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高校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及对策

2019-08-07张振鑫王真韦萍张群

时代金融 2019年17期
关键词:网贷贷款消费

张振鑫 王真 韦萍 张群

摘要: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解决大学生资金不足问题为目的的大学生网络贷款在各大校园里开始显露头角,在给大学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在北京多所大学展开问卷调查,分析北京大学生网贷发展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为校园网贷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贷款 大学生

一、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人们消费需求旺盛,伴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迭代,超前消费等消费理念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电商销售、网络购物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激增,由于网贷门槛低、手续便利、资金运转快和其宣扬的超前消费文化观与广大年轻消费者契合,更好的匹配了年轻群体网购的偏好。我国大学生人数多,网购规模大,从而导致网贷交易成为市场。在中老年人消费理念相对理性的现象下,中青年人成为网贷主力军,其中学生群体消费需求大在加上消费观念多元,成为各大网贷平台抢夺的目标群体。网络贷款以“先消费,后还款”的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使人们能够快速拿到钱来解决眼下难题,并逐渐发展起来,各式各样的网贷平台和产品开始层出不穷,像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微粒贷等等。

大学生群体消费水平不断攀升。然而,由于大学生群体收入不稳定,为满足其高消费的要求,“贷款消费”“分期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正步入他们的生活。目前大多数学生的网络贷款集中于支付宝应用的衍生贷款产品,因其在学生中使用场景多,方便快捷,公司资质好的特点,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但由于学生群体生活经验缺乏,往往面临着更多风险。通过对北京高校网贷贷款情况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得到了一些关于大学生的网络贷款现象。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发放电子问卷、纸质问卷共582份,其中男生有252人,女生有330人;有过网络贷款经历的共156人,其中男生有86人,约占14.78%,女生有70人,约占12.03%。由于男生消费大,更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使得参与网络贷款的男生人数多于女生人数。通过对有网络贷款经历的156名大学生进一步调查得知,57.10%的大学生贷款用于购买轻奢用品,其中包括化妆品、服饰、电子产品等,22.03%的大学生用于购买学习材料等学习必需品,11.30%的大学生用于自主创业,而且贷款额度都会很高,能够有效解决资金周转、资金来源等渠道受限的问题,9.57%的大学生用于风险性投资。明显,大学生网贷多用于生活娱乐上。调查数据中有426人没有参与过网络贷款,约占73.20%,可见网络贷款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自我发展。

各年级网络贷款人数中大一有36人,约占总调查人数的6.19%;大二有48人,约占8.25%;大三有57人,约占9.80%;大四15人,约占2.58%。其中大三选择网络贷款的人最多,而大四学生选择网络贷款的人最少。这是由于大四学生在心智和工作能力上较为成熟,相比于低年级的同学,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理财观念,有更多的时间实习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所以贷款较少。而大三贷款比例多是用于考取相关证书的报名费用以及购买学习材料。

在日常生活消费方面,有15.46%的大学生整体月消费水平在1000以下,46.91%的大学生月消费水平在1000-1500之间,26.12%的大学生月消费水平在1500-2000之间,只有不足11.51%的同学月消费水平在2000以上。大学生主要花费用在生活娱乐、购物上。在调查中 ,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理智的 ,不会轻易选择超前消费 ,更不会贸然使用网络贷款平台。

大学生的经济收入大多数来源于父母或是自己兼职来赚取生活费,能覆盖住多方面的消费,不需要贷款维持消费,少数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奖助学金,勤工助学、校园工资以及参加各种活动获得的奖金来补贴生活费用。

三、网络贷款产品的使用情况

(一)网贷信息来源多样化

大学生认知渠道多样化,认知程度参差不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30.91%的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认识渠道主要来源朋友告知,25.24%来源于网贷相关机构进入学校宣传,21.77%来源于自身上网查找自行了解,22.08%通过其他渠道诸如朋友圈广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无意间发现的信息渠道了解贷款平台。另外,对大学生网络贷款的认知程度显示 ,仅有15.64%的大学生对网络贷款进行过深入了解,63.75%进行过一般了解,20.62%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贷款。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解决资金缺口时根本没有对网络贷款平台进行深入了解,只为能马上拿到资金,过后等资金充足时再填补,完全忽略了存在的各种风险。

(二)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

(二)网贷平台的使用情况

如图所示支付宝旗下的以蚂蚁类产品借呗和花呗等电商消费信贷产品应用最多,远高于其他网贷平台,主要是由于支付宝发展迅速,存在很多利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场景多,方便快捷、公司资质好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其次是信而富、拍拍贷、维信金科、马上金融、宜人贷等贷款平台使用人数大致相同。腾讯微粒贷大学生贷款人数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微粒贷必须还完前一次所有贷款后才能重新贷款,与借呗循环制有些区别,而且对开通也有一定的要求,对于腾讯产品应用多的客户才会有更高的额度。其他电商信贷产品360借条应用更少,还有一些没有涉及到的网贷平台。

