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联集团全球供应链提升转型

2019-08-08◆孙/

上海质量 2019年7期
关键词:百联供应链物流

◆孙 伟 / 文

编者按

在6月18日市质协举办的第三期质量大讲堂活动中,百联集团副总裁孙伟围绕世界认可日主题,作了题为《让消费者更喜欢我们——全球供应链实现提升转型》的演讲,着重分享了百联集团全供应链发展规划、智能物流赋能效率提升、供给侧终端升级方面所做的实践和探索,对相关企业提升消费体验、加强供应链管理,助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具有借鉴意义。

百联集团全供应链发展规划

百联集团是上海市市属的大型国有企业,由上海第一百货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和物资集团四大集团合并成立,是中国最大的多元化零售集团企业,拥有百联股份、友谊股份、物贸中心、华联超市、第一医药和联华超市等 6 家上市公司;旗下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如第一百货商店、永安百货(华联商厦)、东方商厦、华联超市、联华超市、妇女用品商店、第一医药、蔡同德药房等。百联集团创造了很多行业第一,比如1917年全国百货最早在百联集团旗下开创;友谊南方商城是中国首批购物中心;国内第一家小镇形式的国际化奥特莱斯广场;连锁百货销售规模全国第一;标准超市销售规模全国第一;等等。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百联在供应链建设中的一些规划以及探索。

百联集团希望通过五年规划,建设客户化、专业化、国际化和互联网化的全渠道商贸企业。全供应链发展规划,重点介绍一下超商板块里五大自建供应链及海外资源的各项建设。五大自建供应链包括生鲜品类的蔬菜水果、肉禽水产和加工品类的鲜食工厂、面包工厂、南北货,在海外则布局搭建了全球供应链团队,建设全球寻源数据库平台,逐步推进海外直采。

核心品类需要深度掌控,因此五条供应链一定要自建。具体怎么做呢?比如蔬菜水果供应链建设,百联集团优化了现有产地直采基地,持续拓展优质基地,建立产地买手体系,实现了源头直采;建立直管基地,形成管理体系和标准,打造安全、高品质和差异化的蔬菜水果产品;在核心产区建立高质量的自有品牌产品,孵化具有高竞争力的自有品牌。

构建了自建供应链,还要保障供应链的核心能力,提升供应链价值。我们一方面以先进标准为引领,充分发挥认证“拉高线”作用,共建行业新标。以新鲜水产品为例:作为老百姓菜篮子的核心工程之一,活鱼是普通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购买频次较高的日常餐桌菜。2006年曾经发生过多宝鱼药残事件。针对类似痛点,百联计划与卓越的全产业链活鱼养殖企业进行合资合作,从饲料、鱼苗培育、全阶段养殖到售卖环节的全面控管,打造安全活鱼第一品牌。通过放心鱼品牌的建设,共同塑造商超活鱼产品控管和销售服务的标准,提升商超活鱼销售的行业标准。目前,百联已经走出了第一步,通过基地考察选择了重点合作商,第二步将协助上海相关部门打造活鱼的追溯体系,第三步会扩展渠道,和政府相关部门深度合作,推动品质安全工作。通过建立行业新标准,百联希望能改变目前上海市活鱼产业链缺少标准、鱼龙混杂的现状,让出现在老百姓餐桌上的鱼都是真正的放心鱼。

另一方面,百联在联华股份还实践了全业务链的追溯平台,比如有代表性的是联华股份成为上海市首个完成猪肉追溯的超市,且率先完成了对407家门店(标超直营门店373家、世纪联华34家)的猪肉销售追溯码信息使用全覆盖。这样的话,消费者可以根据打印在产品标签上的追溯码,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查询品名、条码等信息在网上追溯查询。同时,百联正在策划农产品溯源云平台,这个平台以产品数字身份管理技术为核心,涵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物流、召回以及质检等模块助力企业产品品控信息化管理,塑造企业品牌影响力,打造365度全方位的溯源。

自建供应链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加工工厂。对于鲜食、烘焙、熟食等需深加工的商品品类,为更好地管控原料采购到生产制作环节,百联集团全部规划工厂自建自投,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全程可管控的加工食品。加工工厂供应链发展规划,充分加强了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围绕质量安全活动链,包括物料提供、工厂生产、物流链、终端零售和消费者等,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做到全过程的严格管控(见图1)。

