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教学法+Seminar”的金融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19-08-07袁洁

时代金融 2019年17期
关键词:金融学案例教学法课程改革

袁洁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持力度,自身也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面对金融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本文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出对金融学专业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改变传统的以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之间交互式学习,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关键词:金融学  案例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  课程改革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开放,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金融学专业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和綜合性强等特点,涉及的信息量大,兼容性强。在高等教育金融专业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限内把金融学的原理体系和丰富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用金融学思维分析金融问题,并能在未来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处理相关金融问题,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一、案例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是当前国外流行的大学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运用方法。这两种方法试图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单向教学模式,真正促进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相长”。1870年,哈佛法学院院长朗德尔(Langdell)创立了判例教学法,开创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推广。Seminar可译作讨论会、讲习会,是在欧美大学课堂中流行的一种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西方国家较早开始经管类课程的案例教学与Seminar教学,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也被证明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我国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的认识目前尚处于引进理论、实验探索阶段。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热潮,这两种方法作为新的教学方法正逐渐在各类课堂教学上得以尝试、推广。

二、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如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不统一,学生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理论性强的课程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整体不高。如何针对这一现实困难来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理解金融学专业课程问题的能力,探讨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下改善金融学专业课程理论教学模式,实施案例教学与Seminar教学法的方法和途径,以便重新定位金融学专业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对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第二,促进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自我研修、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通过案例演绎知识,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通过自我研修去探究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提高授课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能力。教师需要精通基本理论,还需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这将促进授课教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最终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实施建议

积极运用丰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当前金融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前沿问题,采用金融案例与金融专题研讨相结合、学生课前自学与教师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实训教学讨论等教学方法对金融学专业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全力提高金融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实现金融学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

(一)重新定位课程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学以介绍基本理论为主,学生只能肤浅的认识一些金融概念和原理,并不能实际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为了适应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形势,对接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能在金融机构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重新修订教学内容

现阶段,学生主要还是通过教学教材来获取金融专业知识,虽然现在的教材框架比较完整,基础理论知识较为全面,但由于教材的更新需要较长的时间,教材的内容相对滞后,一般难以跟上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理论知识的陈旧,与当下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脱钩,无法满足学生金融思维的扩展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掌握。这就需要在金融基础原理知识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穿插金融热点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1.案例教学法。在现有的金融学教学中,更多的是以老师讲为主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满堂灌的感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过分依赖老师,都是在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案例,但都往往是导入案例,引出金融学基本原理。这样的导入案例过于简单,只适合引出理论知识,而不能引起学生的自我思考与分析。案例教学法打破了简单的导入案例方式,而是筛选出与金融学课程紧密相连,且密切结合社会舆论关注的金融热点的完整性案例供学生学习思考。因为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后需要引入完整案例让学生进行自学研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Seminar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达到“讲授”与“讨论”双向互动。这种方式在国外的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育当中运用广泛。金融专业课程中高年级学生适合引入这种教学方法。首先理论教学为学生讲解知识原理和理论基础,为后续讨论做技术铺垫;然后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研习之后,引申出一个“话题”,学生和老师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更多作为引导者,而不是满堂灌,一言堂。

在案例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结合中,学生需要在讨论前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阅读相关材料,这就促使学生掌握自学的能力。在讨论中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带着自己的看法参与到师生间交互式的讨论中,才有能力和同学交换思想。这种方法有助于实现师生间双向互动及多向互动,促使学生锻炼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讨中碰撞出新颖看法,将提高自我的研修能力,也提升課堂教学效果。

(四)学生考核方式改革

现行考试方式偏重“终结性”,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过高,而闭卷考试更多地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缺乏对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要使教学方法真正发挥效用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因此,考核方式要随之进行调整,建立起多元化过程性及多元化终结性考核体系。

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指平时成绩反映在考勤、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三部分。尤其强调课堂表现,主要体现学生课堂上案例分析及研讨会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如积极参加讨论并发言,提出自己对于某一热点问题的观点,团队合作等等。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思维方式,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多元化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形式,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也测试了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尤其是课程论文采用小组团队合作方式,既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两方面所占比例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有效评价。

(五)提高授课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能力

金融学专业教师需要精通基本理论,还需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鼓励专业教师到各类金融机构交流,学校可与一些知名的金融机构签订协议,让教师们可以定期分批的去企业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兼职教师或定期举行讲座,教师和学生通过此类讲座都可以得到提高,这将促进教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最终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四、结语

通过探索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的改革,努力改变偏重理论教学的现状,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平衡,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针对案例解决提出各自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巩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金融学专业课程浩瀚的内容,涉及多学科,而且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将促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并使知识结构多元化,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欣.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12,10.

[2] 张中锦.案例导向型方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3.

[3] 张林.新形势下高校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金融教育研究,2018,9.

[4] 陈敏娟.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经济师,2018,7.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金融学案例教学法课程改革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