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精准度”的路径选择
2019-08-06文宇
文宇
[摘要]通过对湘潭县H村贫困地区的田野调查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精准扶贫收效甚微,主要是受农户思想、企业市场、扶贫机制多重因素的影响。为此,探究合理的产业精准扶贫路径刻不容缓,政府须激发农户脱贫活力,补齐产业精神短板;健全企业激励机制,联动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依托网络媒体加强管理监督,助力产业精准脱贫。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精准度;路径选择;社会调查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
1 村振兴背景下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意义
1.1 产业扶贫提高了贫困村的经济水平
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大力支持农民脱贫,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民生活环境,极力打造“产业参与、平台协同与精准扶贫”的优良环境,必然会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扶贫为失业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和经济补助,通过吸引企业在农村建厂,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农民的收入方式多元化,加快了贫困地区的脱贫速度。同时,吸引大量资金流入农村,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生产方式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产业扶贫策略的推进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拉动了贫困村经济收入的增加,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提升了农村整体经济水平。
1.2 产业扶贫加快了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实
产业扶贫依托精准扶贫,反作用于乡村振兴,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实践检验。为此,国家指定高效可行的政策规范,在协调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制定脱贫新标准上,为产业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严格把控扶贫资金的流入流出、明确上级政府职责、规范基层政府的行为,为产业扶贫的实施提供了成熟的考核机制,实现产业扶贫的“精准化”推动扶贫政策的“高效化”发展。
1.3 产业扶贫促进了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农村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地理位置偏远、人才资源流失、思想意识保守等阻碍,难以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下与城市共融发展。产业扶贫对贫困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一方面可以利用独特的土地资源和风俗特色来发展简单、高效、持续的养殖、种植、旅游、光伏产业,实现“准数字化”的特色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引进人才,吸引大批大学生及高级知识分子投入基层工作,为产业扶贫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和学者,变传统思想为现代思想,从意识上实现贫困户产业发展的现代化。
2 湘潭县H村产业精准扶贫的生存现状
2.1 扶贫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据访谈显示,H村整体经济水平低,大多数村民年收入不高,难以实现产业发展,有30%的占比人数人均年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其中16.7%的占比人数人均年收入低于800元,收入来源于简单的种植业、国家农田补贴以及亲戚儿女援助,占比人数最多的为人均年收入1800~3000元。部分青壮年村民因为家庭负担较大,需要赡养老人和负担子女,选择外出经商或务工,但受文化素质偏低和技能落后的限制,经济收入也仅够维持家庭生活。H村自然条件差且劳动力缺乏,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以耕作传统作物、养殖鸡鸭猪牛为主,发展现代产业困难重重,有66.67%人认为扶贫资金不足,缺少资金和设施的农村产业举步维艰。
2.2 产业精准扶贫认知度低
据调查得出,H村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了解甚微,认知度低,扶贫意识薄弱,宣传范围狭小。问卷结果表明,在政策含义上,有66.7%的人未听闻过“产业扶贫”,对政策的内容显示出漠不关心、形同虚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度;在扶贫信息获取方面,有30%的群众表示不了解如何获取相关信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村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在扶贫满意度上,有50%的人对村庄目前的产业扶贫实施状况的态度表示一般,大多数贫困户没有切身感受到扶助的“真实性”,受调查人群对当地的产业扶贫认同感不高。
2.3 村民盲目追求扶贫利益
据数据分析得出,H村村民思想保守,“等、靠、要”惰性思维严重,对政府扶助依赖性强,盲目追求扶贫利益,导致扶贫矛盾恶性发展。从社会调查可发现,在扶贫“公开性”问题上,有40%的占比人数表示不知道村里是否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贫困户进行民主评议评选;在扶贫“精准度”问题上,有20%的占比人数表示当前扶贫有漏掉一些贫困户或是错置给非贫困户,扶贫对象不精准,且有26.67%人表示并不清楚村庄开展的扶贫项目是否符合现实需求,出现“供不合求”的虚假扶贫现象;在特色种养业、特色林业产业、乡村旅游业、电商、光伏、家庭手工业六大扶贫工程中,电商和光伏两个扶贫工程的了解程度仅有2.23%,而电商产业是紧跟时代发展,提升农民技能,拓宽农民致富道路的创新性途径之一,多数贫困户由于本身技能不足和思想固化,不愿意从事脑力的产业工作,更加倾向无需思考的体力活,甚至是靠“坑蒙拐骗”来获取扶贫福利。
