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b学习风格理论在英语公众演讲中的启示和运用
2019-08-08方慧
方 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国商学院,广州 510545)
一、引言
21世纪是表达的时代,英语演讲能力被认为是国际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论是2008年杨澜作为申奥大使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承办奥运会的信心与实力,还是2015年马云在纽约经济俱乐部上向1200名商界领袖阐述阿里巴巴集团的美国策略和发展愿景,英语演讲已然是提升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形象,以及达成协议形成共识和树立共同目标的主要工具。如何提升英语演讲能力?如何写出具有感染力、说服力的演讲语篇,选择有效的演讲表达方式以达到演讲的交际目的和最佳演讲效果?围绕这些问题,近十年涌现出大量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英语演讲的教学与实践。截至2017年12月,知网有关英语(公众)演讲的期刊和学术论文达3000余篇。其中,大部分研究是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对优秀演讲语篇进行分析解释以得出有用经验,从其他视角对英语公众演讲做深入分析的则较少,目前鲜有结合学习风格与英语公众演讲的研究范例。本文基于Kolb学习风格理论,论述学习风格对公众演讲的启示,并结合英语演讲实例,探讨该理论在英语公众演讲中的具体运用。
二、Kolb学习风格理论
学习风格是指一个人对获取、处理和储存信息的习惯性偏好。对学习风格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而较为系统和成熟的研究则形成于八九十年代。最早系统提出学习风格的概念并对学习风格类型展开研究的主要有Dunn夫妇和Price(1975)、Kolb(1984)、Reid(1987)等。其中,体验学习专家David Kolb认为学习应该是由具体体验(感觉)、反思观察(观察)、抽象概括(思考)与主动实践(行动)所组成的完整过程,这一过程亦被称为“学习圈”。学习圈的第一阶段,即具体体验阶段,强调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者开阔思路,在“感觉”中学习;学习圈的第二阶段,即反思观察阶段的特点是重视细心观察,多视角、多维度地看待问题和理解学习内容;学习圈的第三阶段,即抽象概括阶段,注重思考、客观逻辑地分析问题;学习圈的第四阶段,即主动实践阶段,强调在行动中学习,注重实践并关注所学东西付诸实践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Kolb的“学习圈”理论后来发展成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实践四种适应性学习模式(Kolb, 1985,2005)。人们通过具体体验或抽象概括的方式来感知环境或把握经验,并通过反思观察或主动实践的方式进行信息加工或转化,这种把握经验和信息加工的个体习惯就形成了学习风格。Kolb把个体的学习风格分为发散型(diverger)、同化型(assimilator)、聚合型(converger)、调节型(accommodator)(见图1)。发散型和调节型学习者惯常采用具体的思维方式感知信息,聚合型和同化型的则习惯于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感知信息;发散型和同化型偏好对信息做出反思性加工,而调节型和聚合型的偏好采取主动实验的方式处理和加工信息。Kolb的体验学习是一种整体性的学习理论,涉及学习者的情感、知觉、思维和行为。从学习的完整性看,学习圈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都可以有质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需要重视的核心是学习者通常从学习圈的哪个环节进入,偏好从某个环节深化认知。换言之,是什么触发一个学习正因为关注学习兴趣的触发,认知深度的挖掘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Kolb学习风格理论越来越多受到国内外教育学界的重视,亦有将学习圈模型运用于教育教学和培训领域的研究实践(Drew、 Ottewill, 2002;谢洪梅, 2005)。然而,Kolb学习风格理论的运用范围远不及此,其对英语公众演讲的启示鲜有人挖掘并做系统阐述,本研究将对此做一初步尝试。
图1学习圈与学习风格类型 (Kolb,2005)
者进入学习状态,是什么驱使一个学习者刨根问底地探究,这是学习圈理论尤为关注的问题。
三、Kolb学习风格理论对公众演讲的启示
(一)学习风格与公众演讲
在演讲交流过程中,演讲者根据演讲目的将主要信息编码并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给听众,听众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将演讲清晰性和可接受性的评判信息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肢体语言传递给演讲者,即对演讲者提供反馈。事实上,演讲者采取何种演讲策略、选取怎样的演讲材料、以何种方式组织和传递演讲信息,这些无不受到演讲主题、演讲的目的和演讲者学习风格等因素的影响;而听众对演讲信息的理解、接受、吸收和转化也往往受到自己的学习风格、立场态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见图2)。理论上,每一位演讲者会依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偏好的信息组织方式和信息传递手段;每一位听众则依据自己的学习风格,接收和处理听到的信息,并以此影响自己的观念和决策。每种学习风格都各有其优势和可能的劣势,关键在于演讲者善于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意识到自身学习风格的特点,捕捉到听众乐于学习的“触点”和易于深入的“频道”,从而构建听众喜闻乐见、收获颇丰的演讲内容和方式。
