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鉴,以美术馆为发生地

2019-08-07夏梓

长江文艺 2019年5期
关键词:肖恩中西美术馆

夏梓

西方绘画多以再现客观世界的存在物质为始,而东方绘画则喜以表现人物的精神意念为目的,这是20世纪以前,人们对中西美术差异的主要认知。至20世纪以后,经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陆续登场及其后来在中国被大规模地引进与参照,中西方美术之间出现了具体且广泛的交集,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更加自由、开阔与深入的对话空间。

須知,对话的必要前提是对双方差异性存在的认可,即便是一定时期内,中国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存在较大程度上的学习与借鉴,也不可否认其自身历史传承与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文化逻辑。故此,在交集与重叠之后,如何传承与延异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重要内容。

美术馆以展览及相关学术活动展开的国际交流,实现了中外艺术超越时空的有效对话。1950年,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组织举办赴前苏联、民主德国、波兰等国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是新中国送往国外的第一个专门介绍我国艺术的大型展览,千余件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等文化机构。1978年,“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一经展出,举国轰动,这是米勒、高更、雷诺阿、莫奈等西方艺术大师的原作首次大规模地在国家级美术馆展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视觉艺术作品来华展出,同时,也有不少美术馆通过策划“走出去”的展览对本土艺术进行了“文化输出”。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美术馆事业不断发展,国际性交流展览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各地美术馆成为中西美术交流与对话的发生现场。

以湖北美术馆为例,由于国家重点美术馆的社会资源效应以及各国驻汉领事馆的积极推动,近年来举办了不少西方视觉艺术展览,较有影响力的有“法国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尔达回顾展”、“法国恩特林顿美术馆20世纪藏品鉴赏”、“此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绘画展”、“抵抗与坚持——肖恩·斯库利绘画展”等。配合展览,艺术家导览、艺术对谈、主题性讲座、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西方艺术家及作品与本地观众、艺术家的交流与互动,其间,中方美术馆的文化主张及叙事逻辑在合作中切磋并呈现。值得一提的,还有美术馆对西方艺术作品的收藏工作。湖北美术馆通过对国际展览项目的落地实施,与合作机构、艺术家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阿涅斯·瓦尔达、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肖恩·斯库利等重要艺术家的作品进入美术馆的永久收藏。这对于一座建馆刚满十年的区域性美术馆而言,意义非常。西方艺术作品如何充实与丰富一座区域性美术馆藏品体系的多元与多样性,如何与有地域代表性的作品发生关联并衍生出有价值意义的对话,如何通过藏品整合为观众提供更为立体的现当代视觉艺术的体验现场,等等,这些都是西方艺术作品进入美术馆收藏后值得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绘就中西——湖北美术馆馆藏中外艺术作品展”正是在此思路下所做的一次尝试。展览在展陈结构上,分为“窗与色”“中国印象”“日常·此时”三个部分,旨在通过具象的叙事方式与观众达成观看体验上的共鸣,并在此基础上获取受众关于中西美术差异的多样化解读。在作品选择上,一方面对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作品进行集中呈现,另一方面则有意识地营造了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联性,希望在具体案例的参照下,进一步挖掘中西美术创作在双方既有文化逻辑内的交集与对话。展览尝试从以下三个“视点”展开讨论。

