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麦克卢汉理论看《局外人》的口头媒介特征

2019-08-08李宇舒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局外人

内容摘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文学从印刷媒介阶段转向电力媒介阶段,在此环境下的西方现代文学反映出回归口头媒介阶段的趋势。本文将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学理论出发,以加缪的《局外人》为个案,主要从存在哲学与荒诞性、非连续性、共时性与同步性等方面阐释小说的口头媒介特征。

关键词:麦克卢汉 媒介学 《局外人》 口头媒介

19世纪末,西方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此电力使得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变。马歇尔·麦克卢汉表示,在电力时代,“电能打破了事物的序列,它使事物倏忽而来,转瞬即去”1,“一切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都结合起来,以电的速度产生内爆”2整个地球都由于电的出现而进行了爆炸性的改变和收缩。媒介是人的肢体的延伸,机械时代的媒介对人们进行了肢体上的空间延伸,而“电力技术使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3,庞大的信息量向人们汹涌而来,神经系统无法承受这样的冲击,因此只能对其进行“截肢”,“自我截除是中枢神经系统解压的直接手段。”4文学在这样的环境下从印刷阶段向电力阶段发展,产生了现代主义文学。虽现代文学与之前的传统文学同为冷媒介,但现代主义显然比之前的传统文学“更冷”。在此之前的19世纪西方还仍然是“视觉的、专门分工的、割裂的”5,电媒介使得人们再次回到印刷时代之前的口语时代,“电力时代的内爆还把东方口头的和部落的听觉文化带到了西方。”6,麦克卢汉说:“现在必须重新发现自己的口头传统,才能对付电力时代的挑战。”7。

本文将主要阐述《局外人》的口头媒介特征,从此也可窥见西方20世纪现代文学的冷媒介属性之一斑。阿尔贝·加缪发表于1942年的中篇小说《局外人》便是明显回归了口语阶段的文学,具有浓厚的口语特征。麦克卢汉表示:“存在哲学和荒诞戏剧表现反环境”8,“荒诞剧以戏剧手法表现了西方人新近的的两难困境:行为人似乎没有卷入自己的行为。”9。而《局外人》兼有存在哲学与荒诞哲学的成分,因此是解释麦克卢汉理论的极佳案例。麦克卢汉在书中表示:“书写倾向于一种分离和专门化的行为,我们很少有机会对书写行为作出反应,而且也没有必要对它做出反应。”10传统书写采用统一、连续与集中的书面语,笃定地描述着高清的内容,单方面灌输着知识给读者而不给予回应与想象的空间,参与度十分低。《局外人》则看起来不像精心构建的文学作品和书面文字,更像是主人公的喃喃自语和口头的即兴讲述:短而简单的句子,流水账般的琐碎和平淡的叙述,非连续的、马赛克式的概括,不作推理只有描写。媒介即讯息,表达方式本身就传达着内容。采取这样的叙述方式本身便是作品体现荒诞虚无的一个方面,從中表现出的反传统与反环境形式体现了口头媒介阶段的特点。

麦克卢汉表示:“电的作用不是集中化,而是非集中化”11,电力时代造成了非连续的特性,有着回到口语阶段的意识流特点。《局外人》一开头或许便会让习惯读传统小说的读者感到不适,不仅是因主人公对母亲去世的不可思议的冷漠态度感到惊讶,还有句子之间的不衔接感:“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12局外人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因此叙述主观而琐碎,逻辑跟随着主人公的意识流动,逻辑松散,联想自由且跳跃跨度大。这个开头毫无铺垫地说出“妈妈死了”,再进行了时间的猜测,接下来解释知道妈妈死了的原因是收到电报,而对时间猜测则是因为电报过于言简意赅,随即又对之前的话进行了补充,逻辑顺序来回跳转,如同未经充分考虑的喃喃呓语。再者加缪少用连接词,使得句子之间的关系更为微弱,萨特对此评价:“这种不连贯性是模仿时间的不连贯性”13,“我们从句子到句子,从虚无到虚无跳跃前进。”14不仅是句子的跳跃、逻辑与时间顺序的断裂,小说中的形象常常是空缺的,连最重要的主人公默尔索的外貌都不曾给予描述。这样的大范围留白使得读者不得不自行挖掘作品含义、想象人物形象,使得读者阅读时参与度更高。就如同麦克卢汉所言:“禅宗的艺术和诗歌凭借间歇的方式使人卷入其中,而不是凭借连接的方式”15。

德国古典美学家莱辛认为诗歌临摹事物的方式是动态的,具有时间中的前后次序,因此诗歌创作应化静为动。这种古典美学的表达方法便是麦克卢汉书中所讲的印刷媒介的序列性,一直被传统文学沿用。传统文学即便描写静态的事物,也绝不会直接展示事物的形态:一位西方传统作家若要描写一位战士的铠甲,便会通过战士穿铠甲的动作、以穿着顺序描述依次接连而来的部件。但麦克卢汉表示在电的速度下,“序列性让位于同步性”16,口头媒介与古典艺术的差别是具有着共时性与同步性。萨特称《局外人》中“每句话都重新开始。每句话都象是对一个姿态、一个物件摄下的照片。”17复杂庞大的铠甲得以直接陈列在读者面前。加缪偏爱将事物被动地、静态地展现,仿佛一张抓拍的照片、一句脱口而出的话、一个瞬间闪过的整体感觉。这仿佛在读者眼前直接扔了许多事物,读者目不暇接,只能迅速与整体地模糊看到物体的外表与现象。

《局外人》中除了非连续性与共时性之外,默尔索坚持人生在世不能说谎,保持着一种口头媒介阶段的真理式激情;默尔索对世间万物冷漠,因为他应付不来,只能麻痹自己的神经来保护它,这也印证了麦克卢汉表示在电力媒介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和暴露以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否则我们必死无疑。因此,这个焦虑和电力媒介的时代又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18以上论述都体现了《局外人》的口语属性,是电力时代回归口语媒介特征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22页

2(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5页

3(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103页

4(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59页

5(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68页

6(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68页

7(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40页  8(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14页

9(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5页

10(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100页

11(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56页

12(法)加缪著,柳鸣九、刘方、丁世中译:《局外人》,《加缪全集第一卷:鼠疫》,译林出版社2017年1月版,第3页

13(法)萨特著,施康强译:《<局外人>的诠释》,《萨特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14(法)萨特著,施康强译:《<局外人>的诠释》,《萨特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15(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10页

16(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譯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24页

17(法)萨特著,施康强译:《<局外人>的诠释》,《萨特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

18(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63页

(作者介绍:李宇舒,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局外人
儿童保护没有局外人
局外人:细节与象征的关系
琴(外一首)
石头记(外一首)
旁观者
前方到站通远门
“局外人”特朗普如何逆袭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做自己的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