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激活浙江经济增长“一池春水”
2019-08-07文娜
□本刊记者/文娜
图/张杭
每一个消费者都是经济肌体的细胞,消费持续升级激活了每一个“细胞”,也激活了经济增长的“一池春水”。浙江要从收入、供给、体验视角发力,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能,最终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合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促进消费工作,先后出台了“三品行动计划”“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六方面24项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对浙江而言,推动消费持续升级既关乎经济发展动能,也关乎广大群众获得感。充分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转型升级、提质提档,促进形成强大内需市场,使消费成为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已经成为当前紧要课题。
迈向消费升级新时期
从宏观层面看,改革开放40年,浙江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124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56197.2亿元,人均GDP从331元增加到9864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4907美元)。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近60%降至2017年的27.9%(低于全国同期0.5个百分点),早已达到国际通行标准的富裕阶段。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574元和27302元,分别连续18年、3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消费支出居全国前列,2018年浙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47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9853元)高9618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四位、省(区)第一位。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59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6112元)高8486元,居省(区、市)第三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0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2124元)高7583元,居省(区、市)第二位。
从中观层面看,近年来,服务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零售、新业态层出不穷,产业融合步伐加快,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新产品、新体验。服务经济发达,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5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6631亿元,增长22.0%。作为信息经济发展代表的浙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正加速融合,不断拓展服务业新空间、迭代革新技术新动力。消费市场活跃,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2018年全省累计实现网络零售16718.8亿元,同比增长25.4%;居民网络消费8470.5亿元,同比增长25.0%。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医疗保健、居住支出分别由2010年的人均541 元、600 元上升到2018年的2059元、7721元。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增速加快,2018年浙江居民人均景点门票支出、人均旅馆住宿费支出、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人均培训费支出同比增长26.3%、94.1%、7.1%、29.9%。
从微观层面看,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胡润研究院《2018年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显示,浙江中产阶级家庭户数、占比均位列省(区)第二,消费潜力无限。浙江人更注重健康,2018年蔬菜水果、保健品等收入增长超过10%,而油肉蛋等增速不快。浙江人更注重生活品质,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693 元,同比增长24.5%,增速居八大类消费支出首位,且比上年显著加快了16.0个百分点,对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为5.7%。主要拉动因素为城镇居民用于购买首饰手表化妆品和美容美发旅馆住宿等个人用品和服务方面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同时,浙江大力发展新零售标杆城市和新零售企业,推动移动支付和城市大脑在商贸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购物的体验舒适度。智能家居体验馆、智慧餐厅、无人超市等服务性消费新场景,正在成为浙江新消费蓬勃发展的重要注脚。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发布的《2018新零售城市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杭州新零售城市指数位居全国第四。
每一个消费者都是经济肌体的细胞,消费持续升级激活了每一个“细胞”,也激活了经济增长的“一池春水”。浙江要从收入、供给、体验视角发力,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能,最终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合力。
增强消费底气
千方百计促增收。深入实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根据物价上涨和全省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定期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最低工资和养老标准,切实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加大政府对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养老、医疗等的比重,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减少预防性储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土地和住宅的市场化流转,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完善惠农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两头发力稳就业。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提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能力,帮扶援助就业困难人员,持续开展“浙江无欠薪”行动,稳定劳动者消费水平;提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积极性,返还困难企业社保费,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给予稳岗补贴,支持企业开展转岗培训,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关于“城区常住人口100-300万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等政策,推进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等改革试点,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优化消费供给
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红利”。作为网络经济大省、主要电商平台所在地,浙江应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做大做强“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战略门户、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 等重大平台,发展壮大余姚塑料城、义乌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永康科技五金城、海宁皮革城等线上线下融合市场,深化无理由退货制度、消费后评价制度等重大改革,争创新型贸易中心。积极布局AI智能、5G、区块链等前沿领域,推动零售商利用数字标牌、电子试衣间、智能定位、自助终端和VR展示等一系列智能应用,提升品牌附加值、市场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以独特创新和精细品质“突围”消费升级壁垒。提升企业品牌意识,以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以创新、品质和独有性抢占市场先机。以浙江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在欧美国家,社区商业占社会商业总支出的60%以上,而在中国,目前整体水平却不足30%),激发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场景消费新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发展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消费品,进一步提升浙江箱包、家纺、文创、丝绸、茶叶、旅游装备和纪念品等消费品工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改善消费环境
健全消费政策体系。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的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创建、浙江“品字标”建设、放心消费补短板工程等,创建一批放心市场、放心商店、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放心工厂。完善金融、(跨境)电商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体系,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运用新技术改善消费体验。推动商业领域和消费领域数字化升级,实现零售“人—货—景”全产业链的改造提效。鼓励零售业采用移动支付、智能传感、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不断改善提升消费体验。构建浙江省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新零售增长)模型,评估、监测消费对浙江省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围绕人、货、场进行更加深度的数据采集,形成消费者、产品、服务、营销、渠道、物流的全面数字化体系,实现整个供应链体系数据的彻底打通。完善农村生活消费基础设施,加大农村道路、交通、信息通讯、广播电视、水电供给、能源等投入力度,着力挖掘农村网购和旅游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