(二)演讲者和听众学习风格分析
根据学习圈理论,可以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大致的分为四类:发散型学习者、同化型学习者、聚合型学习者和调节型学习者。在公众演讲中,不同风格的学习者——这里是指演讲者和听众——在感知信息和处理信息方面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心理学特征,致使他们在演讲主题、内容、框架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偏好。
图2学习风格与演讲交流过程
发散型学习风格处于学习圈的第一阶段,强调感觉和观察的融合。其优势在于:想象力丰富、善于发现问题和多视角地审视问题。这类风格的听众往往有着广泛的文化兴趣,偏好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获取观点,喜欢听到大量的具体例证,较为感性。这类风格的演讲者可能偏好归纳推理,并以此进行内容模式的安排。他们习惯于在演讲中讨论过往发生的事情从而建立起与观众的联系;通过展示自己的经历来建立演讲的可信度;采用生动的描述、具体的事例以及个人证言作为支撑材料;偏好情感诉求;语言形象、感情充沛;常采用可视化辅助工具加深印象。
同化型学习风格处于学习圈的第二阶段,强调观察和思考的融合。其优势集中于:善于构建理论、创建模式,能将大量信息进行有序排列,体现出内在的逻辑性。对同化型听众而言,清晰的解释比实践经验来得更为重要,因而他们更倾向于相信逻辑严密的理论或者概念,较少依赖从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方法。同化型风格的演讲者擅长逻辑推理,并设计出清晰的演说框架,常采用事实、定义、数据、专家证言和细致的解释作为演讲的论据材料;偏好于逻辑诉求;语言精练而清晰,表达清楚而易于理解。
聚合型学习风格处于学习圈的第三阶段,强调思考和行动的结合。其优势在于:善于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擅长决策并将观念付诸实际。聚合型听众看中演讲的逻辑性,喜欢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并寻找理论的实践价值。相比社会性和个人话题,技术难题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类风格的演讲者可能偏好演绎推理,并以此组织演讲内容。他们倾向于逻辑清晰的结构脉络,将概念、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演讲支撑材料多采用亲身实践的经验、实验及其结果;偏好逻辑诉求;语言追求准确、清晰且易于理解。
调节型的学习风格处于学习圈的第四阶段,强调行动和感觉的结合。其优势在于:制定计划、完成任务、尝试新的方法和富有冒险精神。具有此学习风格的听众喜欢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和新颖的观点,做决策多依赖直觉而不是逻辑判断,他们常借助他人的信息解决问题,并善于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这类风格的演讲者会灵活选择推理模式来进行演讲内容的组织,他们喜欢亲身实践的经验,在选取论据材料方面,依赖于个人证言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演讲主题常常另辟蹊径,见解独特;偏好情感诉求;演讲语言生动,感情充沛。
虽然不同风格的演讲者和听众在感知、处理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别,但Kolb认为这四种类型的学习风格不存在孰优孰劣的价值判别,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认识到不同学习风格之间的互补性,对于提高公众演讲技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学习圈对公众演讲的启示
Kolb(1984)认为,尽管人们都有自己偏好的学习风格,但是当学习内容的传递方式与“学习圈”相一致时,每个人的学习效果都将更为有效。由此可见,演讲者应当力求让传递信息的方式与听众的“学习圈”一致,以达到演讲的交际目的和最佳演讲效果。Kolb学习风格理论对公众演讲的启示至少有两点:
首先,演讲者需要清楚自己的学习风格,了解自己可能的忽略和缺失,避免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来准备和发表演讲。例如,发散型学习风格的演讲者往往不具备聚合型学习风格的特点,即演讲中常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聚合型学习风格的人则缺少发散性学习风格的那种语言的感染力和充沛的情感表达力;调节型学习风格的人往往依赖直觉和实践经验,易忽略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清晰的概念阐述;同化型学习风格的人则缺少调节型风格的那种灵活度和切实体验的感悟,从而难以使听众动情产生共鸣。
