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威宁县潘家山铜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2019-08-07

有色金属设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宣威石炭系峨眉山

罗 强

(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测院,贵州 贵阳 550000)

1 研究区概况

1.1 交通位置

威宁县潘家山铜矿区属贵州省威宁县玉龙乡所管辖。距威宁县城平距约60 km,地理坐标:东经103°42′45″~103°45′00″,北纬27°04′00″~27°05′30″,面积约10.12 km2。矿区内有县级公路至威宁县城,交通较为方便。

1.2 自然地理

1.2.1 地形地貌

研究区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乌蒙山区,地势切割强烈,高差大,区内最高海拔2 455 m,最低1 390 m,相对高差大于1 000 m,一般在600~800 m,为高中山地区。

在水系上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最低浸蚀基准面位于矿区南西侧的玉龙小河河谷处,海拨标高为1 390 m;矿区范围内冲沟发育。溪流流向由南东向北西,主要为季节性溪沟,水量受大气降雨控制,季节性变化大。区内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C,平均降水量1 100~1 500 mm,年日照时数1 805.4 h,年无霜期110天,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寒、夏低温、霜冻、冰雹等。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

1.3 地质条件

域地层出露有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石炭系中统威宁组(C2w)、石炭系下统摆佐组(C2b)、石炭系下统大塘组上司段(C1ds)、旧司段(C1dj)、石炭系下统岩关组(C1y)、泥盆系上统地层(D3)等,受断层破坏,本区缺失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二叠系下统(P1)及石炭系(C3)上统地层。区域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内,区内北东向构造较发育。矿区构造为断层和裂隙,断层有北东向F1、F2和F3,近南北向F5、F6,北西向的F4断层,裂隙有北东东向裂隙LX1、LX2。

F1为逆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5°,上盘地层为泥盆系上统地层(D3),下盘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

F2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上盘地层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T1f)、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下盘地层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T1f)、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

F3为性质不明断层,走向北东,北西盘地层三叠系下统飞仙关(T1f),南东盘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

F4为正断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76°,上盘地层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T1f),下盘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

F5为逆断层,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65°,上盘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下盘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

F6为推测的性质不明断层,走向近南北。

区域上有产于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中的透镜体状自然铜、硫化铜、辉铜矿,产于二叠系上统飞仙关组(T1f)中的辉铜矿,产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中的褐铁矿等。见图1。

1.4 水文条件

研究区位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山间小溪呈网状分布,小溪水汇入由北向南流向的玉龙小河,经小河流入牛栏江后进入金沙江,最后汇入长江。区内有泉、井点分布,地下水总体流向由北东往南西流,为研究区的生活、生产用水提供方便。研究区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乌蒙山区,地势切割强烈,高差大,最高海拔约2 308 m,最低为玉龙小河河谷处,海拔1 380 m,相对高差918 m,一般在1 500-2 000 m。研究区出露有较大面积的玄武岩,在侵蚀作用下形成中山山地侵蚀地貌。区内冲沟和洼地较发育,一个冲沟或洼地往往成为一个补、径、条件皆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图1 地质构造图

按含水介质划分地下水类型,则以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为主,其次为松散层空隙水,分述如下:

1)岩溶水:含水岩组为石炭系下统岩关组(C1y)深灰色灰岩、泥盆系上统(D3)灰色深灰色白云岩,溶蚀裂隙发育,常富集地下水,富水性强。

2)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T1f)泥质灰岩、粉砂岩,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粉砂质泥岩、砾岩,石炭系下统大塘组旧司段(C1dj)泥灰岩。富水性弱至中等。

3)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沟谷平缓低洼地带,为第四系坡积、残积砂、砂碎石,亚砂土混合层,松散层透水性较强,含水性弱,为孔隙水含水层。

4)隔水岩组主要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T1f)页岩,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页岩、铝质粘土岩,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墨绿色拉斑玄武岩,深色凝灰质玄武岩,褐色、深灰色杏仁状玄武岩,褐色、灰色角砾玄武岩,凝灰岩。

2 矿床特征

2.1 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研究工作,在矿区西部平硐PD1、PD2、PD3、PD4内见矿,矿区中部浅井QJ3处也发现1个见矿点,其余探矿工程均未见矿或仅见零星矿化。由于本区铜矿(化)层主要产于断层旁侧次级节理(裂隙)及杏仁状玄武岩中,严格受构造、地层和蚀变控制,且铜矿化极不均匀,故仅在矿区西部PD1、PD2、PD3、PD4处圈定出Ⅰ号铜矿体,QJ3处揭露Ⅱ号铜矿体。

该区矿体呈似层状、小透镜体状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严格受层间破碎带控制,其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Ⅰ号矿体倾向约134°,倾角8°,走向出露长度约160 m,矿体厚度0.7~2.1 m,平均厚度约1.44 m,单件矿石样品位0.5~4.95 %(Cu),矿体平均品位1.17 %(Cu),矿体标高1 420~1 428 m;Ⅱ号铜矿体仅为单工程揭露,倾向约135°,倾角8°,矿体平均品位0.54 %(Cu),矿体标高1 690~1 691 m。

2.2 矿石特征

本区所见铜矿石以硫化矿石为主,化学组分简单,有用组分主要为Cu。矿石中矿石矿物有辉铜矿、蓝铜矿、自然铜、黄铁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有沸石、方解石、石英、炭、沥青等。矿石具主要为粒状结构,有浸染状、条带状、细脉状等构造。矿石品位0.5 %~4.95 %(Cu),变化系数较大。与矿(化)有关系的围岩蚀变主要为沸石化、炭化、沥青化、硅化,其次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

3 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研究区位于贵州西部玄武岩发育地区,该地区的玄武岩为著名的西南暗色岩套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玄武岩套按照3个阶段火山活动性分为3个段。第一阶段:强爆发-溢出为主阶段对应玄武岩套第一段(P3em1)角砾岩-块砾级火山碎屑岩;第二阶段:广泛持续宁静溢出阶段对应第二段玄武岩套(P3em2)巨厚-厚层状熔岩;第三阶段弱爆发-弱爆发溢出混合阶段对应第三段玄武岩套(P3em3)主要为细火山碎屑岩或火山碎屑岩于熔岩互层。研究表明峨眉山玄武岩具有较高的分异和同化浑染程度,常常在挥发性组分中发现富集的Cu,Pb,Zn等,是形成铜矿等大型矿富集区有利的地质化学背景。根据矿区已发现矿体的产出特征,初步总结研究区铜矿有以下赋存规律:

1)矿床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第四段(P3em4)中,且受次级裂隙影响。

2)矿床受岩性控制明显,为杏仁状玄武岩。矿体与围岩分界较明显,尤其在多种蚀变作用叠加且蚀变强烈的地带铜矿化往往较好,是寻找铜矿或矿化体的直接标志之一。

3)采矿遗迹标志:区内在地表留下了少量的老硐等采矿遗址,其也可作为重要的宏观找矿标志。

4 结 语

研究区内的铜矿主要赋存第三段玄武岩套(P3em3)于细火山碎屑岩或火山碎屑岩于熔岩,且矿床受岩性控制明显,为杏仁状玄武岩。围岩蚀变主要为沸石化、炭化、沥青化、硅化,其次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猜你喜欢

宣威石炭系峨眉山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云南省宣威地区家族肺癌研究进展
大同石炭系煤高灰半焦浮选脱灰研究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达巴松凸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技术研究
峨眉山下
勇登峨眉山
峨眉山游记
宣威老区饮水工程监管盼提升
宣威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