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与医疗服务融合

2019-08-07张泉源

时代金融 2019年17期
关键词:医疗服务互联网金融融合

张泉源

摘要:在我国政府的政策推动下,各个行业正在不断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使用。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医疗金融有了更多的创新模式,传统的医疗金融服务模式严重的受到这些创新模式的冲击。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我国传统医疗存在的弊端,并且对美国医疗金融应用案例进行了列举,以及分析了我国当前医疗金融服务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医疗服务  融合

随着社会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推动,我国各个行业都展现了互联网金融的身影,互联网金融已经展现出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趋势。在医疗领域,互联网金融金融也有很多渗透和创新模式,传统医疗金融服务模式受到这些创新模式的冲击。我国在医疗行业长期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而“互联网+医疗金融”正在有效的改善了这些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普及和优化,“互联网+医疗金融”必将在改变医疗现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我国传统医疗的诸多弊端

(一)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

导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不仅仅是地理区域的不同,还有高等级医院(主要是三级甲等医院)对大量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在资源和技术上的虹吸效应。调查显示,我国广大西部地区的医疗资源普遍匮乏,不仅床位数要比东部地区少一半还多,医生的数量也少不止一倍,整体技术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从医疗人才和医疗技术上看,大量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与大医院存在巨大差距,这表面上是由于基层缺乏优质医生资源造成的,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医疗领域普遍缺乏全科医生教育的制度设计,也缺乏“守门人”机制的制度安排。患者有病,无论大小,都愿意往大医院跑,很多基层医院沦落为看无关痛痒的小病和开药的场所,而大医院则是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突出。

(二)医患关系紧张

导致我国医院存在问题的原因追根究底还是利益、道德以及政府等因素,对于医生来说,他们不仅工作强度大、压力大,而且收入较社会同等阶层为低,客观上造成了医生这个高技术、高风险同时需要持续学习和提升的职业缺乏社会认同感和认可度。医生群体普遍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对于患者来说,困扰他们的问题还是一直存在的挂号难、住院难、没有较好的医保保障等,加上很多患者本身经济和社会条件不好,医院仍然是社会矛盾经常爆发和显现的场所之一。这样就使得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三)医疗保障结构性问题严重

医保分类管理体系有待完善,政府仍然有比较重的医疗保障支付负担;医保存在收支不平衡;缺乏个性化、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标准,使得支付系统缺乏条理性,医保控费面临巨大挑战[1]。

二、互联网金融和医疗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

1.定义: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两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交互、金融等目的手段就是互联网金融。这种新的金融业务模式包括资金支付和融通、投资、信息中介等服务。互联网金融比传统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多优势,如效率高、发展快、成本低、覆盖面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运营风险较大、监管难度增加等。

2.模式:因为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概念,发展速度快,所以对其进行分类的时候很难有效严格按照不遗漏、不重复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本文所涉及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涵盖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这三种模式。

(二)医疗金融

1.定义:从广义上来说,相关经济活动只要和医疗健康行业有关系就可以称作是医疗金融。

2.模式:从医疗服务体系上来说,医疗金融的参与者主要有四个,即供方,需方、保方、管方。对于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即供方来说,主要就是采购医疗设备和药品,提供医疗服务,与参保人和医保结算服务及产品费用。在供方发挥核心作用的是医生。医生对医疗金融的需求不仅仅与医疗服务本身相关,还存在于为提升医疗技能而进行的进修、培训和学术研究等方面;而对于需方患者来说,其从本质上讲是医疗的支付方,为了获取医疗健康知识、咨询建议以及诊疗服务和有关产品而直接或间接支付费用;保方是医疗卫生领域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有参与方,保方作为筹资和保障的专业中介机构,直接参与医疗服务提供的全过程,在医疗服务定价、质量监控和支付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管方即政府。医疗行业是强监管的行业,医疗金融更需要有效监督,政府在医疗行为和金融行为中理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医疗金融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互联网+金融+医疗”还在初级阶段。我国医疗市场发展的先行者是BAT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目前在医疗金融上经营的板块主要有零售、药监码、医疗、保险这四个方面;而腾讯主要经营的是医疗的核心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并与其进行合作,建立了大數据开放平台,其中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都包括在内;百度医生主要负责的就是利用大数据找到适合的医生给患者,并且短时间内找到想要预约的医生。而京东、平安健康等也在向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进军。

对于医疗及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机遇的几点看法:

一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国家总理李克强的指导报告显示,国家越来越关注医疗政策。当前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使用给东西地区医疗资源的平衡提供了有效帮助,而且国家政府在不断的对医疗服务进行提升。国务院在2015年出台的文件中指出,要加大对远程医疗服务模式的推进力度。这是我国发出的互联网金融与医疗服务融合的创新信号,是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二是大数据金融和医疗服务的融合应用。凯撒医疗集团所使用的保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医疗行业产生影响,目前各保险公司也在不断探索与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合作,使得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得到有效改变。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上,这种合作不仅可以将新的产品和配套服务推出,最重要的是通过产品和配套服务,可以将各种有效信息大数据化,对客户重要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预判,从而使社会医保成本最小化,最终使服务更加优质[2]。

三是抓住移动互联网普及带来的医疗内容大发展趋势。

医疗内容是以健康科普知识为基础的内容策划、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其是大多数互联网咨询和医疗的先导服务,其中蕴含着诸多互联网医疗金融活动。互联网和医疗企业要抓住医疗内容制作的趋势,尤其是自媒体时代下内容传播特点,在内容所答之处,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和金融活动,将医疗服务触及广大患者。

四是把握医生自由职业的大势所趋。

医生作为独立执业主体在医疗服务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现代医生的自由执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跟踪和维护患者,互联网金融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上的预约、问诊、处方、购买、随访,每一个环节无不有互联网金融在其中。充分利用和激发越来越独立执业的医生群里,是将互联网医疗金融功能发挥到极致的最本质追求。

四、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与医疗服务的融合方面正处在一个发展十分快速的时期,其优势会逐步的融合到医疗服务的较多环节中。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群众对“互联网+医疗金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互联网+医疗金融”模式一定会促进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也会深入改变服务观念,冲破行业发展的局限性,从而使得医疗金融体系有很好的发展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会发生进一步融合,“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这种模式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加及时便捷的服务。最终,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给人们提供全新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验,从而达到对医疗体系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金兴,王咏红.互联网金融与健康医疗融合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6,(6):104-107.

[2]沈晓荣. 医疗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研究[J]. 商情, 2017(33).

(作者单位:华泰瑞合医疗产业基金)

猜你喜欢

医疗服务互联网金融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