其次,由于任何演讲活动必须以听众为中心,演讲者除了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外,还需要了解听众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偏好。这是因为每一个演讲都包含两种信息:一种是演讲者发出的信息,另一种是听众接收到的信息,而这两种信息往往是不一致的。由于听众有各自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偏好,因此,“以听众为中心”就要做到让自己的演讲尽可能符合听众所偏好的学习模式,充分考量学习圈的每个维度,从而形成有效的公共演讲。
简言之,在准备和发表演讲的过程中,演讲者不可以己度人,过分偏重自己的学习偏好,而要适当兼顾他人的不同偏好。此外,听众分析除了要了解听众的人口学特征之外,还应当对听众的整体学习风格有个大致的把握,如此才能让演讲传递的信息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听众所吸收、理解、内化和运用。
四、“学习圈”理论在英语公众演讲中的运用
Kolb的学习圈理论强调有效的学习应当依次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具体体验(感觉)、反思观察(观察)、抽象概况(思考)、主动实践(行动)。然而,在公众演讲中,听众在接触到某个演讲主题时并不一定按照这样的顺序开启各自的学习模式,他们在对某一事物的认知上往往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在这种情况之下,演讲者应在组织观点、安排内容、选择论据和进行演讲表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主题和听众的关系,确定在哪里、如何去诉诸感觉、观察、思考和行动这四个维度,方能达到有效交流和影响听众的目的。以下结合TED经典演讲实例说明如何将学习圈理论运用于英语公众演讲当中。
(一)开篇和结尾设计
研究表明,听众更容易记住演讲的开篇以及结尾。按照Kolb的学习圈理论去设计开篇和结尾部分,可使演讲阐述清晰、印象深刻,易于被所有学习风格的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有效的演讲开篇应当做到以下几点:抓住听众的注意、说明演讲的重要性、建立演讲者的可信度、阐明演讲主题和预告演讲主体内容(Stephen、 Lucas, 2010: 103-109)。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模式选择和设计注意力捕手(attention grabber)。强调感觉模式,可采用引语、故事、幽默、修辞疑问句和令人震惊的事实和数据;强调观察模式,可通过演讲者的动作可视化辅助工具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强调思考模式,同样可以采用引语、修辞疑问句和令人震惊的事实和数据;强调行动模式,则可以采用直接疑问句和激发听众的行动等方式。其次,陈述演讲的重要性必须建立演讲与听众的联系,主要诉诸感觉维度。接下来,演讲者若通过展示其在某方面的资历与能力来建立信度,则诉诸于思考维度;若从自身经历出发作此信度声明,则诉诸感觉维度。最后,就阐明演讲主题和预告演讲主体内容的性质而言,这两个步骤都诉诸于思考维度。演讲的结尾有两大功能:发出演讲结束的信号和强化中心思想(Stephen、Lucas, 2010: 112-114)。其中,不论是使用提示语还是通过演示的方式来示意收尾,强调的都是观察模式。强化中心思想的手段则是多种多样的。强调思考模式,可以总结要点;强调感觉模式,可以采用引言收尾或者呼应演讲的开篇语;强调行动模式,可以激发听众的实际行为。以下辅以演讲实例说明学习圈理论在演讲开篇和结尾设计中的作用。
Hans Rosling被评为史上最受欢迎的TED演讲者之一,以他的一篇《亚洲崛起——如何以及何时?》(Asia’s Rise—How and When)的告知型演讲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演讲开篇和结尾的设计如何契合听众的学习圈以达到最佳演讲效果。该演讲的目的是准确推测亚洲什么时候会重夺其世界主导地位。首先,在确定主体听众为印度人以后,演讲者选定从感觉模式入手,通过展示自己在圣约翰医学院求学的经历来建立与观众的联系,配以幽默的修辞手段,使听众迅速打开学习模式,进入学习圈。接着,演讲者通过显示他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来建立可信度,并阐明演讲的主题和预告演讲的主要内容,这些步骤都诉诸于思考模式。该演讲的结尾巧妙地呼应了开头部分——学生时代自己世界观的改变,以强调感觉模式;接着通过可视化数据演示精确地推导出亚洲崛起的时间,强调了思考和观察模式。最后,演讲者采取了渐强式结尾方式,表示自己希望在第39届TED印度大会上做演讲,让听众们及时预订座位,诉诸行动模式。该演讲的结尾涵盖了整个学习圈,使得演讲发人深省,极富感染力,从而在观众中产生巨大的反响。由此可见,根据听众特征和学习偏好设计的演讲开篇和结尾能始终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能更好地传递中心思想,提升演讲效果。
(二)支撑材料的选择
支撑材料指的是用以论证和说明观点的信息。听众往往具有不同的学习偏好,或者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因而能够被不同类型的论据所打动。例如,处于学习圈第一阶段的听众容易被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包括案例、个人证言、专家访谈、人物佚事等材料所打动;处于第二阶段的听众可能喜好生动的描述或具有画面感的故事情节;处于第三阶段的听众往往取信于事实、定义、数据、概念解释或专家证言;处于第四阶段的听众则可能偏好对过程和方法的解释。一个演讲的支撑材料越丰富多彩,就越有可能吸引不同的听众。演讲初学者常常以己度人,支撑材料往往侧重于自己的学习偏好,这样就很难激发所有听众的倾听并阐释清楚所有问题。由此可见,使用各种类型的材料,才更有可能抓住并保持所有听众的注意力。
