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分析
2019-08-06李曦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中小河流的治理内容,然后以河北省河流治理为例,对城市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有效的治理建议,希望对强化城市中小河流治理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小河流治理
引言: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依靠河流而建立的,河流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重视河流的保护和治理,一旦河流出现污染,就会对城市的形象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各级城市需要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采用合理的方式,治理城市中小河流,从而发挥河流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内容
一般来说,根据河流所处的位置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可以将中小河流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中小河流;另一种是乡村中小河流,两种河流在治理目标上存在显著的差别。城市中小河流治理较为复杂,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1]。城市中小河流需要承担防洪和修复生态环境的任务。如果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河流的严重污染,河流治理难度也会随之上升,虽然集中治理方式的应用,强化了治理的效果,但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河流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河流的行洪空间会被逐渐压缩,城市内涝会频繁出现,给城市的发展带来隐患。
二、城市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境内具有非常多的中小河流,大多数属于海河的直流,在这些中小河流的两岸,分布着大量的城市和农田。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河北省工业和农业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对中小河流造成了污染。虽然河北省积极开展城市中小河流治理活动,但在治理过程中,却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河流变窄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河流的水面宽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部分城市为节省污水治理成本,会通过填埋的方式,填埋污染严重的水域,最终导致河流水面不断萎缩。由于河流水面宽度的缩小,河流的雨水调节能力会逐渐减弱,一旦遇到强降雨,城市积水难以被河流消化,从而导致城市内涝频出,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二)河流污染严重
城市工业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张,加剧了城市河流污染程度。例如:北方某工业城市的河流,因为河道两侧的排污管道数量多,且分布不合理,经常会向河流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再加上河道沿岸居民不重视河流保护,将大量的生活垃圾倒入至河流,使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三)河流硬化
在治理中小城市河流的过程中,治理人员对河流的防洪功能十分重视,却忽视了河流生态价值的实现,为提高河流的防护功能,不断增加河堤的高度,尤其是混凝土材料的使用,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稳定性。由于城市中小河流硬化现象严重,河流的生态价值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基于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分析
(一)加强河道修复力度
城市中小河流治理部门应该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强修复河道的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中小河流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极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出现,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河流进行治理,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站在长远角度看,河流治理部门需要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2]。治理部门应该将先治理、后修复作为主要的原则,对污染物的排放量加以限制,截斷污染物质的排入路径,针对河流内部已经存在的污染物,应该采用污水治理方法,不断降低污染物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城市中小河流与普通河流相比,具有相对较长的运行时间,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方种类会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因此,在一些污染范围内就会形成依赖污染物质的生态圈,但是这个生态圈是不健康的,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可能会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治理部门应切断营养物质的输入渠道,将这种不健康的生态圈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在治理河流污染水之后,河流治理部门需要将水底泥沙修复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治理部门应该将水体类型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理。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类型的水体,其净化能力存在不同,加大了水体泥沙修复和治理的复杂程度。故治理部门需要经过深入分析,方可选择合适的治理和修复方法。例如:某城市河流治理部门在分析水体类型和净化能力后,选择了底泥疏浚法,对河流底泥进行修复,通过合理挖掘河道水底的泥沙,使河流的水质得到提升,且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但是在治理水体泥沙的过程中,应确保泥沙治理不会对河流蓄水能力造成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泥沙治理的效果。
(二)修复河道生态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和修复技术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从而使河流治理和修复质量大大提升。为进一步强化城市中小河流的治理效果,治理部门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充分发挥植物的吸收作用,降低河流污染物质的浓度。治理部门应根据城市河流具体情况,选择生物治理技术,对城市河流污水进行治理,降低污染物质的浓度,在增强河流水质的同时,构建水体生态系统。
(2)种植水生植物,例如:城市可以在河流中种植荷花等浮游植物,让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在水生植物稳定下来之后,河道生态系统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将水生植物作为栖息地,为水生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并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结论:综上所述,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中小河流治理部门,应积极相应河流治理的号召,加强河道修复力度,重视河流底泥的治理和修复,并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对河流污染进行治理,以减少河流污染浓度,提高河流水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中小河流治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袁小平.基于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市中小河流治理思考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7):281-282.
[2]刘达,肖飞.对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中小河流治理的几点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11):22-27.
作者简介:
李曦,性别:女,出生年月:1992.05,民族:汉,籍贯:河北省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