3 贫困村产业扶贫“精准度”的影响因素
3.1 农民脱贫意志薄弱,产业扶贫动力不足
思想扶贫比物质扶贫更为重要,长期以来,H村扶贫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就在于貧困户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和励志脱贫的干劲,多数存在“等、靠、要”、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等消极思想。该村经济水平低,贫困户脱贫意志薄弱,素质提升速度缓慢,受外在经济压力影响,利益化现象严重,村民陷入了“越扶贫越贫穷”、“穷人富人虚假脱贫”的恶性循环,精神贫困问题日益凸显,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贫困人口思想固化,意识薄弱,难以接受和适应时代化的集体产业扶贫,倾向从事劳动力型的个体工作来维持生活。某些农户对产业扶贫漠不关心,单方面认为产业扶贫只是形式,没有实际作用,脱贫动力不足,缺乏参与热情,致使扶贫难以精准,效果甚微。
3.2 乡村社会力量甚微,产业扶贫市场狭窄
龙头企业、合作社、人才、技术、市场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扶贫事业的推进,我国的扶贫方式逐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模式,即以国家扶贫办的专项扶贫,各部委的行业扶贫,社会组织的扶贫。但在产业扶贫开发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协调困难,扶贫资源配置低效,人才外流不进,部门合力不足,缺乏强有力的市场支持,没有系统化的产业品牌,社会辅助力量微薄,扶贫市场狭窄,科研技术水平低,难以形成规范化的产业链。
3.3 扶贫机制流于形式,产业扶贫供需失衡
政府在扶贫中具有主导作用,在“权力-利益”影响下,为了完成政绩,单向度为贫困户提供扶贫资金,增设就业岗位,拓宽产业发展领域,忽视农民本身意愿和能力,产生扶贫“供过于求、供不合求、供不应求”的失衡问题,导致“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蔓延,“任务式”产业扶贫恶劣。H村扶贫单位仅进行内部协商决定,整个过程掺杂过多的人为主观因素,既没有让扶贫户、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一同参与,也没有建立起科学统一的产业扶贫标准,缺乏科学性、透明性和公开性,致使H村产业精準扶贫徒有虚名,引发诸多问题。
4 农村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4.1 激发农户脱贫活力,补齐产业扶贫精神短板
产业精准扶贫,首要路径在于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燃起脱贫斗志,摆脱思想贫困,为产业扶贫提供精神动力。例如,注重贫困户利益表达,合理提供脱贫帮助,做到对症下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使更多人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责任感;在贫困村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入现代化生活观念和方式,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抓好贫困人口的基础教育,倡导“扶志、扶智、扶学”教育模式,逐渐提高农户综合素质,丰富贫困人口精神文化生活。
4.2 健全企业激励机制,联动发展特色扶贫产业
规范龙头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提升扶贫企业责任意识,建立企业奖励和淘汰机制,提高企业积极性和扶贫产业风险意识。全方位整合社会各界资源,继续创新“合作社+贫困户”的“农闲增收”模式,采取“企业出资投入+农户出地出工+贫困户共同分红”的方式,发展特色养殖、种植、家庭产业,给符合扶贫申报条件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扶助和贷款优惠。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出资出地,参与分享产业经营收益。优先聘请当地贫困户务工,变“输血”为“造血”,提高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参与度和受益度。同时,积极开发全域旅游,通过互联网发展电商产业,实现“互联网+产业扶贫”的农村特产产业扶贫。
4.3 依托网络媒体平台,加强产业扶贫管理监督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快速交流和传播作用,规范管理行政部门,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增强各个扶贫主体单位、监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扶贫工作的监管宣传力度。例如,建立H村产业扶贫官方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精准识别人员名单、产业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下放情况、脱贫人员名单、合作企业单位等相关信息,精准审核,动态管理,透明公开,严格打击扶贫贪污受贿行为,为社会公众全面监督提供便利,大力宣传产业扶贫优势,高效落实产业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 易法敏.产业参与、平台协同与精准扶贫[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6):12-21.
[2] 邓永超,付强.乡村振兴下产业扶贫的机制创新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山西农经,2019(01):5-7.
[3] 张伟.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扶贫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1):154-155.
[4] 产业扶贫产业文化品牌设计系列成果展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71.
[5] 杨军,池敏青.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扶贫模式研究与思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9(01):51-54.
[6] 张曦文.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裕安区产业扶贫纪实[J].农民科技培训,2018(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