全球供应链发展如何做?目前主要是三个方面协同推进的。一是百联和海外资源全面合作,建设全球供应链。目前重点推进和欧洲中小供应商的合作:一方面与意大利慢食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另一方面和M-industry进行重点合作,成立国际采购团队,优化直采业务,并通过国内加工中心进行分割、加工和包装。二是建立一个集团层面的全球供应链直采组织,对内整合各业态公司需求,形成内部供应链信息整合窗口和平台,对外推进集团统一集采模式,优化海外采购或战略合作的全流程。三是搭建全球商品数据洞察平台,汇集全球优势品类、优秀品牌或热销特色商品,同时为全球供应链直采组织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围绕全球供应链,我们同样采用了“拉高线”的做法,充分发挥认证的作用。通过建设全球寻源数据库平台,构建进口采购、海关检验检疫、全程物流链及销售的数据流,数据化控管全球供应链体系,最终结合业务积累,形成优安标准,依托优势品类,结合行业标准,推出更高级别的优安认证。

打造智能物流,赋能效率提升

高效物流是供应链效能提升的关键元素之一。为了提升效率,百联准备着重围绕物流体系、物流服务平台、大数据网络打造智能物流。

图1 加工工厂供应链质量保证

物流体系,是以新零售计划为基础,从供应链物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对新零售门店运营高效灵活的支撑。从上游来讲,我们重点围绕国际采购物流、国内采购物流、跨境物流服务和全业态云库存,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库存统一。对中游,重点围绕仓配一体化、智能分仓和供应链物流优化,使百联的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商品品质更高、信息更准。对下游,一方面围绕店仓结合和多仓联动,构建“店仓+社区仓+微仓+快递柜”的最后一公里多仓联动网络,另一方面整合同城配送资源,打造即时达、当日达、次日达、预约达、个性化定制配送等多种配送模式,真正实现端到端的业务体系。

物流服务平台方面,我们将其定位为百联零售业态转型的一部分,以科技型、创新型供应链物流服务为重点,提升物流对各产业的服务和支撑能力。在物流服务方面,百联集团拥有长期的积累和优势,既拥有一批物流地产(如生鲜集散基地、物流园区等),也已经积累了大宗商品智能物流服务经验。

大数据网络方面,百联智能物流是基于零售商品和网络优势,不仅服务百联自身的业态,还要力争成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然后成为商业零售行业首选的专业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服务商,为多种业态提供优秀的综合物流服务和多层次的增值服务。整个仓配一体化管理,包括入仓物流、仓内物流、配送物流、服务物流和返货物流,最终形成一体化物流管理。

供给侧终端升级

供给侧改革对于百联来说,最终还要实现终端的升级。在终端升级方面,百联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实践。一是通过品牌领军,进行变革拓展。落实打造“上海购物”品牌的要求,不断提升百联集团品牌的能级和美誉度。二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断推进业态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三是质量领先,服务提升。响应“上海服务”和“上海购物”品牌战略,推动相关企业加快创新转型。四是标准领跑,管理来增效。优化企业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通过一些国际认证来拉动内部的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效益。

以商超新型零售门店为例,我重点讲一讲业态创新的思路。新型商超门店将会实现数字化的消费者、线上线下同货同价、线上渠道与实体门店打通、场景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便捷和体验。通过“人-货-场”,以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作为支撑,重新定义新零售,最终要实现经营消费者全渠道的一体化、商品及供应链全渠道一体化、线上与线下渠道交付体验一体化,以及内容与服务的全渠道一体化,满足消费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我们认为,“人”也就是消费者,是可以经营的,因此我们称其为经营消费者,通过身份自动识别、动态监测、行为追踪、偏好分析、数据记录等过程,可以进行360度精准画像、全链路“可识别+可追踪+可触达+可服务+可洞察”,最终实现“可经营”。“货”指全渠道同货,包括线下体验线上消费、全业态云库存共享、商品信息全程可得等。“场”指场景融合联动,包括多元消费场景融合构建、线下场景融合线上元素、全流程数字化运营管理。

围绕商超终端,针对百联核心的中产消费者,百联为未来商超领域设计了五大核心消费场景——定期囤货、休闲消费、一日三餐、日常补给、即时消费场景,计划着重开发精品生活鲜超、全食市集(第一家探索店在浦东张扬路,RISO系食)、多元标超、便利店(逸客,与阿里巴巴合作)、会员折扣卖场。

而对百货终端,我们将持续推进实施“二三四五”供应链建设(见图2),以核心供应链模式的创新转型为依托,持续推动业态创新。比如价值折扣百货,上海五角场悠迈生活广场,是创新转型的第一家探索店。另外,我们还计划在全国省会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发展的奥特莱斯。

图2 百货业态供应链模式转型

猜你喜欢

百联供应链物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零售业商业模式转型思考
阿里巴巴集团与百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但暂不涉及资本层面
阿里巴巴集团与百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但暂不涉及资本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