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8-06罗英

现代经济信息 2019年12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再认识新时期

罗英

摘要: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正逐步趋于完善,但各类金融创新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金融市场风险客观上有所加大。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业在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强化从顶层设计到基础市场的风险管理,实现稳健经营,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鉴于此,本文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解析,考察了我国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面临的若干风险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提出了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新时期;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8-0353-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加快,我国金融业发展也逐步加快,已经形成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在内、有机结合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并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出现了“脱实向虚”的问题存在,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未完全匹配,并产生了一系列金融风险问题。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断走向完善,但各类金融创新也不断向纵深发展,金融市场风险客观上有所加大。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业在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强化从顶层设计到基础市场的风险管理,实现稳健经营,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党和国家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作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稳定的金融环境下,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才能更加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并有效抑制金融市场中的经济个体过度追求高风险投资,稳定和化解金融风险。这在客观上对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尤其是需要建立健全风险标准和风险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的发生。鉴于此,本文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解析,考察了我国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面临的若干风险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提出了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思路。

一、新时期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加快进行,通过积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提升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审慎经营理念,金融市场发展走向完善,监管约束力普遍增強,并有效抑制了野蛮扩张和过度投机行为,金融乱象整治取得重要成效等,金融风险总体处于可控状态,也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实际上,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要认识到形势依然复杂,金融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有待进一步发挥,更需要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攻坚战、持久战来对待。

一是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仍有待提升。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仍有待提升,集中表现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足,宏观经济信号无法正常反映,且幕后交易也仍然存在,资本市场制度发展也不完善,影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和维护市场公平性、保护投资者权益。

二是实体经济下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风险积累。当前,金融与实体经济信用风险都在聚集,流动性减弱。政府的抗风险能力也在下降,而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客观上造成了金融风险因素持续累积,跨市场交叉性传递风险加大,一些区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是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比发达国家,我国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与制度主要依靠信贷风险管理模式,与金融运行规律适应性不强,且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体系有待健全,信用风险存在。此外,监管套利问题仍然存在,多个金融子市场之间的交易实际上突破了分业经营约束。与此同时,我国在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设置上也有待加强,弱化了金融风险管理。

二、新时期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思路

一是探索和构建金融风险管理平台。要以金融流程为主线,采集账户特征、评估信用级别,建立动态风险管理平台,实现前、中、后金融风险全方位监管。借用大数据技术,满足动态金融风险管理的要求,同时加强与公检法、央行等所有参与部门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摸清风险情况。要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重在稳增长、高质量发展。监管部门要持续治理金融市场乱象,化解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要加强对重要金融机构监督管理,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调整。要探索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办法,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有序安全退出。

二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要严格管控地方政府债务数量,提升财务指标透明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严格披露,提升风险意识,严查不规范融资。要减轻与化解地方政府举债压力。要完善组织设置,建立地方债垂直监管的风险管理机构,促进监管的规范化、制度化与常态化,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三是提升金融机构对内外部风险管理的意识。要尽快出台监督管理办法,提高风险防控和监管能力。金融机构要从被动型管理向主动型管理转变,改变合规导向风险思维。风险管理从业人员要加强风险文化学习,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守住金融风险防线。要制定计划性的风险管理办法,端正操作行为,构建严谨的风险管理文化。

四是进一步加强金融业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要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找准服务重点。要立足于市场需求,加强服务和产品拓展,完善普惠金融服务。要找准风险点,精准处置风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推动金融业回归本源,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努力解决好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管理再认识新时期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中国小说史略》对《水浒传》的分类再认识