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南泉林场A PF-I型诱剂诱捕器对松墨天牛防效调查

2019-08-08苏圣淞陈桂芳刘明阳

现代园艺 2019年13期
关键词:巴南区松材羽化

苏圣淞 ,陈桂芳 *,刘明阳

(1四川省自贡市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中心 643000;2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3重庆市巴南区南泉林场)

南泉林场是重庆市巴南区4个国有林场之一,辖区的国有林地1200hm2,其作为重庆市主城区南部重要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空气、森林防护、物种保育和森林游憩等多种服务功能[1]。巴南区南泉林场于2011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此后松墨天牛在以松树林为主要林分的南泉林场广泛分布,虫口密度较大,造成松材线虫病疫情的蔓延,引起松树林大面积枯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南泉林场的生态屏障作用。

松墨天牛(Monochumus alternutus Hope)属鞘翅目(Coleoptera) 天 牛 科 (Cerambycidae) 墨 天 牛 属(Monochumus),是松树的蛀干害虫,同时也是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病原(Bursuphelenchus xylophilus)媒介昆虫[2,3]。为进一步加大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的防治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传播蔓延,巩固、提高防控成效,根据国家林业局有关要求,重庆市林业局于2013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APF-I型松墨天牛高效化学引诱剂(简称APF-I诱剂)及诱捕器防治推广示范工作[4]。在市森防站统一安排部署下,南泉林场从2013年开始部署松墨天牛诱集诱杀防控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APF-I诱剂及诱捕器: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统一采购配备,由福建省厦门三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诱捕器布点。松材线虫病发生林分平均3.33hm2挂1个诱捕器(相邻诱捕器间距约200m)。非发生林区可6.67hm2挂1个诱捕器(相邻诱捕器间距约300m)。面积小的孤立小班,应尽量挂在林分中心位置[5]。根据诱捕器布点要求,在南泉林场各辖区松林内共布置103个点,包括李家沱9个、花溪21个、龙洲湾29个、南泉44个,分别安装APF-I型诱剂诱捕器。

1.2.2 诱捕器挂放要求。诱捕器悬挂高度以其底部距离地面以2.0~2.5m为宜,悬挂在林间开阔、通风良好地带。诱捕器悬挂后固定稳当,避免掉落。诱捕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回收诱捕器,妥善存放。

1.2.3 诱芯更换、观测记录及收集天牛。①诱芯更换:诱捕器布设及诱芯更换时间见表1,按每年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更换诱芯,前后浮动时间不超过1d。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第1次布设的时间分别为4月30日、4月28日、4月27日、5月2日。更换下来的旧诱芯不得随意丢弃,及时装于塑料袋内密封回收,交巴南区森防站集中处理,避免影响诱捕效果和造成人为传播疫情。②诱芯储存:未使用的诱芯需在-20~10℃范围内密封储存。③观测记录:每次更换诱芯时,认真检查每1个诱捕器运行是否正常,有无损毁(如有损毁应及时报告,尽快更换),清查集虫瓶内的天牛数量,并做好记录。④收集天牛:每次更换诱芯收集到的天牛全部回收,交巴南区森防站登记后集中存放。野外可携带清洁的塑料桶(壶),放入适量工业酒精,用于临时存放诱捕到的天牛。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墨天牛成虫年消长动态

南泉林场松林间松墨天牛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10月中下旬结束。松墨天牛成虫在林间开始出现时即有较多的数量,即成虫羽化始期和始盛期重叠,约为5月中上旬;羽化盛期约从5月下旬~6月下旬,历时约30d;羽化盛末期持续时间较长,约为6月下旬~9月中旬,历时约80d;羽化末期则历时较短,约15d;至10月中下旬逐渐进入越冬期,松林间能诱集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逐渐减少。如图1所示,2014年与2015年南泉街道松墨天牛成虫消长动态相似,但2015年诱集的松墨天牛成虫总数有明显减少,且松墨天牛成虫的消退期明显提前,提前了约20d。

表1 诱捕器布设及诱芯更换时间安排表

2.2 2014~2017年松墨天牛成虫数量变化

图1 2014~2015年南泉林场南泉街道松墨天牛成虫年消长动态

南泉林场2014年单个诱捕器年均诱集松墨天牛成虫212.44头,2017年诱集88.22头,林间松墨天牛数量降低64.96%,年均减少21.65%,即在林间布设了诱捕器后,松墨天牛成虫虫口密度显著降低,如表2。

从总数上来看,南泉林场2015年诱集的松墨天牛总数较2014年减少47.73%,2017年较2016年减少46.35%,诱捕器对松墨天牛成虫的防控效果十分明显;但2016年较2015年却有明显反弹,所诱集的天牛数量不降反增,增长率达24.97%,如图2。

表2 2014~2017年南泉林场辖区内各街道诱集松墨天牛成虫统计表

图1 2014~2017年南泉林场松墨天牛成虫柱状图

图2 2014~2017南泉林场辖区各街道年平均诱集松墨天牛数量变化

如图3所示,李家沱2016年单个诱捕器年均诱集的松墨天牛数量较2015年增长59.72%,花溪2016年较2015年增长18.91%,龙洲湾2016年较2015年增长9.81%,南泉2016年较2015年增长32.29%,南泉林场所辖的4个林区2016年单个诱捕器年均诱集数量较201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总体增长28.32%。

由表3可以看出,2015年南泉林场因其他原因致死松树高达15416株,因其它原因致死的松树数量较2014年与2016年高出50%以上。2015年大量增多的非松材线虫致死松树为当年羽化成熟的成虫提供了更多的产卵场所,从而导致了2016年松林间松墨天牛成虫的虫口密度显著增多。

表3 2014~2016年南泉林场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统计表

3 结论与讨论

(1)巴南区南泉林场松墨天牛成虫羽化始期和始盛期重叠,约为5月中上旬;羽化盛期从5月下旬~6月下旬,历时约30d;羽化盛末期持续时间较长,约为6月下旬~9月中旬,历时约80d;羽化末期则历时较短,约15d;至10月中下旬逐渐化蛹,林间能诱集到的成虫逐渐降低。这与杨洪等[6]报道的重庆市松墨天牛自然发生规律相符。

(2)南泉林场自2014~2017年每年在松林间布设APF-I型诱剂诱捕器,松墨天牛成虫的虫口密度大幅降低,有效抑制了松材线虫病疫情的扩散。从单个诱捕器年均诱集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来看,2014年年均诱集松墨天牛成虫212.44头,2017年诱集88.22头,松墨天牛成虫数量减少64.96%,年均减少21.65%;从每年诱集的成虫总数来看,2015年诱集的总数较2014年减少47.73%,2017年较2016年减少46.35%。

(3)虽然2015年因气候异常等其他因素导致枯死松树增多,引起了2016年松墨天牛数量反弹,但从总体来看,2017年松墨天牛数量较2014年仍大幅度降低,说明诱捕器诱集诱杀松墨天牛有较好的防效。

猜你喜欢

巴南区松材羽化
悼留民兄
巴南区科协专题研究区农技协联合会工作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不同海拔高度松褐天牛羽化规律观察初报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暑假乐开花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