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影响因子研究
2019-08-06仇美蓉
仇美蓉
摘要:以桂林市塘洞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找到影响因子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最终找出根本性影响因子。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5-0479-03
引言
随着近几年传统村落旅游行业发展与兴起,学界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关系的探讨也进一步加深。有些学者认为发展传统村落旅游或多或少势必会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产生影响,部分学者则认为保护与发展是可以和谐统一的,两者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矛盾不可兼容的。周建明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应该首先尊重历史,其次要创造性发展,对传统村落新的布局和规划应该建立在保护传统村落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之上。朱飞在研究了旅游型传统村落脆弱性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各因子分层之后绘制了旅游型传统村落脆弱性影响因子的多级递阶有向图,从三个层次解释了旅游型传统村落脆弱性的影响因子的影响角度。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少部分定量研究也是建立在对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和乡土景观的定量研究基础之上,缺乏以整个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的保护与发展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本文以桂林市塘洞村为例,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索,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各影响因子的区域划分、层级划分进行定量分析,最终获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多级递阶有向图,希望能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影响因子的提取
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的研究首先基于村落、村民、政府三方牵制,其次还有整体的可持续性及路线规划等,最后还要根据塘洞村村落的特征评价其红色革命传统保护与发展的绩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以及与相关学者专家的交流,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具体见表1:
1.革命遗址的自然受損度S 1
革命遗址保护基金是否到位,保护措施是否合理完善,保护方案是否规划完整。
2.革命故事的流传度S2
因为塘洞村是一个红色革命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型村落,毛泽东贺子珍曾下榻此地雷公田寺院、陆定一在村内的赵家祠堂写下了著名的《老山界》一文,中革军委驻地东寨赵家大屋等等许多革命英在此地留下英勇的故事传说,村民对革命故事的熟知度,以及专业的导游人员对本地文化的渗透度等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
3.革命精神传载导体S3
无数的革命英雄,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事业献身于长征途中,将自己的青春和献血洒在了革命鲜红的旗帜上,现塘洞村还留有多处无名烈士的墓碑,革命的年代已经过去,但是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致敬、缅怀、传承、纪念,革命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将引领我们一代又一代祖国青年们奋起向上,对于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对于革命前辈的致敬和缅怀是红色革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绩效评价重要的影响因子。
4.传统节庆的原真性54
随着旅游行业的兴起,旅游型传统村落数量成比上涨,越来越多的所谓传统村落开始或多或少增添旅游所需的要素,来吸引游客的观光,但是往往很多时候刻意为之的活动,例如一些节日庆典,因为少了当初成立庆典、参与节日的那份自然与真情,往往被游客诟病虚假演出。甚至很多传统村落本身不具备少数民族的传统特色,为了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而强行披上少数民族的袈裟,雇佣村民或者专业演员演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气风貌庆典,这样的行为短期可能会有所收益,但是长期来看是不能持续发展的。
5.风俗的完整自然性S5
传统村落整个村落之间,包含了村民之间,村民与自然,村民与外人之间相处的方式,是否很大程度上被外界的思考和生活方式所改变。
6.村落原貌性保护S6
整个传统村落的原生性传统面貌是否较好保留,在协调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不破坏村落本身的原真性。
7.基建S7
整个村落的基础建设、公共设施以及交通的可达性。
8.完善保障系统58
在改善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完善传统村落基础保障系统,这是目前很多贫困地区的传统村落比较困难同时难以实现的一点,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和自身发展能力的局限,中央政府目前正对该群体的传统村落进行财政资金的直接补助,以达到滋养保护的目的。
9.政策法规条例的健全度、政策执行力度S9
10.旅游收入占整个村落收入的比例S10
旅游收入的占比一直是衡量旅游型传统村落发展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11.村民受益度、接受度、幸福度S11
村民自身对于旅游发展和保护的感知与受益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之一。
12.村民自身保护意识S12
目前很多传统村落村民自身对于传统村落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认识不够,对于自身文化和发展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导致很多村民自身对传统村落保护意识不到位,一味追求现代化舒适生活,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庆典弃如敝履,重视村民自身的保护意识,从根源渠道上保护传统村落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重要的指标之一。
