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设备计量管理的几点感悟
2019-08-06李超奇
李超奇
摘 要:计量工作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是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下文分析了解计量工作在设备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计量工作;医疗设备 ;管理
引言
计量工作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确保仪器的运行处于准确可靠的状态,使得其能够对人体的各项指标进行准确观测,医生可以依据医疗设备提供的信息进行准确可靠的医疗操作,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因此,对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给予充分重视能够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一、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对医院来说。
医院的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基本的医疗手段。它决定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能力。医疗设备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医疗水平和能力。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对医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对病患来说
医院每天都要承接大量的病患救治工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在病患救治的过程中使用率非常高。从开始各项指标的检查到后续治疗,几乎都离不开医疗设备的参与。因此,医疗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状态显得尤为的重要。
(三)对监管部门来说
医疗设备是设计人民群众切身安全的设备,医院中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是不容忽视的,监管部门应该重视对此业务的监督管理。同时还可促进医院自觉地进行规范化的医疗设备管理。
二、现有医疗设备计量管理的几点弊端
随着医院管理水平的进步,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已经日趋制度化规范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疗设备的购入方面
部分医院存在设备购入把关不严的问题。同一种设备购入多种的厂家型号,有些厂家的设备购入零散的那么几台,如果质量不高,使用几年后就状况频出。并且购入是沒有要求厂家附带计量机构出具的计量合格证书,准入门槛低。而由于购入数量少,厂家售后服务难以联系,使得设备不能有效被利用。
(二)设备配备的不均衡、不科学
有些科室任务重,病患多,科室设备数量和设备的先进性跟不上现有的医疗水平。
(三)医疗设备的使用方面
由于上述设备配备的不均衡、不科学而导致各科室患者数量不均衡,有的科室病患数量突然增多,导致现有的医疗设备数量不够。就存在向其他科室借用设备的情况。这样导致各科室设备混用,不利于管理。同时,也存在因为对设备性能参数和工作状况不了解,存在使用过程会发生突发状况的风险。设备使用地点的来回变动,也给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为对于大型的医院,由于医疗设备数量众多,会对医院的医疗设备实行分区管理。设备的来回借用使得管理混乱。还有就是不按要求使用设备导致设备的计量性能不准确。例如血细胞分析仪需要接地线使用,许多医院都忽视,使得测量数据存在偏差,也给检定校准过程带来麻烦。
(四)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制度方面
没有建立严格的文档管理制度,使得医疗设备的计量状态不清楚。有些强检医疗设备存在超期状态。同时也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医疗设备使用责任人制度。
三、医疗设备计量管理的举措
(一)强化计量监督管理
一是医院自身内部的。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与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医院成立计量监督管理机构,领导加强重视,是促进计量管理有效运行的有力保证。二是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对医院的监督。内外结合才能更有效。
(二)提高计量检定技术
计量检定机构要严格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对医疗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现在医疗设备更新换代迅速,检定机构也要及时更新检定设备,使检定设备向多参数便携化方向发展。检定人员也要向高学历、专业化方向发展,多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培训学习。提高检验检测技术。
(三)改进管理方法
最近几年的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医院也应使计量工作逐渐现代化。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引入信息化管理,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计量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存储重要信息,利用计算机和纸张对极其重要的数据进行双重存储,从而有效地保证计量数据的完整性。二是,网络化的测量信息管理可以为临床测量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四)提升计量人员素质
领导和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医疗设备的管理和医疗单位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为了保证计量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从领导层高度重视计量工作的开展。在选择测量设备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应注意测量工作的发展。选择熟悉设备原理、对计量理论有深刻理解的专业人才是必要的。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到相关部门学习交流,弥补自身知识不足,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不断适应当前不断升级的计量管理。通过落实个人责任制,加强计量工作的检查和管理,全面提高计量工作的准确性,提高管理人员和检查人员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我们也可以通过实施个人责任制,加强计量工作的检查和管理,全面提高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建立基层网络监控平台。所有医疗计量设备的基本信息及其过度使用情况在互联网上公开,方便公众查阅。
四、计量工作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一)引起重视
医疗设备的检定工作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起到重要作用,医院领导层必须加强重视,首先从资金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支持,成立医疗设备计量专职小组,医院领导、设备使用负责人、计量检定负责人均在专职小组内,能够对医疗设备的性能、状态、计量结果等进行互通交流,从而有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其次,设备检定和管理实现信息化,并制度完善的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层层落实,检定制度完善,从而架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计量管理制度。最后,加强对医疗设备的计量监督,实现动态的全程监督,做好系统预警和风险防范,使医学计量水平全面提升。
(二)加大宣传力度
医疗设备对医院的发展,医生的诊断能力等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医疗设备质量的重要性,认识到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管理人员要提高对医学计量的认识,加强对医疗设备的功能、作用等的宣传,使广大医生、管理人员、使用人员、计量人员都了解到设备质量的重要性。宣传方法较多,可以开展定期培训、应用竞赛、计量讲解等,使全体工作人员都能了解到医学计量,从而提高设备计量意识和责任,使全员参与到计量监督、计量管理和设备准确应用上,从而使全体医护人员都能在思想上,行动上践行计量管理工作,使医学计量可持续良性发展。
(三)完善计量工作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计量检定对设备的性能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能够有效防范诊断风险,降低医疗重复诊断的费用。因此,完善和健全计量检测机制至关重要,是提高医院信誉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计量机制的健全上,首先要建立专业化的计量管理队伍。计量人员培训不可缺少。其次,医疗设备计量检测要常态化。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周期性检定,并对检定检测进行记录与建档,做好信息保存。
五、结语
总之,计量工作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其能够对人体的各项指标进行准确观测,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将准确的药剂用量提供给患者,同时使患者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给予计量工作的发展以充分重视能够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付园.医学计量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评价[J].中国医疗 器械信息 ,2018,24(06):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