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径探究

2019-08-07张金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

张金强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郑重提出我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展开工作部署。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如何把握乡风文明内涵,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究。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新时代;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新时代下,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文明乡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1 深刻认识新时代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郑重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指出,“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齐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2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相对于城市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农村;相较于物质小康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可以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短板中的短板。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快补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块短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精神保障。

1.3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经济取得飞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尽快化解农村文化产品供需矛盾,着力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养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1.4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乡政村治”,乡镇党委政府是党和国家的最低一级组织,农村实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用道德的力量对农村、农民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这是推行乡村德治的重要途径。指导各地农村修订村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其中,用农民群众自己定的规矩管理农村群众,改进农村基层自治方式。

2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集体观念日渐淡漠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原有的“大锅饭”被农民个体经营所代替。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和各种税费后,大部分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被大大地削弱。农民要么在家种田,要么外出打工,农门对于村两委的依赖性越来越弱,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也被大大地削弱。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也进入了农村地区。一些农民的世界观、荣辱观发生了改变。一些农民社会公德意识缺失,随意倾倒垃圾、污水等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在农村地区司空见惯。

2.2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

近年来,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文艺下乡演出等活动,全面推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仍存在供需错配的问题。许多农村的农家书屋建成了,却没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书籍报刊陈旧老化,常年得不到更新。农村群众吃过晚饭后无所事事,要么聚集在一起打牌赌博,要么在家观看電视玩电脑,缺少文艺节目的熏陶。

2.3 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不力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根基在农村,中国的农村承载了中华文明的主线、乡土文脉的精髓。中国传统村庄的房屋布局、空间坐落都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中国的乡土文脉就隐藏在这一幢幢传统房屋里。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村地区都进行了新农村改造,许多农民住进了楼房,传统房屋遭到了拆除破坏,传统村落日益稀少。与传统村落一起消失的还有很多农村手工技艺和农村传统习俗。

2.4 陈规陋习仍然存在

在农村地区依然存在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农民群众普遍存在着讲究排场、盲目攀比的心理。有的人办红白喜宴动辄就是三五天,还要邀请文艺团体进行演出。有的人平时不好好孝敬自己的长辈,等到长辈去世后却大办丧礼。有的人出嫁姑娘,张口就是大额彩礼。种种婚丧陋俗的存在,不仅加重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还败坏了社会风气。

2.5 不良势力不断侵蚀

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形势不容乐观。宗教势力不断向农村渗透,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妇女成为教徒教众,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党委政府依靠宗教势力开展农村工作的现象。各种邪教势力也打着宗教的旗号蛊惑农民参与。封建迷信在农村沉渣泛起,部分农民患病不信科学信迷信,损失了钱财、影响了身体。同时,农村宗族势力有所抬头,操纵村两委基层选举,将集体利益据为己有,部分成为村霸,称霸乡里,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 新时代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工程。我们要以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切实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3.1 以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为根本,进一步把握农村意识形态主导权

3.1.1 做好党的理论学习宣传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要结合基层党员冬训、“百姓名嘴”基层巡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采取组合式、嵌入式、互动化、接地气的方式,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农村党员群众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1.2 做好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人的头脑,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消极错误和腐朽的东西就会侵入。要持续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作品。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节日展风采”主题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发展,传承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把活跃在农村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把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会演、戏曲进乡村、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3.2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阵地建设

3.2.1 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党中央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要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工作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精神风貌。

3.2.2 抓好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

针对农村地域广阔、居住分散的特点,在村头路口、文体广场、礼堂祠堂、综合服务中心等场所,通过设置文化墙、宣传栏、公益广告等形式,广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在耳濡目染中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要建好用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招募培训农民志愿者提供服务。定期更新农家书屋书籍,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进一步加大农村道德讲堂建设力度,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的标准流程,定期开展富有仪式感的讲堂活动,让农民群众从参与中受教育、得鼓舞。

3.3 以先进典型选树为抓手,进一步弘扬乡村正能量

3.3.1 大力度选树农村道德典型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创建、邻里节等活动,大力宣传展示农村群众的美德善行,用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

3.3.2 大力度培育“新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积淀了我国乡村基层治理智慧,在维系地方社会的文化、风俗、教化和乡土社会有效运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大力度培育“新乡贤”文化,广泛开展“举贤”“颂贤”“用贤”三大系列活动,引导新乡贤们带头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带头简办红白喜事,带头抵制陈规陋习。探索“乡贤+”工作模式,按照乡贤能力特长,指导基层试行组建乡贤智囊团、文艺团、说和团等组织,发挥不同领域乡贤在服务本地矛盾纠纷调解、乡风文明督导等方面的作用。

3.4 以农村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突破,进一步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3.4.1 开展农村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针对农村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要组织开展农村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为依托,开展乡风评议,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要强化农村殡葬市场专项整治,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依法打击黄赌毒黑拐骗,使农村社会风气更加清朗。要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依法规范农村宗教事务,着力解决农村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3.4.2 开展农村移风易俗系列活动

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倡导绿色生活,组织农村群众从生活垃圾治理等身边小事做起,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科学健身、全民健身。宣传普及社会交往、公共场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引导农村群眾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

4 结语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一同努力,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J].乡村振兴大家谈,2017(01).

[2] 夏梅花.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
高庄镇: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
白沙埠镇:争当移风易俗“四大员”
合川区双凤镇:移风易俗有妙招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时期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创新
谈谈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对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几点思考
结婚也要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