一 “相似性”背后的偶然与必然

现代美术运动将西方的抽象艺术与中国的“书画同源”成功联系起来,也由此达成了中西方美术在精神内涵上看似偶然的相遇。在展览所构建的互鉴发生地中,中西方绘画在抽象叙事中表现出的相似性实则存在某种不可回避的关联性。肖恩·斯库利的绘画艺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概括性,他的作品既有着西方的绝对理性,又包含东方式的禅学思考。肖恩认为他的艺术生涯是从一个架上艺术家变成一个身体艺术家,其抽象绘画即是一种“运动的禅”的实践。《窗——淡蓝色》是肖恩·斯库利专为中国城市武汉所绘:“武汉是一个巨大的水上城市,好似一个浮动的景观,希望这里的景观、这里的人与我在展览中相遇并结缘,也由此进入我未来的创作。”谭平是中国当代抽象绘画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赴德国学习抽象艺术的经历对其影响深远,他的画面体现出一种极致的简化,其“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恰与肖恩“抽象画是一幅自画像”的观念不谋而合。而王璜生的当代水墨实践《游·象系列》则带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但“自由游走的线条”事实上与“指涉情感的色彩”并无二致。与肖恩理性、极简的情感表达相比,二十世纪湖北籍女艺术家李青萍的泼彩画则显得更为炽烈,其作品既有着中国泼墨写意画的基因,又受到毕加索、马蒂斯等西方艺术大师的启发,又因其饱受苦难的人生经历,画面充满着情感的宣泄与深沉的内涵。

“窗与色”单元还对部分青年艺术家的抽象探索进行了展示,承继、创新亦是成就关联性的必然线索。“抽象”作为语言方式好似设在中西美术之间的一扇特别的窗口,内外景色各异,但对望之下皆是沁人心脾之处。

二 他者观看及本土抒怀

1957年,法国电影导演、艺术家阿涅斯·瓦尔达受邀来到中国,为期2个月的摄影报道之旅成就了她的摄影作品《中国印象》,“看到这些照片,中国人恐怕会比我还惊讶,因为他们在照片里会重新看到一个某些部分已然不复存在的中国”。这批作品于2012年艺术家在中国的大型回顾展中首次集中展出,后为湖北美术馆收藏。

相比西方艺术家镜头下的他者观看,肖丰的《中国魅影》与魏光庆的《中国制造》等作品则是中国艺术家“身在其中”的本土抒怀。《中国魅影》以光影为媒,大学与禅寺的并置象征着现代化进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博弈;西方波普艺术对魏光庆影响巨大,《中国制造》是其对波普艺术的中国式转换,不同于瓦尔达对“中国红门”背后故事的好奇与向往,“红墙”更意在强调身处独特文化情境下如何寻找历史与现实的有效关联。

他者观看下的“中国印象”实则为本土艺术家及观众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理性的“研究模型”,它提示我们,如何由本土情怀出发,去有效输出世界眼中的中国文化,镜鉴之意义亦体现于此。

三 地域、全球及当下

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不同国家、民族乃至文化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问题,这些问题生发于我们所处的日常及当下,并在不同地域的认知下激发出有关传承与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日常物品以及反惯性认知的色彩共同构成英国艺术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笔下的“此时”。在艺术家看来,“这些日常的平凡之物生动地体现了当代生活的复杂性,每位观众都可以将这些图像与自己的联想、记忆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这种没有任何困难的阅读已经超越了文化和地域的界限。”中国艺术家李邦耀的作品《走道》同样采用黑色线条勾勒物体,灰色调的使用切合了特殊的时代感,“楼道内的自行车”极具中国特色,而曾经的日常景象已成为当下的过往记忆。“此时·日常”单元中,诸如汪凌的《坏小孩》,杨国辛的《好果子》,蔡广斌笔下的“苹果手机”,焦兴涛雕塑化的“口香糖包装”等等,各类物与人的并置展出恰好为观看者搭建了一个超越地域与时间的“微空间”,即便身处其中却仍要面对“所处及所在”的永恒课题。

尽管“绘就中西——湖北美术馆馆藏中外艺术作品展”构建的仍是一个本土观看视角下的展陈现场,三个“视点”的提出也只是为美术馆作为互鉴发生地提供了一次实践支持,但至少强化了一个重要的认知,即文化交流互鉴之于美术馆建设的重要性。以美術馆为发生地,如何看待并有效利用外来藏品,恰恰提示我们去思考如何建构世界眼中的中国文化;而面对中西美术差异下的交集与对话,中国美术的传承与延异、借鉴与交融则是美术馆作为艺术教育重要场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互鉴,以美术馆为发生地,有效且必须。

责任编辑 吴佳燕

猜你喜欢

肖恩中西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寻找肖恩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去美术馆游荡
现在不远了
美术馆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