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烧钱季”:你实现“暑假自由”了么?
2019-08-07高歌
高歌
暑假来临,紧张了一学期的孩子们期待着假期能够“自然醒+任性玩”。然而不少家长却高兴不起来,如何将长达两个月的假期安排得有趣、有料、有味,让人大伤脑筋,而这还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支撑。去年,“月薪三万却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引发舆论热议,今年,“暑假自由”又成为新热词。在不少家长心中,暑假早已成为“烧钱季”的代名词。
辅导班成“烧钱”标配
记者走访发现,暑假一开始,各类培训机构纷纷推出了暑期课程优惠套餐,生意十分红火。
记者来到一家英语培训机构,隔着落地玻璃,可以看到几个小学生在跟外教上英语口语课,家长们在休息区等候。其中一位2年级孩子家长牟女士告诉记者,一门外教口语课暑期共十节课,每节课大约3个小时,需要交纳6000多元,“外教课价格偏高,但是能让孩子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基础,狠狠心就让孩子上了,这里还会组织一些主题活动,看孩子学的还是挺开心的,这钱花得也值了。”牟女士告诉记者,除了英语,孩子暑假还报了舞蹈班、小记者班和绘画班,有的课程因为没有短期班,加上暑期报名有优惠,所以报了全年的,加起来共花了差不多3万元。
鞠女士的女儿读幼儿园,前几天在朋友圈晒出了女儿的假期安排,从七月底到八月中旬,白天暑期班,晚上特长班,一周的课程排得满满的。英語课、逻辑思维、创意美术、成长家、舞蹈课,一套课程也要花费近万元,还不包括出游的费用。“人家的孩子都报班,我孩子不报的话,担心她跟不上。”
鞠女士表示今年女儿幼儿园毕业后,就要上小学了。“暑假期间要学习拼音、数学、识字、语言逻辑思维等课程,晚上回家后还有家庭作业。”鞠女士对此也表示无奈,她本想带孩子回老家的,但同学的家长们过半数都给自家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别人家的孩子都报班了,自己的孩子不学不就落后了?”
裘女士的女儿刚刚参加完中考,马上要升入高中。面对学业压力,裘女士帮女儿报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门课程的衔接班,花费8000元,另外美术班交了4000元,再加上买的书籍、衣服鞋子、逛街吃饭,暑期才开始不久已经花了两万多块钱了。
短短两个月时间要花这么多钱,有些家庭还有两个孩子,这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压力。有一位家长直言不讳:“大家都有很强的‘抢跑意识。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都在超前学习下学期的内容。“他还补充说,虽然老师不支持补课,但是鼓励孩子提前预习。因此,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竞争。
“别提什么水果自由了,现在连暑假自由也实现不了。对我们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压力太大了,我已经好几年不舍得买件新衣服了。”这位家长焦虑地向记者抱怨,“不光家长苦恼,我儿子也是很焦虑的,他总说‘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因为学霸放假也报班,笨鸟不更要先飞。”
暑假游学也很热
对于不少家庭来说,暑期出游也是假期的一笔不小的开销。记者调查发现,为了带孩子出游,不少单位出现了暑期“扎堆”休假的情况。很多家长表示,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小孩出去玩,暑假是个难得的机会,把小孩带出去玩一圈,免得假期太枯燥,留不下难忘的回忆。
“我家小孩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不愿意参加暑期培训,我跟我爱人也尊重孩子的想法,所以决定带他出去旅游,目前打算带他去上海迪士尼看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打算带他到泰国玩一玩,能让小孩增长点见识,开阔视野,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暑期旅游预算大概控制在2万块左右吧。”家长张女士说。
与此同时,许多无法请假的家长将目光聚焦到了“游学”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里,“游学”日渐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热门选择。游学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游学热,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体现。与此同时,游学产品价格、项目内容、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日前,一则网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杭州的孙女士这个暑假花了三个月工资,让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因为她得知,小学6年里,全班只有她儿子一个人没出过国。可见,游学现已成为不少中小学生假期生活选择,参与学生呈低龄化趋势。
家住恒大帝景的刘先生,也遇到了相同的烦恼。“孩子说,隔壁心心暑假去了日本游学,同班的菲菲去了欧洲,而他只去了商丘的姥姥家玩儿……”刘先生很无奈,动辄三四万元的团费,不是小数目,但看着渴望出国游学的儿子,他只好保证:“明年暑假一定让你出国游学!”
李女士的儿子读六年级,今年暑假准备去澳洲游学。从三年级开始,几乎每个假期,儿子都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孩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提升了团队意识和自理能力。”李女士说,只要在家庭经济条件能承受范围内,她都会支持孩子多出去开阔眼界。
打开某知名旅行社网站可以发现,“游学”和“跟团游”“自由行”等旅游项目并列,被单设为一个栏目。“英国牛津大学深造营”“内蒙古大漠草原亲子营”“北京修学营”……100多项在售的国内外各类游学产品五花八门,产品来自20多家不同的机构。
记者致电某著名教育培训机构咨询暑期境外游学项目,客服人员说:“报名人员众多,许多境外游学项目均已售罄,要想报名需要尽快缴费。”浏览其网站,“‘十一游学早规划,亲子同行共成长”的广告已经在首页挂载。可见其火爆不是客服人员自己吹嘘。
重游莫轻学 消费需理性
“游学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来说,不仅仅是增长见识而已。”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认为,游学还有助于启发某种志向,“比如,参加北大清华游、哈佛耶鲁游,在厚重、悠久的校园里,孩子能够隐约地生出某种志向,产生对文明、知识的崇拜,这极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当然,游学热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同样值得关注。某些层面上,这种“烧钱游戏”的性价比并不高。
以“研学旅行”为例,近年来,各地都掀起了研学旅行的热潮,大量机构蜂拥而入,市场火爆异常。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学”的标签,改头换面之后抬高价格。实际上,很多项目仅仅是参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而已。这类产品价格虚高,内容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游而不学,很难实现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效果。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家长们必须擦亮眼睛,理性、慎重地选择研学旅行产品,而不是以为只要花了钱就万事大吉。
月薪三万撑不起暑假也好,“暑假不自由”也罢,不同的表述背后,是同样的教育问题和焦虑情绪。在升学的竞争压力下,不少学生和家长把暑假当成了“第三学期”,报名各种培训班,固长板补短板;还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行万里路”的大比拼中不输同伴,在游学、兴趣班等项目的选择上不遗余力,甚至陷入“贵的就是好的”攀比炫富之中。
家长们应该做到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切不可把孩子的成长看作一个堆砌时间与金钱的“烧钱游戏”,而应给孩子更多可以自主支配的空间,让他们可以遵循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