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的创新:国内首创“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
2019-08-08
中国经济周刊 2019年14期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前车水马龙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雨菲 摄
与夜间经济一起走红的是“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
上海此次打造“夜上海”的方案中,重点强调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而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
在纽约,夜生活办公室负责人被称为“夜间大使”;而荷兰、巴黎等欧洲城市,也有聘任的“夜间市长”。他们的工作,是负责统筹协调夜间经济的发展。
上海的“夜间区长”由各区分管区长担任,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则由各区招聘具有夜间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
截至目前,上海市已有黄浦区、杨浦区、徐汇区等区相继选出近20位来自商业企业、具有深厚行业管理经验的企业负责人作为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助各区“夜间区长”工作。
按照制度设置,把核心经营者与城市管理者放进一个“盘子”里,方便夜间经济活动的统筹管理。而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纳入管理層面,以简政放权激活市场活力,则促进企业潜力释放,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豫园股份总裁助理胡俊杰被选为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之一,他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说,作为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他主要是发挥好资源协调的作用,为政府和他所经营的豫园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豫园要努力响应政府引导,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利用好自身的夜间文化和旅游设施资源,打造多元的夜间特色文化体验活动,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艺术项目。”
上海市首位夜间区长、黄浦区副区长陈卓夫认为,“夜间经济本身最终是一个市场经济。最明白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要搞活夜间经济,企业是主体,而政府要做的是包容审慎的监管和服务。做好放开发展和规范引导管理并重,政府要打造的是适当的夜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