以《学校是否扼杀创造力?》(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这篇著名的TED演讲为例。英国创意和教育专家Ken Robinson爵士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支撑材料来论述他的核心思想,即“教育让我们丧失了创造力”。面对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和教育背景不尽相同的听众,演讲者同样选择从感觉维度入手,用一个假设性的例子揭露莎翁之父的一句话便能扼杀莎翁的创造力,以说明教育中保护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性,主要影响处于学习圈第一阶段的学习者。接着,演讲者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诸感觉模式),以及相关事实(诉诸思考模式)说明全球盛行的学科等级制度和教育体系产业化的种种问题,可帮助处于学习圈第一和第三阶段的听众消化所听到的信息。同时,通过展示公立大学的教育目标与当代社会文凭含金量降低之间的矛盾,以论证现行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这一主要观点,此处强调思考模式,能有效说服处于第三阶段的听众。在论述培养人才的三个原则时,演讲者选用了详细解释,充满画面感的个人经历和人物佚事等三个支撑材料,分别诉诸学习圈的思考、观察和感觉模式,迎合每个阶段的学习者的偏好并深化他们的认知。这是一篇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劝说型演讲,支撑材料基本涵盖了学习圈的每一个阶段。除了演讲者本身的人格魅力和演讲风格之外,其在支撑材料方面的精心安排使得演讲更令人信服、更具感召力。试想,一篇只有故事情节而没有事实数据、真实案例或者详细解释的劝说性演讲还能否达到说服的目的?而一篇只摆数据、事实依据和说道理的干巴巴的演讲又能否让听众内化所有信息并感染听众?
由此可见,支撑材料的选择和安排上应尽量涵盖整个学习圈,帮助处于各个学习阶段的听众更好地理解、记住和应用信息。据此,在演讲准备阶段,我们提倡加上一个“检验学习圈”的步骤,即检验提纲中各个观点的阐述是否涵盖学习圈的不同阶段。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将观点和支撑材料标注上对应的诉求维度。若发现忽略了某个阶段,就及时添加上去;若发现诉诸不当,如过分依赖某一种类型的材料,那么就加以调整,这样可以吸引所有学习偏好的听众的注意,以达到最佳说明或者说服效果。
(三)演讲措辞
巧用语言是增强演讲力度和效果的关键手段。有效使用语言应当遵循准确性、清晰性、生动性和包容性四大原则,分别诉诸学习圈的思考、观察、感觉和行动维度。演讲措辞必须涵盖整个学习圈,才能达到增加观点清晰性、激发听众情感和增强演讲包容性的主要目标。
语言生动形象,饱含情感,且不含偏见,采用拟人、隐喻、类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选择简单的语言和句式结构,能够有效激发发散型听众的倾听;语言准确而精练、清晰而具体,选择实词和熟悉的词汇,采用隐喻、对照、重复、类比等修辞手法,能够更好地影响同化型听众;语言准确清晰,易于理解,多用主动句,采用拟人、比喻、类比、对照等修辞方法,能够抓住聚合型听众的注意力;语言生动幽默、感染力强,且不含偏见,使用“我们”语言,而不是“你们”或“他们”语言,灵活运用比喻、类比、拟人等修辞方法,能更好地影响调节型听众。总而言之,覆盖整个学习圈的语言可以保证各种学习风格的听众充分理解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激发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词语描绘的画卷,增加他们的情感带入,使演讲更加有效。
五、结语
学习风格是公众演讲中重要的心理学特征,但是往往为演讲者所忽略。Kolb学习风格(或学习圈)理论对于英语公众演讲有着深刻的启示。笔者提出,演讲者应明确自己的学习风格在演讲方面所体现出的优势和弱势,避免一味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准备和发表演讲。此外,笔者认为,在演讲的准备阶段,应针对听众不同的学习风格偏好进行演讲布局,思考在哪些环节诉诸哪一个或者哪几个学习维度能更好地激发听众倾听和深化他们的认知。同时,演讲者应当尽量让选取的支撑材料和修辞手法涵盖学习圈的各个阶段,这样做能够让更多听众内化演讲的信息,并提高演讲的实际交际效果。Kolb学习风格理论为解构优秀演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它还为建构演讲语篇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南,其在英语公众演讲教学、培训和实践方面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和挖掘。例如,探索学习风格与英语演讲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将Kolb学习风格理论运用于英语演讲教学和培训的有效性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