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四读”

2019-08-07欧春梅

读写算 2019年7期
关键词:诵读古诗

欧春梅

摘 要 古诗的习得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及素质,它能深刻了解历史,陶冶情操,培养优良的个性品德,并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精于写作。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训导学生:(1)了解时代背景;(2)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思想;(3)精读作品的本身;(4)批判地继承吸收。

关键词 古诗;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181-01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诗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阶段必背古诗75首。怎样教学生读这些经典诗文?我的经验是古诗要“四读”。

一、读诗题观大意

这75首古诗多数题目相对简单,朗读诗题就已经知道古诗要写什么。《风》、《蜂》、《咏柳》,题目简单明了,读诗题就能明确作者是要写什么。有的诗题概述了诗人要寫的事件,如《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有的诗题表明了作者的心境,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悯农》;有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如《春夜喜雨》、《观书有感》;有的则告诉了读者写诗的背景,如《寻隐者不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读诗题,不仅仅是告知学生我们要学什么诗,而是要通过诗题,向学生传递一种关于这首诗的信息。所以读好诗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不能一带而过。

二、读诗句解句意

古诗是要朗朗成诵的。《古今图文集成·学行典·训学斋规》云:”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读诗首要读正确,特别是古诗中的多音字、通假字,误读了,势必导致误解。如《敕勒歌》诗中“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的音和义。《长歌行》诗中“焜黄华叶衰”,“华”音义都同“花”,“衰”诗中读“cuī”,意思是凋谢,凋零。

再读准确停顿。古人写诗是要求平仄的,所以古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准确停顿,适当换气,才能读出诗的抑扬顿挫,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来。

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朱子语类》云“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读得熟了,不懂的自然就懂了,已经懂的,越读越有味了。

三、读诗人悟诗情

触?生情,作者总是有感而发。读诗悟情,读出诗的感情。我们从“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中读出袁枚对牧童的喜爱,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出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读出杜甫对友情的珍惜。

诗言志,在读诗的时候先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的一首写景诗,初始学生读出了诗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当学生读到苏轼的生平时,特别是读到“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6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时,学生恍然大悟,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人身为父母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自豪之感。

《江雪》一诗,初读课文,学生读到的是冬天的寒冷,诗人的孤独之感;了解这是诗人一再被贬,流放永州所作之后,学生读出了悲愤之情;再读背景,知道诗人后又被启用,壮志得酬之后,学生感受到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孤独中又读出了淡淡的喜悦,充满了希望。

四、读诗文品韵味

读诗不仅仅是为了“读出来,背出来”,而是要在朗朗成诵中品出诗的韵味,就是前面所说的诗要“越读越有味”,渐渐的,它就融进了你的骨血里,当相似的场景,相似的情节出现在你眼前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吟出某句诗。这几年好像蛮流行赏樱花,当你走进樱花园,看到满眼红红白白的花朵时,“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是不是已经脱口而出了呢?我记得《红楼梦》里面宝黛一干姐妹们谈起诗的时候,总是说在哪首哪首诗里面可以看到哪首诗的影子,借鉴了哪首诗的写法。可见古人写诗也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就有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我们品读诗文,能够从诗中读出作品的特点,诗的故事出处,诵读才算进入了一个境界,才算品出了诗的韵味。

当你把诗读到了这个境界时,写诗的冲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是个爱诗的人,我的许多小诗就是这样,在走路上班的时候,在饭后散步的时候,在与群友打羽毛球的时候,就想起了某句诗,再一琢磨就成了两句。我的学生们在反复诵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之后,有一次我们沿着小东江步道骑自行车,他们突然就来一句:千福塔下江水东,绿水如玉山如龙。大家看着江边的景色一琢磨,又凑成一句:樱花几树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诗句虽粗浅,摹仿的痕迹也很重。但胜在随感而发。要知道,他们还仅仅是三年级的孩子呢,连韵律都没学过。

古诗如此“四读”,才能越读越有味儿。

猜你喜欢

诵读古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古诗鉴赏,你不得不熟知的答题模式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隋·智永正书《千字文》集古诗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