(三)还款利率、还款方式的选择

对于大学生的网络贷款利率,有32.69%的大學生选择了6.56%的贷款利率。其中使用最多的蚂蚁借呗的日利率为万分之四,看起来利率很低,但换算成年利率也有14.60%左右。然而,2018年12月份银行最新贷款利率一年之内是4.35%,1至5年内(含5年)是4.75%。通过与银行贷款利率相比,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网贷平台针对大学生的贷款利率普遍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而且有15.38%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其中一大部分的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网贷利率。

调查中发现,贷款期限有43.60%在6个月到1年之间,33.33%在6个月之内,12.18%在1-3年,7.69%在3-5年,仅有3.21%期限在5年以上的。在还款方式上有48.72%的大学生选择等额本息还款,32.69%的大学生选择按月付息,到期还本。18.59%的大学生选择到期一次性还款付息。依据数据,大学生在贷款期限上大多选择短期网贷,还款方式上多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网贷平台的贷款利率普遍过高,而且大学生都是短期内资金不足,所贷金额大多较少。考虑到利息问题,大学生往往选择短期贷款和等额本息的方式来节约成本。等额本息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而在贷款后期因贷款本金不断减少、每月的还款额中贷款利息也不断减少,每月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

对大学生的还款来源调查得知,39.42%的大学生选择银行申请短期贷款、信用卡等进行还贷,再次利用贷款等形式进行还款,其形式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会使自身陷入更深的贷款风险中。有38.55%的大学生选择同父母或朋友借钱来还款,其中选其他还款方式的人最多占23.19%,这些学生主要是靠自己兼职或校园工资获得的錢来偿还贷款,完全依靠自己。

(四)安全性问题成为首要选择

大学生在选择网贷平台时安全性问题成为首要关注要素。调查发现大学生进行网络贷款对平台的安全性和信用程度最为关心,其次关注的是网贷平台贷款利息的高低和平台的规模和背景,贷款利率过高,学生的还款压力大,无法及时偿还贷款,都不是大学生的首要选择。最后关注的是平台的放款速度和其他一些个人信息安全等未涉及到的因素。

(五)对网贷消费的态度

大学生对网络贷款态度中立,消费观念理性。网络贷款作为新兴的消费模式,其发展的模式以及监管方面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大学生作为高知识人群,有着独立的思想与看法,其中有58.76%的大学生对于网络贷款保持中立态度。28.69%的大学生反对网络贷款以及12.54%的大学生支持网络贷款。造成此种现象,部分原因是大学生对于网络贷款认知程度不高,导致大学生对于网络贷款抱有不涉足、不参与的行为。

四、大学生网络贷款对策

为提高网络贷款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校园贷的引导和管制,需要国家建立合理、健全、有效的监管系统,防范和惩治不良的网络贷款现象。使“校园贷”等不良贷款合法合规化,真正服务于学生,促进各网贷平台的健康发展。

“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加强金融教育。社会层面指各个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履行其社会责任,走进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金融知识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丰富学生的金融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认识。家庭层面要重视学生的消费情况,担负起孩子远离网贷的监护责任。个人层面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远离不良贷款,自我提升对网贷平台的了解程度,做好在贷款前的充分准备,了解自己的网贷利率、网贷平台的安全性等问题,在贷款期限内要及时偿还贷款,避免恶性催债的现象发生。只要通过加强互联网消费的引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 完善法律法规,大学生网络贷款将回归其本质,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为建设和谐校园和健康有序的网贷市场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心怡,刘敏.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市场,2018(35):49-50.

[2]董丽丽,李菁,聂春丽,胡国雪.大学生网络信贷现状调查——以某农业大学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3):124-127.

[3]王艺臻.信贷产品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四所高校的数据分析[J].江苏商论,2018(10):17-22.

[4]段英月,韦佳杞,王伶翡.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信贷观念及行为[J].青年学报,2018(03):66-70.

[5]周培豪,散珂,李玥,舒骥.当代大学生信贷消费行为研究分析——以藏龙岛地区为例[J].现代商业,2018(26):171-172.

[6]陈煦煦.温州市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调查[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8(23):48-49.

(张振鑫、王真、韦萍为中华女子学院金融系2016级本科生;张群系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网贷贷款消费
国内消费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新消费ABC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