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消费升级趋势、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9-08-07吕淼
□吕淼
区别于之前单纯的规模增长,高质量的消费经济才是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在出口形势错综复杂、投资短期难以提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下,推动形成更加强大的内需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消费升级是浙江应对现阶段诸多挑战,倒逼企业重新选择其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着力点。
浙江消费总体仍处升级阶段
今年上半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稍有回落。1-6月,浙江社零总额增长9.3%,同比回落0.8 个百分点。尽管浙江社零总额增速从2012年出现趋势性下降,从2011年的近20%波动收缩至今年上半年的10%不到,但社零总额并不能反映出居民消费全貌,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及消费理念已经发生转变。消费升级仍是浙江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趋势,区别于之前单纯的规模增长,高质量的消费经济才是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消费升级趋势愈加显著。数据显示,浙江6月社零数据回升主要因为国五汽车清库存、618电商活动等。半年度数据也显示,浙江书报杂志、日用品、新能源汽车、体育娱乐用品、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均有较快增长。此外,近年服务性消费增长势头强劲,2018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2.3%,快于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水平。从长期看,最终消费支出与GDP高度相关,浙江消费对于GDP的贡献从2010年以来一直在波动上升。从GDP口径最终消费支出的相关指标来看,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速可能也是上升的。
从消费支出结构来看,中高端消费渐成主力。从近年数据来看,浙江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仍维持下行趋势,被视为较高消费层次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占比依旧保持增长态势。此外,不受经济周期变化影响,豪华乘用车的销量依然保持正增长,与普通乘用车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总的来看,浙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从传统消费到新兴消费、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从线下消费到线上消费、从大众消费到小众消费的转变。
从消费方式上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方式逐渐显现出数字化特征。相关研究表明,线上消费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移动支付、人脸识别、新零售等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革新,不仅提高了服务品质,也创新了消费体验。以饿了么数据为例,2019年上半年线上订单成交量环比大幅增加,平均增速在8.4%左右,新增用户多半来自三四线城市。虽然半年度网络零售额增速较往年放缓,这很大程度是高基数所致,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达63.0%,较去年同期上升5.4 个百分点,网络消费已成为拉动浙江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图/雅丽
从消费政策发布来看,近两年无论是扩大开放,还是减税降费,都夯实了居民“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的环境。上半年,浙江印发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促进消费重点工作计划》,旨在从提升消费质量、创新流通方式、优化消费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推动浙江消费升级。
从人均GDP水平看,浙江处于人均8000-10000美元这一消费升级阶段,居民可支配收入依然保持6%以上的增速,这相当于80年代前后的美国。在这一发展阶段,发达国家消费经历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由物质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演化过程。以美国为例,消费主要表现为更加注重精神需求以及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更偏向于理性、持续性。从消费主力的年龄结构来看,过去消费主力是60-70后,如今已经是80-90后的天下,相较于60-70后的居民投资意愿比较强、储蓄率比较高,80-90后即更愿意负债消费,且消费注重品牌和个性满足。
消费升级面临的三大挑战
消费正在拯救浙江经济,这是今年上半年浙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仍需要关注当前面临的三个挑战。
居民收入预期不容乐观。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从2018年5月开始逐月回落,至年末从业人员较2017年减少0.9%,今年1-5月,从业人员同比减少1.7%。这一状况如果持续或有所加剧,将降低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从而降低消费支出。同时,今年上半年浙江消费物价上升较大。上半年浙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也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这是在生产者价格指数较大下降下出现的,收入预期不容乐观,势必会影响到消费的表现。
居民杠杆率偏高带来的风险问题,或进一步抑制消费支出。今年以来浙江住户贷款余额一直保持20%以上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浙江76%的居民杠杆率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此外,从五大国有银行的2018年业绩报告来看,个人住房贷款仍是主力,截至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例均在60%以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杠杆过高对于消费支出增长的绑架。
居民收入差距仍需缩小。浙江GDP增速与收入增速、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缩小是消费稳步增长的支撑。因前些年高投资发展模式,居民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占比下降,导致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偏低。今年上半年浙江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约为53.5%,而发达国家这个指标在60%以上。此外,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五等分数据来看,2017年高收入户与中等偏上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比由2013年的77%下降至53.2%,但最高收入和次高收入之间的差距仍超过50%。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边际性远低于低收入者,如何调节高收入者税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及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仍是消费经济的重要命题。
促进浙江消费稳定增长
目前,消费增长面临着诸多困难,亟需通过深化改革,精准施策,为消费增长提供支撑和保障。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产阶级群体,这既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以民富优先破题收入分配改革,加大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显著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居民财产权保护制度,使中等收入群体对政策具有稳定预期和现实保障。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创业体系,在社会保障、减税降费、行政审批等方面予以突破,促进社会资源通过共享实现高效充分利用,有效促进居民增收。
降低居民部门在房地产和金融投资领域的杠杆率水平,让经济逐步脱虚入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理念,扩大公租房、经济适用房覆盖率,减少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中用于购房的支出,从而增加其消费支出。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以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探索清理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过程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降低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成本,有效支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政府需在医疗、保险、养老、教育、失业救助等方面实施相关惠民政策。日本针对低收入者和失业者专门制定涵盖基本生活的社会救助专项措施,建立了贫困人口由国家救助、低收入群体由福利保障、工薪阶层由社会保障的立体化安全网络。浙江或可参照日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界定低收入者、短期失业者、更换工作群体的数量和范围,精准实施基本保障政策,以达稳预期目的。
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居民消费热点。结合民生需求,放宽市场准入门槛,从吃穿住行到教养康享入手,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医疗健康、休闲旅游等居民消费热点领域。加快推进信息消费、网络消费等消费领域的政策细则出台,完善政府消费监管,为加快培育新零售增长点营造健康、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