北京琉璃厂清秘阁南纸店尚存朱莲芬所书一横额,今亦不知下落,真是太可惜了。

朱莲芬寂寞的身后

朱莲芬有子数人,只一子朱天祥,习老生,是一个很不错的二路老生。朱莲芬收徒不多,其中诸如香是一个昆曲皮黄兼演的好二路演员,在舞台上生活时间很长。再有一个很有名的学生,便是昆乱不挡的大演员,青衣泰斗,有老夫子之称的出身于三庆班四箴堂科班的名伶陈德林。因为他是三庆班的学生,三庆班的名伶都是这批学生的教员,朱莲芬更是。朱的昆旦技艺,陈德林老夫子受益匪浅,学到了其中不少好的东西。齐如山在其《京剧之变迁》中说,陈德林最敬重他的这位老师朱莲芬,永远称朱莲芬为“莲二先生”,因为朱莲芬行二,故如此称之。

朱莲芬殁时年仅48岁,这是由于他看到所热爱的昆曲逐渐颓败,心中抑郁而伤。但是他若能晓得今日昆曲的红火,拥有那么多的观众,而且受到许多有文化的大学生的热爱,并且无论是在海峡那端,还是在大洋彼岸,都有那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爱好者、追随者,而成为高雅艺术昆曲的知音时,朱莲芬当亦会含笑于九泉矣!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小楷昆曲
单雯 昆曲国家一级演员
大同小异
——曾来德小楷展
昆曲史中流脉问题的学术检讨——以北方昆曲的名实为例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节录李白《古风》小楷册页
文征明最娴雅的小楷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书贵端庄与静穆——谈阚景荣小楷书法印象
洪亮主编《历代名家校楷系列》16本出版
补园和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