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与“象”的转化

2019-08-07劳宜超

油画艺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主客观布面美育

劳宜超

于我,“画面的建构”强调的是作画的过程,注重的是技术、画面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

有位学者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美育是学院派和印象派共生的产物,以往的知识体系产生的到底是推动力还是阻力,人各自知。而找到有效的方式方法,形成画画的“方法论”,是解决画面问题的关键。

写生的过程使我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通过双眼所看到的“真实图像”与我希望在画面中表现的视觉效果往往相悖。这个时候,我不得不耗尽过往绘画的那点“生平所学”,将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转化为自己的某种心理暗示,在“物”与“象”之间找到一个转化的心理支撑,进而形成图的幻象,接着运用我的或前人的绘画语言和技巧将这个 “假象”最终落于画面上。通俗来讲,它是主客观占据的量对比,也可以说这是脱开景物对画面的布置或设计。

绘画创作就像生活,要对生活满怀憧憬,生活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不可预见,而生活的矛盾、认知与迷惑、建设与推倒重建,也对应着创作中复杂的交集。

劳宜超 《小象乖乖》 布面油画 170cm×200cm 2018年

猜你喜欢

主客观布面美育
钱爱康
王秋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詹克兢布面油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张方白艺术作品
Outdoor air pollution as a possible modifiable risk factor to reduce mortality in post-stroke population
美育教师
特大型高铁车站高架候车厅声环境主客观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