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及其强化
2019-08-07孔祥慧
孔祥慧
摘 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文化育人理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底色”,努力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强化,应当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关注成长实际需求,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健康文化氛围,形塑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文化育人;价值引领;氛围营造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1.022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1-0108-04
文化育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的重要理念和基本内容,在一定意义上也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一般而言,文化是人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它根源于社会生活,又反过来塑造人的生活方式。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文化育人的基本理念,本质上是要弘扬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基本内容、重要手段,形塑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在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逻辑内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强调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价值,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育人理念,就要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以文育人,这里的文化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育人就是要以先进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法治文化等内容教化人、濡化人、引领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中,文化是中介、载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育人是目的,大学生通过参与文化建设、接受文化教育和践行文化理念,自觉将先进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法治文化等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互化为景,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文化育人主要借助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氛围塑造功能,通过润物无声的隐性途径塑造人的品格、性格。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当代在塑造可靠接班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大学生自觉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
第一,文化育人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教化”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文化人,核心在于“化”,因为化既是一种措施和手段,同时还是一种实践的途径与过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文化育人理念,意味着用有“浓郁文化味”的内容和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人、引导人的目的。在这一“教化人”的过程中,文化育人的理念要紧密围绕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而展开,“革命理想高于天”,文化育人首先要促使大学生“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3],得以贯彻落实,既靠大学生的日常习惯、实践养成,又离不开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和必要的文化制度保障,使大学生处在积极健康的文化育人环境之中,处处能够感受到文化的独特育人魅力和思想行为引领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教化和引领作用。
第二,文化育人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濡化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与时代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价值理念。所谓濡化(enculturation)主要是指“个体的人通过接受教育和潜移默化,认同他所属的那个文化系统,从而成为适应其文化要求的新成员的过程”[4],一般意义上的濡化过程主要反映了文化在个体由“生物人”向“文化人”的转变过程,这里借用“濡化”一词,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同时,自觉用主流文化和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逐渐取代日常生活世界中自发形成的价值理念,使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逐渐向与时代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方向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5]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6]为目标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文化育人理念的教育引导、实践养成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理性平和、自尊自爱的阳光心态,自觉接受文化育人理念的熏陶感染、陶冶涵化,形塑思维、引领行为,形成与时代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价值理念。
第三,文化育人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要素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与时代发展要求相一致的道德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記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7]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要将反映本民族最核心的内容传播、落实、贯穿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塑造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的扩散,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甚至有进一步“物化”的趋势。面对“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 [8]的新局面,为了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其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蚀能力,很有必要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力度。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一批批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的人前赴后继、奋发有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 [10],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先锋和桥梁作用,就必须持续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示范和表率,因此,研究和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时代价值,必须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提升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文化育人主要强调借助文化的内容、形式、载体、平台、氛围等“软”手段,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促使大学生立足新时代,产生新气象、新作为,从而能够以较高的思想觉悟适应新时代、建设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在一定意义上主要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灵魂的铸造功能如何有机融合起来的问题,它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为价值目标,通过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在以文化人为育人導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将重点放在文化的渗透性、同化性、引领性上,即依靠文化的育人力量和思想理论知识的渗透与引领,传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大学生的个体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大学生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具有积极价值的共同体中的个体,共同体为个体及其活动提供了场所,个体也同共同体的价值体系和目标密切联系。” [11]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在共同体的价值体系和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得以形塑和提升。
第二,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1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当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生活质量,提升大学生建构美好幸福生活的能力。因此,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应当借助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播和校园文化创建活动,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环境,不断激励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文化育人关键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道德本身既构成了文化的重要内容,又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品质要求,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既要科学营造适合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精神文化,又要着眼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1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基本价值所在。
第三,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文明素养的形成是建立在对科学理性的知识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并践行的基础之上的,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贯彻和落实,使大学生在特定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引导下形成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并持续不断地塑造着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14]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文化育人理念,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品格、引领其价值追求,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无形中持续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现代社会,将中国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修身养性之品德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过程中,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强化策略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强化,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15]高校是教书育人的文化场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强化,应当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引导和教化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关注成长实际需求,引领和濡化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健康文化氛围,形塑和转化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一,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引导和教化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16]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营造和净化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日常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将自身的发展与促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使命担当结合起来,在新时代文化教化与熏陶感染中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但是,由于受多元文化思潮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大学生在多元价值渗透和侵蚀下迷失自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的现象。践行文化育人理念,从教育主体维度看,必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文化品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底色”,突出文化育人的新鲜感、时代感,以此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因此,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实质上是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精神文化的塑造和引领,从学生的维度来看,就是用文化的内容、文化的方式和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使其逐渐形成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学生追求相一致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在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改造自己的过程中尽可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健康成长需要。
第二,关注成长实际需求,引领和濡化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都要以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以此促进其文化素养的培育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率和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是否被大学生认同,是否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17]从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开展“文化育人、文化化人”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行动,逐渐形成積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理性成熟向善的价值观念。
第三,创设健康文化氛围,形塑和转化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生成与践行,必须创设和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文化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润物无声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1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贯彻与践行,要高度关注思想文化氛围的创设,不断形塑和转化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1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及其践行,就要通过创设和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形塑和转化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引导、激励大学生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形成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软实力”和内在精神动力,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理念的价值功能充分施展出来,在创设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过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339.
[2][8][9]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9,42.
[3][5][10][13][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3,171,167,168,158.
[4] 黄楠森.人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116.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 光明日报,2017-02-28(1).
[7]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光明日报,2014-10-14(1).
[11] 王秀敏,于慧.激进需要的满足与现实乌托邦的期许——阿格妮丝·赫勒需要理论的旨趣[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5):108.
[12][17][19]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80,280,279.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18] 王帅.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146.
[责任编辑: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