13.合理的旅游规划路线S13
合理的旅游路线规划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
14.可持续发展度S14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各界学者对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关注的最多也是研究的最为详细的领域,村落只有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计算村落的环境承载力,在可容许的受力度范围内发展和规划才能更长久地发展和受益。除了要重视环境承载力,村民的承载力也应该成为传统村落发展和保护绩效考核指标之一,不仅仅环境有容忍度,传统村落的原始村民自身也会有一个相应的承载力,或者说叫疲倦期,人不是机器,也是会疲倦的,特别是原始风貌保存的比较完整的村落,要求传统村落在源源不断接纳游客的同时又要求村民保持相应的原真性、淳朴度,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人道的,所以在发展与保护传统村落的过程中应该同时注意传统村落原始村民的受力度,给予适当的延缓期或者倦怠期。
15.文化输出率S15
文化输出率的高低是评价一个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机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影响因子分析
1.确定影响因子间相互关系
为确定各影响因子之间的联系与影响,笔者向塘洞村村民委员会、游客、村民各发放了80张问卷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86张,回收率77.5%,其中有效问卷153张,有效回收率63.75%,如其中有超过50%的被调查人认为两个要素之间存在联系,那么认为这两个要素之间联系成立。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各要素之间的有向联系图,根据有向图可以得出各影响要素的邻接矩阵A,且A=(aij)n×n,若si对sj存在某种二元关系产生影响,则令aij=1;反之则令aij=0。得到邻接矩阵A如下所示:
5.绘制多级递阶有向图D(A')
建立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系统要素的递阶结构模型,其结果如图1:
由上图可知,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要素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含完善保障系统、合理的旅游规划路线;第二层要素包含革命遗址的自然受损度、村落原貌性保护、基础建设条件、政策法规条例的健全度和政策执行力度、旅游收入占比、原始村民的自身受益度和接受度、村民自身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层要素包括文化输出率;第四层要素包括革命故事的流传度、革命精神传载导体、传统节庆的原真性、民族风俗的完整自然性。
三、影响因子结构性分析
1.根本性要素
革命故事的流传度、革命精神传载导体、传统节庆的原真性、民族风俗的完整自然性是影响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的根本性要素。根本性要素大多是意识层面的要素,同时也间接说明精神和意识层面保护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大部分还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物质保护的基础上,还有部分偏远的传统村落连物质层面的保护可能都没有涉及,很少有传统村落真正开始意识、精神层面的保护。当然不可否认对传统村落物质层面的保护形式感可以推进、加深精神和意识层面的保护。
2.关键性要素
文化输出率是影响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的关键性要素。塘洞村目前的文化输出率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一方面是对自身文化挖掘不到位,传统村落对自身文化的挖掘与整理是提高文化输出率的基本,所以应当重视培养文化自信,重视对自身文化的挖掘。另一方面是旅游型人才的匮乏,大部分村民对传统村落缺乏相应的概念,对传统村落保护就更加不了解,缺乏专业人士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进行相关的指导与建议是文化输出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3.基础性要素
革命遗址的自然受损度、村落原貌性保护、基础建设条件、政策法规条例的健全度和政策执行力度、旅游收入占比、原始村民的自身受益度和接受度、村民自身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影响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的基础性要素。传统村落的革命遗址被损坏度,村落整体的原貌性是否得到很好的保护等这些都是衡量传统村落保護与发展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要素。
4.浅层次要素
完善保障系统、合理的旅游规划路线是影响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价的浅层次要素。
四、结语
外界很多声音会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存在质疑,认为保护那些陈旧过时的东西毫无意义,先下先进生产力下那些无用的技术和手艺被淘汰是应当的也是必然的,没必要抓住过去不放,强行僵化生活方式。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村落保护是为了让保护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当然很多技艺目前的确很少用到,比如烧火的风箱,现在人大多使用煤气灶和电磁炉,不再使用之前的生火煮饭的方式,自然不再用到这项技艺,但是风箱的制作工艺、运行原理等其中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值得传承。
创新根植于传统之中,屠呦呦受到《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提及青蒿素的启发,经过无数次实验与探索,最终提取出了青蒿素,找到了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古语有云温故而知新,保护传统村落的传统技艺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承老师傅的手艺和技术,更多的是为了怀念、尊重、致敬古代劳动人民凝结的传统智慧,是为了吸取沉淀在其中的五千多年的精华和气韵。现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不断突破,导致我们处在一个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年代,大多数人浮躁不安、终日彷徨,无法静下心来、沉下气来,钻到老智慧中去,沉淀下来之后往往能发现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